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读书有什么用?(包明丽)

摘要:读书最大的用处就是会提升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读书有什么用?

文化信使/包明丽 编辑/立军

  每一次有人让我推荐一本好书时,我都会如芒在背,因为我推荐不出来。

  仔细想想,近几年买书的速度远远超过看书的速度,喜欢书还是真的,年轻的时候看过很多书。

  最开始看书是小学五六年级,那时看过《三侠五义》《小五义》《七侠五义》《聊斋志异》《兴唐传》等一些书,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因为没有选择,能看见带字的书就不错了。

  中学时,学校的图书馆有很多日本小说,基本在初二初三那两年我都看了。

  小学中学读的这些书,如果说还有一点用处的话,那就是在心中种下了喜欢文字的种子。卫校那三年,我看遍了学校读书馆的言情小说。

  毕业后,下夜班还有周末,通常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看杂志,看够了借两本书回家。那时我开始看《老子》《庄子》,还有南怀瑾写的一系列的书。看得特别认真,做了几箱子读书笔记。再后来商业城附近开了一家春风书店,看一年书一百块钱,看了两年。那时我三四天看一本,看完了尼采,叔本华,周国平的文集。当然这中间我也看了很多鸡汤,看两天哲学,看两天风花雪月的故事,然后看历史,有时也看笑话和对联谜语。后来店员都好奇地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看书只为兴趣,和职业无关,和功利无关。

  这就说到了要看什么书,我觉得就应该凭兴趣,而不是强迫自己看什么书。

  《红楼梦》我看过三个版本,从二十多岁就想看,结果每一次看了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为什么三番五次地读呢?因为是经典啊,对一个喜欢书的人来说,没有读过《红楼梦》,都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书。

  如果不喜欢,硬要去看,只为附庸风雅,真会破坏了对书的兴趣。其实读书就是个娱乐,想通后,我不再强迫自己去读红楼。对书和对人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会因为先喜欢,然后觉得可爱。书也一样,因为我喜欢哲学、心理学,所以我觉得很有趣,没人逼我看那枯燥的理论,读得再好,也没人给我钱,可我就是乐此不疲。更没人逼我去考心理咨询师,我因为喜欢,系统地学了心理学。

  历史是我的最爱,我也曾功利地读了一些历史书,功利和兴趣各占一半吧。为了写历史稿子投给杂志,自然要读大量的历史。为了积累素材,也读过一些其他方面兴趣不大的书。成果是在20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稿子,发表只是满足了一个喜欢文字的人的虚荣心,比如我此时的炫耀虚荣心再次得到满足。读书只是为了写稿去积累素材,我发现很累,完全破坏了我读书的兴致。现在我不再为投稿去读书,我更愿意保留读书只为兴趣的初心,只希望读书带给我快乐,不求带给我稿费和虚荣心的满足。

  读书除了娱乐,我觉得还是有点用的。引用一下,当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时?”我的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你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读书的确能改变人的思想。读书不能让你富裕,而是让你沉着。读书不是为了让你看得见繁华,而是让你耐得住寂寞。毕竟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孤独。

  黄永武在《爱庐小品》里写过:福薄的人无法内心宁静,不是疑惑,就是忧惧,即使有富丽的外在环境也不能享用。享受安宁是一种福气,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安宁。

  人生的终极目标不过是追求幸福和快乐。周国平说:“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能力的高低。这话我比较赞成。快乐也是一种能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两个字,读书!书读多了,就会什么事都看得开,越发觉得自己的渺小,不过沧海一粟。人生不过数十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以没什么值得计较,还容易知足,自然就快乐了。

  读书最大的用处就是会提升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小链接
  包明丽,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91年大连卫校毕业后在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工作至今。业余喜欢读书,偶尔写稿。朝阳周刊发稿五十多篇,在《燕都晨报》《柳州日报》《滁州日报》《石狮日报》《作文素材》《情感读本》《劳动保障世界》《做人与处世》《演讲与口才》等报刊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