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民俗文化
蒙古族民俗
文/郑海涛 史云飞
可以说,生活在朝阳市地域的蒙古族人民,其生活习惯和人生礼俗颇具特色。
民居
蒙古族在游牧时期,主要居住在毡房里,俗称“蒙古包”。它设计简单,但却合理、实用。到了半农半牧和全农区,房屋建筑已从土房向石头房、海青房发展,建筑结构日趋完善,形成了定居的村落。
解放前,房屋建筑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王公贵族的住房、上房、 厢房都是七间;王爷的近亲、长辈为五间;一般台吉为三间。受封的亲王、郡王、贝子、贝勒、镇国公、辅国公的住房,均为“滚龙”瓦顶。旗扎萨克任命的梅林、章京、百岱等一般台吉,住房均为“鱼鳞”瓦。一般平民百姓,即使很富裕,若无官职,也只能建三间正房,间量不足可以在正房两侧续建耳房。房屋建筑上表现出的严格的等级界限,不能任意更改,否则就以“僭越”论处。在房屋的建筑上,非常忌讳偶数间量的房屋,如认为四六间形式会导致后代不成材,说是“四六不成材”。住房多为坐北朝南,既防猛烈的西北风,又可使房内采光充足。房间次第以西为大,习惯上尊西为上,最东的那间做厨房,右起锅台,做饭并暖炕。窗户都是木制格子大窗,里面用纸糊。
住室在西间,习惯上在南面和西面靠墙处砌炕,俗称“弯子炕”。人口多的,可在南、西、北三面都砌上炕,俗称“钱褡子炕”。一般是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五间房者,东间为子媳住室。平民的三间房南炕西头为尊。来了客人,让坐或留宿都是在西间南炕,表示尊重。睡觉时要头北足南,枕头临近炕边,脚抵窗户。
解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民间仍沿用传统的设计习惯,以西间为大,东面为小间,南面靠墙处搭炕。现今农村多为三间或五间正房,结构上也有所变化,多以砖石土木构筑,俗称“海青房”。 近几年来,许多外地的建房形式被引入,如“北京平房”等,房内的设计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饮食
现今的辽西西部蒙古族,由于生产上农牧结合,以农业为主,饮食习惯与过去已大不相同。主食以谷物为主,而将牛羊肉和各种蔬菜烹制成各式炒菜为副食,形成具有地区特点的食品有“黏豆包”“蒙古馅饼”“牛犊子汤”“肉粥”等。
黏豆包是本地区蒙古族群众非常喜爱的食品。它以黍米面做外皮,放以豇豆或红小豆为馅,包成球状,上锅蒸熟,趁热蘸以荤油、红糖、白糖等食用。春节前,蒙古族农户一次要集中蒸制很多黏豆包,做熟放入大盆或大缸中储存。在正月里,每日蒸热豆包当早餐,一直吃到正月过后。有些人家可吃到农历二月末。
蒙古馅饼是蒙古族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独创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食品。它以荞麦、小麦、糜子等农作物的面粉为面料,将各种菜、肉切成细末和好,加入佐料,制成馅。把馅包于面片中再拍成圆饼,放入热锅中烙制。烙热后,再用油煎熟食用。它以色、香、味、形俱佳,制法精细而享有盛名。曾有人为蒙古馅饼写下了一首形象而又诙谐的小诗:
皮薄如纸可见馅,
香胜乳饼不腻人;
蒙古馅饼独一味,
汉兄食后笑吟吟。
蒙古馅饼现已成为招待宾客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食品。“牛犊子汤”也称“芝麻汤”。当家中所养的母牛生犊时,全家为表示喜庆和祝愿六畜兴旺而吃芝麻汤,“牛犊子汤”由此而得名。一般做法是将和成的荞麦面擀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再将芝麻酱和水烧成浓汤,加入面片搅匀食用。
茶,是居住朝阳的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品。本地区蒙古族饮用红茶,也称“清饮”。它不同于牧区蒙古族喝奶茶是为了摄取营养,而是为了助消化、消除疲劳和暑热等。有些喝早茶习惯的人,每天清晨起床后,不吃饭也要先烧水沏茶。更多的蒙古族人是饭后喝、来客人喝、晚间喝。本地区蒙古人有“舍茶叶而不舍茶水”的习俗,即主人已泡好的茶水,不能分给别人喝。以茶待客,必须重新沏,且盛满茶杯,以示尊敬。
养活孩子捆起来
东北有给孩子睡悠车的民间风俗。悠车也叫悠车子、腰车子、晃车子等,其实就是摇篮。悠车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选择和使用悠车上也各有特色。
摇车最早产生在中国东北狩猎民族中。据《东蒙风俗志》记载,蒙古族、满族、赫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先民们,当外出狩猎时,就把用兽皮做成的摇车吊在大树杈上,让自己的孩子在里面睡觉,以防止野兽的侵袭。据公元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中记载:“铁木真九岁,拙赤哈撒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贴木格斡惕赤斤三岁,贴木伦女方在摇车中也。”这里所说的摇车已是进步化了的育儿工具,蒙古等游牧民族走出森林,来到草原,把原来吊起来的摇车改为左右摇晃的摇车了。
摇车一般用一块整木做成,长约三尺,宽约一尺左右,厚一寸多,正面较平,背面为“凸”型,这样左右摇晃省力。摇车的顶部上面是半圆柱形的挡风布,用细木支撑,两端插入木板里。挡风布多为红布,上面挂有古铜钱、小镜子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木板两边钻有四五个木洞,用来穿布带固定孩子。
摇车上面要放“炕口袋”,炕口袋起褥子的作用。它的大小与摇车大致相同,里面装荞麦皮或其它谷物壳等。荞麦皮做的炕口袋吸水性强,透气好,易保温,方便实用,颇受欢迎。在炕口袋的上面放一块尿布,将婴儿放在上面,把婴儿的胳膊、腿、膝盖和脚脖子用布带子捆绑起来,即可摇晃婴儿入睡。
朝阳西部民间还流传着借摇车的风俗。某家有了婴儿,没有摇车使用,往往向日子过得“红火”或子女双全、孩子长得俊俏人家借摇车。有时还会出现两家婴儿合用一个摇车的现象。
[责任编辑: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