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从心经过
——邸玉超散文作品评论摘编
《散文》编辑刘洁:《斯文唐宋》这类题材不少见,但邸玉超写出了新东西。他的精致优美文笔很有南方作家神韵。(2007年3月13日)
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刘兆林:邸玉超的散文功底扎实,水平整齐,文气很足,有思想,有见地,和他的小说一样富有韵味,属于文人作品。(201*年*月*日)
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家素素:《斯文唐宋》:本文作为“重读古典”系列散文中的一部分,显然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晶。他以唐宋两代几名有代表性文人的诗词文章或个人特征为突破口,将笔端引入一幅古典纯美意境的构图,通篇作品与表现对象一致,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这些文人们身上的几个点来展开行文,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李贺的手指、苏轼文章中的宋代月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为蕴含中国文化质素的几个结点,正是他探寻中国文化内涵的几个侧面。看似山水闲情、景致游踪、手指间丰厚的“表情”,颇具了文人雅趣,多作案头赏玩,但作者所看重绝非其表象,而是对其主人公内在精神力量的肯定。
此外,作者能用简短的篇幅,捕捉到艺术家文字中的灵性和精髓,并结合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由此及彼地延伸出多层面的文化解读,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显然有一定的个人体会和积极意义。
要说不足,即作者在上述的发现之外,对艺术家们及整个古典文化的解答还缺乏更深的认知。尽管文笔优美、意境古雅,由于不能开掘得更深,还是有显单薄之处。在如何从唐宋诗词文章中寻求新意,超越彼时彼境,获得现代性的解读,回答整个民族文化深层所面临的问题则显得力不从心。(2009年)
作家张涛:《经年》仔仔细细读了,真好,解渴。好久没读到这么好的文字了。这是一本随便翻开来一页就可读的书。文字漂亮极了,每篇都充盈着包浆。……再说一次,我真的喜欢《经年》,你的许多文字,是充溢着包浆的。我是第一次发现可以用包浆来形容老道的文字,就用到了《经年》上。(2010年12月21日)
《世界华人报》副主编王敏:我是从朱老师那看到的《经年》这本书,并用一天的时间把它大概看完。尔后,便被您那优美流畅的文笔深深吸引,在您那纵横古今,情深意切的文字里,我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您的文字很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简直是一本用心灵书写的文字!感谢您,让我有了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古人情怀的机会。(2011年3月31)
作家于晓威:《唐宋三剑客》看过,非常好,我很喜欢。语言凝练,力透纸背。(2010年4月4)
葫芦岛评论家吴久民:邸玉超先生早年写诗,风格就有些独特;后一变写小说,曾上过《小说月报》;现在居然写上了随笔,而且一路走红,用魏泽先的话说“如高空绽放的礼花”。他的《唐朝的潭水》《宋朝的月光》《斯文唐宋》《手指的表情》《窖藏的文字》等,感兴趣的朋友可在本站首页使用“文章作者”搜索功能即可读到。这次发表的《气象志》包括《元:西风》《明:大雪》《清:小到大雨》一组在内的随笔,寥寥几篇的随笔,不仅映照出邸玉超先生的博学多识,更映照出他汇古今于一炉、融众才为一体的大本领。我们完全可以说他是别出心裁,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视角,一种通透的审美目光。但是光有目光是不够的,因为看到绝不等于写到,当一切最终诉诸文字时,才成就为语言艺术。而一旦称其为艺术,这文字上的功夫定是非比寻常的。邸玉超先生的文字是很有味道的,不信请君一读!(夜听潮·天河钓日:《推荐者的话》2007年6月)
《温州都市报》:邸玉超,别具一格的散文作家。(2011年9月18日)
《文苑春秋》首届文学奖评委会评语:纯粹的人文作品,独具一格的文化解读。(2010年12月20日)
江苏省姜堰市淤溪中心小学教师沈勇:在诗文诵读活动中,我竭力挑战自我,通过邸玉超的《宋朝的月光》和晁补之《临江仙》的解读,我深刻领悟到古代文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冲突,面对时境的围困和只身突围的坚毅与无奈。 (《享受教育的情怀》2010年8月9日)
……深夜,当《宋朝的月光》陪伴我走过校园,走过街巷,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想起我初次诵读展示周老师对我充满深情的点评……我多么想再问一问周老师:我真的是年轻的老夫子吗?(沈勇《师爱如诗》2010年9月16日)
张国顺:早就熟稔邸玉超的名字,今日又读了邸先生的几篇散文,很为这样的文字欢欣鼓舞。葫芦岛也是人杰地灵之地,孕育出来的文人也定能出类拔萃。(天河钓日:《网友评论》2007年11月3日)
辛中正:《芦苇的思想》,好文常拜读,美景共欣赏!文字如水般涌来,其中不乏有含金量极高之篇,得之不易,好好珍读,一篇大作,胜读十年书啊!好文乃好友之作,好文当珍惜,好友就更不能放过了!祝好心情常在啊!(2009年2月16日 )
放牧群星:老早就听朋友说邸玉超的随笔写的如何如何有功力,一直没能拜读,早晨打开“天河钓日”,看到夜听潮的荐笔,随即认真地读起来,真是好。我的眼睛离不开了邸老师的文字,这样的文字现在恐怕已经不是很多了。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让我能读到这么好的文章。幸甚! (天河钓日:《网友评论》2007年11月3日)
兰花草:看到《斯文唐宋》这篇文章,我特意去书店买了一本《散文》回来,文章写得真好,问候楼主。(天河钓日:《网友评论》2007年6月15日)
一叶舟:如此优美、有内涵的文章,真是大家手笔。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读到的见解彰显功力,学习了!(天河钓日:《网友评论》2007年6月3日)
zj1954:小说写得那么好,散文也写得这么棒,显然不是一日之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拜读了!(天河钓日:《网友评论》2007年6月7日)
答案在风中:好一篇唐朝的潭水,文笔自然,思维宽阔,拜读。(天河钓日:《网友评论》2007年1月18日)
落木翩翩:“人活着,能看透世事的不多,能看透自己的更少见。能在一杯酒中沉醉,是一种超脱;能为一汪水感动,也算是一种幸福。——《唐朝的潭水》”写得真好。(《搜狐论坛》)
染小燃:《手指的表情》,这篇写得不错,有文字气息。(《搜狐论坛》)
吴安臣:邸玉超的散文随笔写得也是非常的棒,值得好好读读!(2011年5月6日)
中学语文资源网:……对学生阅读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管理,避免了学生阅读的肤浅性、粗俗性甚至有害性,同时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弥补了知识漏洞,丰富了学生的专题知识,使知识网络更细密。以高二上期第五周阅读课为例。本周阅读内容是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在阅读课上学生交流了以下的作品:苏健航推荐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吴芊艺推荐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重点推介了苏轼在黄州的经历以及前后《赤壁赋》诞生的过程,周敏推荐的是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是一首苏轼悼念亡妻的词,是苏轼婉约风格代表作,而刘秀介绍的是豆春明的《千年梳妆》正是对这首词的另类解读。还有一些同学推荐的《“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喜欢苏东坡》《宋朝的雨》《宋朝的月光》等文章,语言富有意蕴,从仕途、爱情、心路历程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解读了苏轼,让苏轼成为了一个立体的富有生命的人。40分钟,学生收获的是一个世界。(《还学生一块文学的天空——语文课外阅读课高效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东北新闻网: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而文化的基础是文学。近年来我省作家的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追求现代性与民族性、地域性的融会统一。散文方面,鲍尔吉·原野的《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素素的《笔直的阴影》、刘兆林的《在西藏想你》、王秀杰的《水鸟集》、张洪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赵冬妮的《从一数到一》、王本道的《水性江南》、张大威的《我的美丽乡野》、高海涛的《贝加尔湖与烟斗》、邸玉超的《斯文唐宋》、魏丹的《与苦难相遇》、牟丕志的《一个人的官场》、高晖的《康家村纪事》等,题材多样,形式创新,形成了辽宁散文的群体特色。(《五年来辽宁文学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特点》2010年10月29日)
文化学者、散文家初国卿:感谢玉超兄乡情加文情的友谊,曾同许多人说过,一向欣羡你的文字那般奇警和精致,期待与你聊天。何时来沈阳,请您到我家中喝茶论文。(2013年6月30日)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2008年第7期:邸玉超《用汉字建筑的楼亭》赏析: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水泥路上的清泉,它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的心灵打造了诗意的居所。人力建造的楼亭,也许在漫漫岁月里会变得斑驳陆离、面目全非,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用文字构造的楼亭却可以以翩然的姿态超越永恒的时空,在世人圣洁的心灵殿堂发酵,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芳香。文章在今昔对比中展现了岳阳楼的变迁,以沉郁的情怀眷顾了古仁人的高尚节操,同时盛赞了中华文字在塑造民族灵魂、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巨大贡献和无穷魅力。抒情细腻,文笔洗练,堪称一篇情文并茂的佳作。
古谢儿 《贵州道真采风之行有感》:……出发之日,虽然太阳当头照,但也不算炎热,只是温热的气流微醺。我与吴老师、沙姐属于音乐创作团队,同行的还有十多位著名作家、重庆新华网、重庆人民网、宣传片拍摄团队。大家在重庆新华网办公楼下集合,一起出发。…… 我记得,邸玉超曾说过:“难以逾越的不是山水,是古人创造的艺术高度。”同样的景致、人事,不同的心灵,折射出的光芒不一样。比如,太多人赏月,看到的大多是“皎洁”“团圆”“玉盘”等,但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唯有苏轼而已。创作,是一件极为“灼脑”的事情,用心体验、反复思考,在广阔繁芜的现象里选择、锤炼,使得洞察明细透彻,所思所想及表达鲜活起来,人们才得以看到佳作。还有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作品,无不是创作者长期积累、思索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