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天赐的美丽
——记一个古朴山村的女人
文化信使/石玉梅 编辑/繁花似锦
在辽宁省朝阳县东南部,有一个古朴的小山村,那是我的家乡。古朴的山村就象村旁半壁裸露的石山,无棱无角,朴素的民风飘荡在小村的上方,善良、勤劳、大爱的气息犹如环绕在村旁的小溪,清澈见底,绵延流淌……
这里相依相融的一切,不得不说有我婶娘的一份功劳。
“昨夜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唇边。”这是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妹妹戏虐苏东坡而写的。读后不觉哑然失笑。难以想象,这该是怎样的一张大长脸呢?
然而,我的邻居婶娘偏偏生就了这样一张大长脸。
婶娘,母家姓张。1940年出生在锦西市(现称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的一个小山沟沟里面,与我们村毗邻。1942年,婶娘的家乡处在日本的铁蹄之下,父母亲因常年劳碌相继去世。姐弟六人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如同离群的孤雁,无依无靠、艰难度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司空见惯。1949年,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婶娘一家也终于站了起来,得到了政府的照顾、邻里的接济、好心人的帮助,充分享受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一路走来,在社会主义和煦阳光的照耀下,婶娘一家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婶娘,人虽然长得丑,但精明能干肯吃苦,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随着社会主义的潮流,一家人终于衣食无忧。婶娘心地善良,更是远近闻名。她从困境中走出,受益于人们的善心,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感恩帮助过的每一个人,从心里激发的也全是善念。
五六十年代的山村里,自由恋爱还是新名词,大多数婚姻还没能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走出来,相亲便成了婚姻中最普遍经历的一个过程,我的小村也不例外。我邻居的大爷爷很是淳朴,早就耳闻了婶娘的美名。他的儿子——我的一位叔叔是村上数得上名的美男子,性情又好,而且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在一个乡供销社当会计员,是吃红粮本的。表面上看,相差悬殊。可叔叔终究没能拗过大爷爷,只好委屈地成了亲。
婶娘刚嫁过来的那些天,村上的人们也都随着叹息“月下佬儿,可真是颠倒配呀!”
可渐渐地,人们开始竖起了大拇指。婶娘不但干得地里一手好活儿,而且家务活儿也相当干净利索。尊老爱幼,侍奉公婆如亲生父母一般,桌上桌下,端茶倒水,侍俸得特别周到,寡言少语,任劳任怨,就连一向苛刻待人的大奶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逢人便夸自己可真是娶了个好儿媳妇呀!
那时侯,在我们村西山坡下,住着一位老人家,七十有余。儿子在外工作忙,顾不上家里,经常只有老人家一人生活。一双小脚,洗衣做饭,屋里屋外有些杂活儿,干起来很是吃力。婶娘知道后,时常来帮忙。那时候都吃大井的水,手摇辘轳,提一桶水很是费力。隔三差五的,婶娘便为她准备一缸水,估摸着用完了再续上。老人家眼神不好,缝缝补补的看不见穿针,婶娘便抽空为她补好,看见有什么零活儿也一并做了。老人家很是感激,心里乐开了花,逢人便夸:“也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碰上这么好的一个闺女。”
婶娘相继生下了两个女儿,更加忙碌了。当初就不觉得心甜的叔叔,在外面见多识广些,终于忍不住往家里写了封信,提出了离婚,而且借工作忙碌很少回家。大爷爷气愤至极,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叔叔也奋起了反抗,面对自以为不般配的婚姻做了抉择。有一天,带回一个相当有女人味儿的裁缝回家。不知内情的婶娘热情招待,并且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并真诚地感谢那个裁缝为孩子做的几件新衣服。女裁缝羞红了脸,悻悻地走开了。
那个女裁缝没有再来。之后,找了个远村的婆家嫁了。再之后,便没有了音讯。叔叔也鬼使神差地经常回家,大彻大悟般地帮着婶娘带孩子、干家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夫妻二人共同携手,把握一切生机,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婶娘的大女儿(小名叫娟儿)和我同龄。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和娟儿每次上学时,婶娘都流露出那种羡慕的眼神,还喃喃自语着:“这社会真好,你们真有福气,穿上新衣服,背上新书包。”每当我俩放学坐在小桌旁写作业时,她都坐在一旁,帮我俩削铅笔,并把握不住的小铅笔头劈开,把铅笔芯取出,找来几根酷似笔杆状的高粱杆儿插入,让我俩接着用,免得浪费。还时常地叮嘱我俩:“你俩一定要好好学习,难得赶上这样的社会,别像我,没文化,想回报都没能力。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有一次,婶娘带我俩到河边去玩,路过一个菜园子,里面有几只小鸡在叼着菜叶,便打开栅门,把小鸡轰走。我当时很是奇怪地问:“婶娘,这也不是你家的园子啊?”她笑了:“谁家的也不能糟塌了,吃了多可惜呀!以后你们姐俩碰见也要这么做啊!”路过一片高粱地,她顺手扶起了倒在地上的秸秆,并用叶子绑在一起,防止再倒下。在小河旁有一片村上的树林,有棵小树被淘气的孩子折弯了,她捡起地上的一块布条,轻轻地用布缠好。一路走着,她的手也没停歇。
在村子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为难遭灾,缺东少西的。她都不假思索地用力、用心去帮忙。而且不求任何回报,只会微微一笑,重复那句“乡里乡亲地住着,谁还用不着谁呀!”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朴实的一颗心啊!
在这个古朴的小山村,有着淳朴的民风。各家各户娶媳妇都有了标准,心里面都有一杆称:“娶媳妇一定要像孙家媳妇那样的,心地善良、勤劳朴实、尊老爱幼!”
佛家曰:种善因,得善果。我这位婶娘大字不识几个,根本不懂佛家寓意。在她生性淳朴的性格里,只有善良、勤劳、助人、感恩;在她的情感世界里,没有私心杂念,到处是情真意切、风和日丽的春天。
善良,照亮了别人的路,也照亮了自己的心。去年的一个清晨,婶娘不幸病逝,全村的人都成群结队地为她送行,在人们惋惜和哀痛的目光中,追寻到了那颗善良的心。这么多年来,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化在人们的心目中。她走了,却留下了一条美丽的长长的路……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
石玉梅,昵称六月荷花,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70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根德乡。1996年毕业于大连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2001年,在朝阳县单家店乡卫生院工作,2001年至今,在朝阳县二十家子镇政府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为一方百姓的健康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闲暇时间,喜欢文学、唱歌、跳舞、旅游,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