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幽幽洞经飘远方(瞿军)

摘要:始于宋代的梓潼文昌洞经音乐是文昌文化的精髓,乡间村民,无论老幼,皆能操琴吹埙,其音韵清丽、幽雅,如天籁之音,代代相传。

幽幽洞经飘远方

文/瞿军(四川) 编辑/雅贤

  始于宋代的梓潼文昌洞经音乐是文昌文化的精髓,乡间村民,无论老幼,皆能操琴吹埙,其音韵清丽、幽雅,如天籁之音,代代相传。

  近年来,来自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的民间“文昌寻根”代表团,到梓潼大庙山拜谒文昌帝君的不下百个,文昌文化远播东南亚各国及国内西南、西北、华中和江南地区。而经云南发扬光大的文昌文化涵盖的洞经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保护遗产”,备受国际友人喜爱和推崇。

文昌文化与洞经音乐

  据梓潼县志记载,文昌原名张亚子,出生在越西金马山,西晋太康八年隐居梓潼七曲山。张亚子一生行善孝母,采药治病,教书育人,倡导忠孝信义,主张和睦亲善,受到梓潼百姓的爱戴。张亚子去世后,乡民怀念他,建善板祠纪念他。张亚子教民向善,发展教育,保地方平安,使人们安居乐业,这些善行义举被人们广为传颂,其影响由川西北到陕西、甘肃、云南、广西以至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唐宋时期,为彰扬张亚子而修建的文昌宫、观、祠、亭、阁,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县及乡镇,至今全国尚存300多处,仅台湾就有21处。华人聚居较多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就有不少的文昌殿、庙、塔、阁。当时人们只能采取绘文昌画像、塑文昌泥像、镌刻文昌雕像等形式,表达对文昌的崇敬,这是人们把文昌当神灵崇拜的主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后秦王姚苌、大成王李雄、前蜀王王衍、唐明皇李隆基、大西王张献忠、梁亲王允礼等七个帝王,先后到梓潼七曲山文昌宫参拜了张亚子。

  正是以上这些历史,导致了文昌文化的产生、繁衍。

  许多史学家认为,文昌文化是巴蜀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梓潼“地连秦关扼巴蜀”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文昌文化。从唐宋至明清,文人学者所撰关于文昌帝君的著作不止百部,见仁见智,内容极为丰富。这些著作的内容与中国的儒学、道教相贯通,与西方的佛学、基督教义相融合,形成独立的巴蜀文化,并在云南、广西、台湾、陕西、河南、北京、上海等地广为传播。如云南《文昌洞经音乐》一书末页就有“由梓潼文昌宫传”之语。流传于山东、辽宁等地的潍坊年画,也是由梓潼文昌文化繁衍而来的。文昌文化包括文昌洞经音乐、文昌裸戏、文昌绘画、文昌雕塑等诸方面,而其中精髓则是文昌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渊源流失

  有史可查的文昌洞经音乐始于宋代,它是谈演诵唱《道藏》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先经》为主要内容的道教科仪乐。其特别是以江南丝竹配以芦笙、古筝、琵琶等数十种乐器;其音质婉转清丽、优雅缠绵;其乐牌有《小白扬》、《一江风》、《山坡羊》、《将军令》、《清河颂》、《大吉祥》等。由于长期植根于民间的谈演活动中,它受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儒家音乐、宫廷雅乐、民间俗乐的影响,并随用途的扩大、活动场所的改变、谈演内容的增加和演奏形式的扩展,逐步吸收各家之长,演绎成为既有宗教色彩又有民间色彩的民俗音乐,并继承了道教科仪音乐的传统。在科仪的表演程序、经赞的诵唱方式、乐器的选择、乐队的编制、某些曲调的使用谈演上,既继承了道教音乐,又兼容佛教音乐,还吸收了古代儒家“诗乐”及祭祀音乐的曲调,并广泛利用宫廷“钟、磬、琴、瑟、埙、笙”等雅乐。曲调也兼容了南北朝时的“步虚声”,唐宋教坊曲及词乐,元明清以来的戏曲、南北曲,以及许多民间乐曲和少数民族音乐,成为雅俗共赏的一个独特乐种。其作用是在民间集会时怡情益趣,作为祭祀文昌、仰拜文昌及民间民俗礼仪的普遍唱曲。它的鲜明特点是充溢善良之情,韵味高雅具有古朴遗风,还具有颐养身心、陶情健体之功用。

洞经音乐亟须保护、整理

  洞经音乐来源于梓潼民间,植根于民间,巫医乐师、农人渔夫皆能操琴持笛谈演。

  在梓潼乡间,能谈“经”道“谱”的人很多。一位乡民罗某擅自制作并演奏古吹奏乐器“埙”,他说乡间的孩子小时,父辈用泥作埙,从小习唱为乐。他制作的埙有小鸟、小猪等不同的造型,其演奏出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而据有关人士介绍,洞经音乐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被定为“封资修”打入冷宫,因为长期植根于民间,才得以流传下来。1997年以来,经县文化部门的重新整理,才发掘出一些濒临失传的古谱古曲;同时梓潼县成立了“文昌音乐团”和“文昌洞经音乐团”等民间演奏团体,曾被邀至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参加演出。文昌音乐团由文昌音乐爱好人士组成,政府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下岗工人等齐聚一堂,定期聚于县文化馆内习唱、演奏洞经古乐。另一支文昌洞经音乐团则是由清一色的离退休老人组成,其年长者刘姓老人已78岁高龄,还操大胡投入地演奏。该团团员平均年龄65岁,全凭一腔对洞经古乐的爱好而自发自费地参与,其中有位张先生自己多年来投入数万元经费购买乐器,用于业务开支。乐团每周日在大庙山文昌殿旁义务演出,风雨无阻,赢得一批批游客和海外人士的赞叹:“此天籁之乐尚未失传,真是一大幸事!”

  目前,洞经音乐这样的民间文化面临着一种尴尬:经费不足和有关方面重视不够。作为民间文化,由于没有经济的支持,它面临失传、灭绝的可能,而仅凭乡、镇,乃至县级部门对它的重视是很不够的。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应该引起更多部门、更多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好地保存、发展、弘扬下去。所幸的是,洞经音乐近年来经云南等地的发扬光大,很快受到社会各界欢迎。目前,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认为"洞经音乐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
  瞿军,打工十年,警察十年,记者十年。四十年读书不辍,坚持笔耕,发表小说、散文及诗歌等作品百余篇。作品散见于国内各大刊物。曾在《蜀报》《四川靑年报》《绵阳晚报》从事过记者、编辑等工作。著有散文集《心灵的旅行》。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奖励。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