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受天磨是军魂
——记龙城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原政协主席李焕新
文化信使/宋文龙 编辑/繁花似锦
他站在立交桥上,眺望龙城的人流车流,照下了旭日初上的喧嚷景象,并自诩为“上海的早晨”,然后大步流星地向单位走去。他每天早晚到“上海城”17楼打乒乓球,虽然球艺不佳,但虔诚执着。他曾在大年初一凌晨五时冒着严寒,踏着积雪赶到俱乐部打球,但左等右等不见来人,他只好踏雪原路返回。这位热爱艺术又酷爱运动的老人,就是龙城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原政协主席李焕新——
军旅生涯 燃烧了激情的岁月
李焕新(左)年轻时与战友合影
1963年8月,李焕新一身戎装,加入了人民军队的行列,直到1995年5月,他穿了32年的军装。人生的黄金时期,几乎全是在军旅生涯中度过的,军队,铸就了他生命的绿色!
18岁那年被部队特招到北京,之后的半个月,新兵的第一课就是为部队刚刚建好的数栋大楼挖好埋设电缆的地沟,每个人的手上都打满了血泡。此时才知道,被特招的部队是总参基建工程兵,竣工的大楼是尖端科研的试验基地。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部队施工训练虽然很苦,但仍分发份饭,常常食不果腹。不久,他又随部队南下,在湖南醴陵为部队盖家居房。从驻地“石成金”煤矿到施工现场,足有十五华里,他每天随队早出晚归,向广东的几个一级瓦工老兵学习“把大角”、砌门窗的技术。半年过后,他成了较为熟练的三级瓦工。家居区建完后,他又到湖南衡山,在湘江演习武装囚渡。随后又到广州体育学院施工修竞技跑道、到广西鹿寨“绝妙漓江”演练军用坦克应急桥梁的架设、一级战备爬山行军、野炊生存能力等。几年后他又回到湖南,到株州渌口守卫军用武器弹药仓库。“文革”时,他又随部队到湘潭,成了第一支保卫革命圣地韶山的部队,为了处理火迸死人事件,他曾13次到长沙。后又调防到内蒙古荒漠地带,执行军委一号命令,为“反修防修”打坑道。激情燃烧的年月,为他多彩的人生,留下了难忘的一笔!
战火洗礼 读懂了人生的价值
1965年10月至1967年6月,李焕新参加了援越抗美战争。部队出国后,主要任务是修筑越南三号公路,虽然有炮兵部队的掩护,但露天施工很容易遭到轰击,且施工艰难,绝大多数路段都是劈山开路、悬空排石,部队整天在泥水、汗水和毒蛇侵扰中艰苦生活。出国第一年,全团就牺牲了10人,他的战友贾诚忠就捐躯在越南的国土上。贾诚忠是山西浑圆县人,小伙子很帅气,拉得一手好胡琴,可惜23岁就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从此,李焕新懂得了国家的尊严和军人的责任,懂得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真正内涵,懂得了艰难困苦中的凛然大气和战友亲如手足的深情厚谊!若干年后,他曾为三位受冤屈的同事鸣不平而不顾一切地同地委的主要领导在正式会议上争论不休,他明白这一举动是领导干部的大忌,但他无怨无悔,为此,当了23年的正团职干部而没动一步。在人武部移交部队他被“挂”起来没着落时,他对属下干部几十次地找领导请示妥善安置,他不图什么报答,只求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有一个好的归宿。他对笔者说,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含义,只有受过颠沛磨难、大悲大坎之人才能真正领悟。正是在越南战场不平凡的艰苦岁月,使他养成了不媚不俗、敬岗守业的人生准则。李焕新不无感慨地说,他之所以“十年磨一剑”,熬膏烧魂地写出16部著作,起因就是为了对得起越南战场死去的英灵,如果没有这一精神的支撑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写出300多万字的著作是不可想象的事!
老骥伏枥 铸就了多彩的辉煌
老子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哲学观点,往往会奇迹般的绕着人生转几圈。李焕新说,他在上高中时,就参加过县里的书画展,新兵训练时,因黑板报字写得好,引起了团政治处的注意,新兵训练还没结束,就提前戴军衔被送到北京烽火文工团学习手风琴。事后得知,他所在的工兵六团是代训单位,他原本是工程兵总部征的测绘兵,就是因为字写得好,把他替换下来提前送到文工团学习。李焕新说,他在野战工兵连队受了不少苦,拉车、扛水泥、刨石头等脏活累活都干过。后来政治机关几次考察他,把他又调到了团电影放映队,三年多后,被破格提升为团政治处书记,不久又到师政治部、省军区政治部任职。
然而“祸福”的转换总是伴随着人生。李焕新笑着说,他在遭受攻击、点名批评之后,只能忍气吞声,因为没人听你解释。但他凭着对事业的忠诚,赢得了军区首长的好评,38岁就被提升为正团职。闲暇之余,他迷上了书法艺术,先后参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级书法班、国家人事部高级书法培训班等,并五次到北京拜访欧阳中石导师,让他鉴评了所写的30多幅书法作品。他潜心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近百幅,临写欧阳中石导师的书法作品110多幅,他用两年多时间,看完了田蕴章“每日一字”共365讲,并做了数万字的笔记。10余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在新加坡、日本、韩国、意大利、港澳台、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相继展出。多次荣获国内外书法大赛金奖和国粹奖,书法精品入篇40多部大型辞书,并被聘任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书画社副社长,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和平文化使者”,“中国民间文化圣贤”荣誉称号和首届世界民间文艺家“一级文化勋章”,并被聘任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干事”,任期六年。李焕新打趣地说:做梦也没想到快到古稀之年啦,又“穿越时空”当上了“干事”。
李焕新和老伴在网上查阅国内外大事小情
采访快要结束时,李焕新感慨地说,回望历史就是“居高临下”,会把事情看得更清、更透、更远。在风风雨雨、瞬息万变的社会实践中,无论是做人、做事、搞艺术,首要的一条就是明德修身,格物达善,切忌狂放不羁,得意忘形,更不能自惭形秽、自贱人格。他说,他这一辈子最珍视的就是当兵的历史,部队锤炼铸造了他生命的灵魂,他渴求的不是奖牌,不是“孔方”,而是至善至美的人生定位。他的书法国家润格每平方尺已达数千元,但他把千幅作品都赠送给了市内外、国内外的友人,从不讲价钱。他对笔者说,任何一个集体,无论人数多少,总有一些人特别忙,一些人超闲,这不奇怪,关键是你自己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埋怨叫苦,那是你学本事的最好时机,也是你发挥特长的最佳机遇,一定要抓住不放。在缠绕纠结、你是我非的现实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能受天磨为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这是李老最后送给我的一句联语,同时也送给读者共飨!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