朝阳探秘
编者按:
2014年10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朝阳探秘》一书。这本由东北历史研究学者、历史小说作家黄世明主编的推介辽宁朝阳历史文化的专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更好地宣传朝阳,经黄世明老师同意,现将《朝阳探秘》中的精品文章在今日朝阳网公益园地依次发表,以飨广大读者。
本网编委会需要郑重指出的是:随着京沈客专(高铁)即将开通,朝阳到北京、沈阳的车程缩短为1个多小时。时空距离的悄然改变,使朝阳作为辽沈及京津地区“精神休憩地”、“灵魂皈依所”、“历史上书房”、“自然标本馆”、“文化探秘园”的新型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一个需要世人重新审视、重新估价的新朝阳,在全面融入京津冀的伟大变革中,正在掀开华光璀璨的新的历史一页。
借助《朝阳探秘》系列美文,但愿能让天下网友感知到朝阳历史文化的冰山一角,并燃起前来朝阳寻幽访古、猎奇揽胜、修行身心、颐养天年的强烈欲望……
(各位网友如有什么感想或要求,请将您的心声发到今日朝阳网统一邮箱:2996382758@qq.com,值班编辑会给您明确答复。)
咬定青山寻天韵 一把刻刀求艺缘
文/孙超
煤城北票近年来悄然崛起了一项新的文化产业:根雕。从艺人散布在城郊乡间,三五成群,把玩着一个个就地取材的树根,构思、定型,打磨、上漆,参赛、获奖,几年下来居然名声大噪。有的借此成为国家根艺学会的会员,跻身国家艺术殿堂;有的成为非物质文化的传人,开班授徒,晓誉一方;有的居然建成颇具规模的经济实体,甚至出口创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中间有一部是曾经迷茫的下岗工人,而大多的则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根艺人才,从大山中走来
2008年8月,北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千呼万唤声中成立,文化馆干部郭丰九当选为主席。老郭是老文化干部,对文化的事最内行也最热心。他兴趣极广,诗词、楹联、民间故事等等都有成果。他还是北票炭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画的伟人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随着协会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辣椒画、玉米皮画、葫芦浮雕、戏剧脸谱、蜡染绒绣等35个门类的专业人才逐渐显山露水,获奖的也多,影响也大,爱好者逐月增加。而发展最快走得更远的,要数根雕。
根雕在辽西有着深厚的传统,其原因之一就是这里的树根资源丰富。树长在山上,漫山遍野。有的临近泉水,较为丰茂,有的长在悬崖峭壁上,枝干遒劲老迈。多年下来,树根盘根错节,或咬定青山、或裸露根系,奇形怪状,本身就滋养出了艺术含量。枣树、梨树、桃树、杜鹃、栎树等树种,质地坚实,造型奇特。尤其是为人所偏爱的枣木,具有着年数越久色泽越红,且结实耐用的特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所谓人雕根雕,根雕雕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诸多根雕爱好者们借助这个平台,选根材、习根艺、办根展,如切如磨,如痴如狂。他们还通过活动推出作品,促销产品。仅在2013年4月,北票市举办的第二届民间艺术作品展中,就有153位草根艺人参展,展出艺术作品超过700件。展会为期一个月,期间允许进行现场交易,使民间艺术能够走进寻常人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
协会活动的积极催生,会员之间的相助相携,逐步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特点,使这一地区的根雕艺术,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现今这一行当,已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形态。北票全市现有专业根雕艺人60余人,其中国家级会员6人,省级会员12人,根艺爱好者数百人,根雕作品数万件。据初步统计,2012年根雕产业,实现产值达100万元。
身残志坚,一把刻刀塑人生
在北票藏龙卧虎的根艺界,王志民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身有残疾的下岗工人,瘦弱清癯,其貌不扬;一个是国家根艺学会会员、北票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优秀民间艺术家”。他的作品多次在省市各类大展中获奖,有的价值竟然达到几万元。
王志民两岁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但他天资聪颖,从小勤奋好学,并在父母的辅导下,学会了画画,他画的小狗、小猫、花鸟鱼虫都非常逼真。王志民的青春岁月正值20世纪中期的动荡年代,当时,鲁美的于殿中教授被下放到台吉四中。于教授和蔼可亲,在他开办了美术培训班上,看到王志民腿脚不好就背着他上下课及外出写生。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下,王志民系统地学习了油画、水粉画及雕塑等艺术。4年的学习,为他后来走上艺术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毕业后,行动不便的王志民被安排在工厂工会上班,在单位和同事的帮助下,他在经历了3次大手术、6次小手术后,终于可以站立起来自己行走了。
1992年,王志民和妻子双双下岗。每月150元的低保,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解决,根本没有钱买笔、墨、颜料。他的身体还很单薄,需要补养。无奈,家中只好靠妻子给人家做保姆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女儿也辍学去山西打工。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王志民仍然没有放弃他的艺术追求。
凭借对艺术的执着,王志民集石雕、木雕、根雕、水粉画、国画等多种才艺于一身。他的石雕作品《观音》《弥勒佛》刀法流畅,造型美观;作品《嫦娥奔月》《母子情》《孔子》在国家、朝阳市民间艺术品大展中获金奖和一等奖。他的根雕作品追求天然与人工美相结合,有较强的感染力。多年来,他创作根雕,石雕作品上千件,其中根雕《愚公移山》《母子情》售出了2万元的高价。
“王志民在雕刻界最拿手的是人物开脸,”郭丰九主席说,“一般的根,谁都能摆弄个差不多。唯独人物造型上,脸部怎么处理,非常关键。我们这的作者,几乎都是他带出来的。”
匹马双枪红司令乌兰的雕像是王志民亲手制作的。乌兰的女儿在市青少年宫乌兰馆看到母亲的头像时,激动地把王志民抱了起来,称赞他塑的太像了。
2012年年初,王志民的命运迎来了转机,被处于朝阳北郊的著名风景区桃花山庄聘为副总经理、艺术总监。庄主陈维忠亦商亦文,诗书画广有涉猎,对王志民更是惺惺相惜,亲自把他和老伴都接到山庄,为他的生活和创作提供了物质保障。自此他埋头于艺术,成果纷出。2013年出版《王志民根式艺术欣赏》画册。在江西余江11月6日刚刚结束的中国第十五届根艺石艺博览会上,他的根雕作品《长相依》获得银奖。同时还捧回三个铜牌:有陈维忠的《麻姑献寿》、赵井飞的《水浒传》系列人物《李逵:所向无敌》、贾堂的《贺寿仙缘》。
农家子弟,摘取根艺最高奖
赵井飞,北票市长皋乡农民。从小热爱绘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根雕艺术。因为从小体质较弱,这位农家子弟并不热心干农活。每到农闲的时候,赵井飞就在家里捣腾自己从山下挖来的废弃杏树、枣树、苦榴子等硬杂木的树根,虚心向前辈请教根雕艺术。他曾4次自费到北京参观根艺作品展览,从中学习根雕技艺。
为了根雕创作,赵井飞常常忘记了时间,有时饭都顾不得吃,一干就是一整天,经常到凌晨二三点。由于赵井飞爱动脑,肯钻研,几年下来,他的根雕作品已经有模有样了,无不借料施艺浑然天成,受到行家的称赞。
2007年1月初的《华商晨报》刊载了一条记者李甜香撰写的消息:《北票一农民历时一年半,精心为奥运雕“火炬”》。文中的主人公就是赵井飞。
文章说,2005年6月,赵井飞寻到了一根很大的山榆树根,“我一眼看着就像一团圣火”,从此他开始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个“木头疙瘩”上。一年多来,“火炬”木雕基本成形。整个“火炬”呈浅黄色,高2.9米、宽1.5米,100多条粗细不等的树根枝须呈S形相拥而上,宛如一簇簇火苗,看上去非常壮观。
“有人要出2万元,我没舍得卖。” 赵井飞当时向记者说。作为普通农民,做这个“奥运火炬”就是想为奥运会做点什么,也算是尽份心意,他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这个“火炬”运到北京。
赵井飞的这个“火炬”没能参加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但是北京对他精湛的根艺作品并不陌生。他从2003年参加在京举办的中国第八届根石美术精品展开始,始终坚持参与参加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举办的历届大展,并年年获奖。其中,2009年他的根雕作品《东方女神》在中国第12届根石美术精品展上,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这是我国根雕艺术最高奖项。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李德利、钱绍武、马克等对他给予高度赞赏。此后,赵井飞被吸收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2011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高级根艺师”称号。
新近的获奖作品《李逵:所向无敌》,是赵井飞所创作的《水浒传》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制作这套人物作品,历时八年的时间。
群星耀眼,托起文化新产业
随着赵井飞根雕技艺的不断提高和视野的逐步开阔,开办文化产业的念头愈来愈加强烈。2006年,“赵氏根艺”正式挂牌营业了。
“这或许就是水到渠成吧”。赵井飞承认,当时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尤其是长年累月的寻根制作,作品也越来越多,喜欢他的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总不能让它烂到那里吧。”
“赵氏根艺”的产品,多是被熟人买走的。每次获奖了,或者协会搞展览,他的作品往往成为一轮新的热销点。他原来淘根卖根都是肩挑手提,近几年通过经营根艺赚了钱,不仅制作工具和制作环境大有改观,还置办了一台轿车。作为高档礼品,赵井飞的作品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日本、美国、韩国,几年来创经济效益几十万元。
根艺事业在北票,不仅让赵井飞一个人受益,也不是几个人受益,而是有这么一大批人走上了发家致富的产业之路。
贾堂,“70后”的年轻人,原纺织厂的下岗职工。曾经生活没有着落,三口之家难以为继。2003年,加入朝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票根艺前辈的帮助和带领下,技艺精进,精品涌现。2007年,取自李白题材的《举杯邀明月》作品,参加全国根艺大展获得优秀奖。此后多次参加国家级根艺大展并获金、银、铜奖。2009年,身为中国根石美术协会会员的他,被高薪聘入“天韵根艺斋”,最多时带了6名徒工,实现了人生价值。
贾堂所在的“天韵根艺斋”,是一家民营企业。法人李桂荣是北票市东官乡农民,根艺爱好者。李桂荣2009年加入北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拜师学艺,技术不断长进。她最开始做企业都是自己干,后来企业规模扩大,开始聘用专业人才。目前拥有加工、生产车间7个,市内销售门市2处,雇佣工人5人,产品30万件,有佛教题材人物、茶桌、玉石座、居室饰品等。贾堂的根艺桌的创作和人物雕刻,在这里大获好评。“天韵根艺斋”作品,凭借网络等媒体,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到20余万元。
北票根雕人用艺术的刻刀,为一方百姓开启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宽广财路。杨广平、曹利新、常明等这些在全国大展中摘金夺银的作者,同样为艺术所痴迷,也因根艺而精彩。还有一位分会长,成为了农村文化的旗手。今年61岁、民办教师出身的李明富,是北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首批会员,因此从一位根雕爱好者,发展到了独立创作作品,以至于后来获奖的艺术家。2010年,他加入朝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并被推选为北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哈尔脑乡分会会长。李明富认为,自己不仅要当物质上致富带头人,更要当精神上致富带头人!他于是把自己的家办成一个文化大院,带领全村百姓搞起了红红火火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娱乐。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李明富还成功举办了家庭根艺展,被传为美谈。
“踏遍青山路万千,层峦叠嶂度经年”,这是一位网友写给从北票走出去的中国根艺美术协会会员杨广平的一句诗句。是啊,而今在北票,在朝阳,有越来越多的根雕艺术家们,正在默默无闻的踏遍辽西青山、攀登艺术顶峰。他们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懈追求中,已经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