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英
编者按:
诚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讴歌那些“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优秀文艺人才,本网从即日起,特开设“文化精英”栏目,隆重推介这些精英人物取得的显著成绩,积极宣传他们独具的卓然风采,引领更多的后来人向他们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欢迎各界朋友踊跃供稿。电子邮箱:2996382758@qq.com。
文坛黑马丛培申
丛培申,男,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1970年春生于凌源市的石羊石虎村。两两相对的石虎后面紧跟着石羊,何也?是个谜。成为谜的事贯穿于他的少年时代,比如课本上说人是猿进化来的,可整个进化的中间过程都没有。翻看哥哥的大学中文教材,上面赫然写着“贾宝玉具有反抗精神”。而这个富贵闲人、多情公子通篇都在“悟道”,与“反抗精神”一点都不沾边。这些谜让他想到:传统文化被肢解和曲解,应该正本清源。不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不想被这些谜迷得太深。读中专(辽宁省煤炭工业学校)的目的就是想尽早捞一个饭碗,然后抓紧时间多读些古书。文字是真切的,可供人思考。
毕业后,结婚生子,他很快下岗,然后为生计而四海奔波。但文学是主旋律,万物如浮云。散文,诗歌,中短篇小说他都尝试写过。见诸报刊者,有散文《胡儿与木兰》《祭祀者的痕迹》《死在地狱里的人》。其中,《胡儿与木兰》获2005年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评比一等奖;有中篇小说《游走》《出家》《我与老刘是哥们》《买来的媳妇》相继付梓,其中《我与老刘是哥们》获“龙源杯首届文学大奖赛”一等奖。但这些题材的写作,让他感到心里没底,意犹未尽。
2007年开始,由酝酿多年到提笔,他正式着手写作长篇小说《父与夫》。这是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副主编傅威海先生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决定正式出版的一本书。他对丛培申说:“你虽未真正经历过文革,但把文革写得十分到位。”丛培申说:“文革对我蛮横地实施了胎教。”后来,这本书荣幸地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在榜畅销书,在台湾和美国市场也有销售,更被一名香港议员收藏。
2010年春,现代出版社主编、全国政协委员臧永清先生给丛培申打来电话,要他把辽台著名编剧徐广顺先生即将投拍的剧本《大遣返》改编成小说。因为此剧有政治需要,要他加班加点工作。他奋战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定稿。但后来由于中日关系发生变化,此剧迟迟未拍,书也迟迟未出。直到2015年5月,才得以正式出版。一经出版,就与周大新的《曲终人在》共同进入中文版好书榜。
2014年1月,在辽宁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积蓄多年心血而成的长篇力作《祖宗在上》。从书中可以看到,野性生长于历史体温深处,生命肆意张扬,人性原欲勃发。此书出版后引起多方关注。影视改编权已由著名导演郭靖宇及其合作伙伴“北京世纪伙伴传媒”买走。同年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如果说在文学的道路上他还算取得一点成绩的话,这成绩难免让人感到突兀。其实不然,积累过程很艰辛,思考过程很痛苦。让文学重新树立历史形象,他说任重而道远。
本文内容于2016年7月截稿。在此期间,如果内容有变动,请本文主人公及时与本网编辑联系!微信:zhao328747426,qq:328747426,邮箱:328747426@qq.com,电话:18340583275。
[责任编辑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