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走回大山的儿子(石玉梅)

摘要:早就有所耳闻,辽宁省朝阳县廿家镇三家村于家沟屯出了一位大棚种殖、多项养殖的后生。机缘巧合,前两日下乡,在三家村妇联主席宁玉霞的指引下,意外地见到这位从城市返回农村的大学生――孙向东。

走回大山的儿子

――记廿家镇三家村于家沟屯孙向东

文化信使/石玉梅 编辑/赵盼

  早就有所耳闻,辽宁省朝阳县廿家镇三家村于家沟屯出了一位大棚种殖、多项养殖的后生。机缘巧合,前两日下乡,在三家村妇联主席宁玉霞的指引下,意外地见到这位从城市返回农村的大学生――孙向东。

  孙向东,男,1990年出生,是背靠大山长大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沟里农家娃,看上去朴实、沉稳、不善言语。经他介绍,了解到:他于2010年,考入朝阳师范专科学校,刚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和父母亲都百感交集,欣喜万分。祖祖辈辈在山沟里生活的孙家前辈,终于“江山代有才人出”,走出这深山。

  更令人庆幸的是,孙向东大专毕业后,留在了城里。他在辽宁某公司销售部工作,负责销售户外照明灯具。在工作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得心应手,业务出色,很受领导赏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3月,他的父亲因急性心梗猝然离世,母亲因患关节炎,腿脚不灵便,家中生活一下子惨淡起来。作为独子的孙向东,对于父亲的突然离世,顿感五雷轰顶,暗无天日。

  “家里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孙向东望着伤心欲绝、不愿离开故土的母亲,七尺男儿终于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家里面已经很窘迫。一直以来,都是父亲一手操持这个家。多年来,山沟里收入微薄,母亲多年病体缠身,父亲在前些年做过一次大型眼膜手术,自己在外求学多年……种种原因,家里面原本积蓄不多,现已被掏空。

  在父亲去世的一段日子里,孙向东说:“生活失去了方向,漫无目的,不知前面的路如何走下去。回城吧?母亲执意不肯;回农村吧?我能做些什么?”他整日徘徊在迷茫中,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他看到了村子里前些年修建的废弃大棚,给了他一线生机。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沟里,种植蔬菜大棚成本低,又能满足新市镇――廿家镇人口众多的生活需求。这条路可以走,他苦想着……

  征得母亲的同意,他放弃了城市优越的工作,背起行囊,重返故里,下定决心在山沟里独闯一条生活之路。

  说起来容易,对于一个从前在家里“衣食无忧”的孩子,“白手起家”该是多么艰难的事。资金匮乏变成了最大的难题。好在亲朋都伸出了援手,修葺了两个大棚。下一步,孙向东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市场需求等因素,开始在网站上寻找投资少、见利快的蔬菜种植。经过精心挑选,他终于选中了西红柿,又开始在网上查询西红柿的种类、生长特点,一边栽培一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大棚的西红柿,从栽秧——掰水腕——结果,商情很好。2015年冬季,便卖了个好价钱。初次成功,给了他信心和力量。因为西红柿个大喜人,味道好,有一位老板专门订购。有了余钱,孙向东又扩展了三个大棚,成了当地主要的西红柿专供户。

  走进孙向东的大棚,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柿子秧,粗壮高大,枝叶葱绿,一株株熟透了的西红柿低垂耀眼,惹人怜爱。孙向东特意摘了他的成果,让我们品尝。我急不可待地一口咬下去浓汁流出,酸甜沁口,果然是口感上品。

  走出孙向东的大棚,孙向东信心百倍地告诉我,他准备再扩建十个大棚,发展黄瓜、青椒等蔬菜,开展多种经营,把蔬菜大棚做全、做好。

  中间隔一条村级公路,便是孙向东的家。他的院子里正在修建驴棚,他说现在有两头草驴(母驴),春季卖过一头叫驴(公驴),草驴饲养需要投入资金少,秸秆回收便可,而且繁殖率高,一年一头,草驴崽留用继续繁殖,与年俱增,前景乐观,叫驴崽养大后卖掉,价格不菲。“因手里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只能一点点做起”他面露难色,挠一下头憨笑着说。

  他还告诉我,今年春天购买了一批鸡崽、鹅崽,因无钱搭建鸡舍,无圈可圈,几场大雨,秋后只剩下百八十只。但他没有灰心,说明年一定要有大手笔,他要利用当地山区坡地优势,圈养土鸡,开展蛋鸡、肉鸡、宰杀白条鸡一条龙服务,利用村里不能外出的劳力,带领他们一起富起来,让这个偏僻落后贫穷的大山沟面目焕然一新,共同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孙向东,这个土生土长的山沟娃,走出大山,学习了文化知识,开阔了视野。又重返山里,把自己的所学,绽放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怀揣着七彩梦想,编织着美妙人生,在大山里吐露芬芳……

  我由衷的祝福他,前面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彩……

小链接

  石玉梅,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70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根德乡。1996年毕业于大连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2001年,在朝阳县单家店乡卫生院工作,2001年至今,在朝阳县二十家子镇政府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为一方百姓的健康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闲暇时间,喜欢文学、唱歌、跳舞、旅游,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