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西的秋天醉了,红土地上的庄稼羞涩了。院子里的花羞涩了,沟坎上的野芦苇也羞涩了。
野芦苇羞涩了
文化信使/贾忠武 编辑/繁花似锦
辽西的秋天醉了,红土地上的庄稼羞涩了。院子里的花羞涩了,沟坎上的野芦苇也羞涩了。
野芦苇是我给取的名字,有点儿土气。就像山窝窝里的牵牛花,就像还没读完书的小姑娘或是毛头小子。和真正的芦苇相比,就有了城乡差别。真正的芦苇,我看过,就像辽西的青纱帐,蓊蓊郁郁,波澜壮阔,透露着青青的诗意。尤其芦花开的时候,如云似雪,或如天鹅大迁徙,真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境。野芦苇,是小家碧玉,袅袅娜娜的,就像开在农家菜园里的石柱子花、韭菜花。
野芦苇,身材只有米把高,好像束紧了腰身,纤纤细细,袅袅婷婷。叶片狭长,有手指宽,形状像竹叶。颜色淡青,好像敷了一层银灰的粉。远远看去,就像园子里的葱叶似的,骨子里透着一股精干与坚韧。
秋天花开,说花穗儿像稻穗儿,也不尽像。有点像头一年遗落的落高粱、落黍子。初开的,紫个莹莹的,像童子面,透着红润。朝阳一照,就像一片浅紫的霞。盛开的,像奶奶灰,蓬松松的。有的还挂着花粉的壳儿,正午的阳光照耀着,简直就是一位穿金戴银的贵妇人,珠光宝气,金光闪烁的。看着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花,好像羞涩了,腼腆地点着头。
高海涛先生在他的散文《老师与克里米亚》里写到,辽西的红土地是羞涩的,辽西的田野,除了未红的高粱,都是羞涩的。羞涩的,还有红土地上的朴实的辽西的农民,甚至辽西的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是羞涩的。
我惊异于野芦苇,在沟沟坎坎的边沿,总是向着水来的方向,或是风来的方向倾斜着。就像我,向着故乡倾斜着。野芦苇,羞涩什么呢?为自己,为土地,为这北方以北的北方,还是为这诗一样的海?
芦苇会思想,人类啊,你羞涩了吗?
小链接
贾忠武,辽宁省朝阳县波罗赤镇初级中学教师,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有作品发表于《中国散文诗》《当代小小说》《辽宁邮政报》《辽海散文》《作家天地》《辽西文学》《朝阳日报》《朝阳广播的电视报》等。网刊《中国朗诵艺术杂志》《溪流》《向南周刊》《诗山西》等有作品收录于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