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初中有才人 竹林听雨郭自忱
文化信使/时春华 编辑/赵盼
辽宁省北票市北塔初中地处北票的最北部,因地理位置偏僻,这里的人们常说他们守护着北票的北大门。“守护”这个词,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可能显得尤为神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守护”不仅是守护一方的平安,他们更要守护的,是孩子们纯真的心地、善良的品性、高尚的灵魂乃至那颗渴求知识、力争上游、孜孜不倦的心。在这些平凡的守护者中,有一位教师与众不同。说与众不同,不是因为他的帅气,而是因为他的才华,这个人就是郭自忱老师。
郭自忱老师1964年1月出生在辽宁省北票市北四家子乡北四家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66年,他和兄妹随父母被迫迁居到白塔子乡(现称北塔子镇)。小时候看着父母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艰辛,他的心里萌生了好好学习,长大后有出息、能捧上铁饭碗的幼稚、单纯却坚定的念头。郭老师小时候非常爱学习,爱看课外书。不过,他能看到的课外书可跟现在的孩子们看的那种《中小学生作文选》啦,《演讲与口才》啦什么的不一样,他看的,无非就是一些小人书,大人们翻烂的《薛刚反唐》《呼延庆打擂》之类的评书,还有就是一些民间曲艺之类的线装书,甚至还有《周易》,用他自己的话说全是杂书。就是这些杂书,给了他最早的文学启蒙。后来,他接触到了唐诗,觉得唐诗合辙押韵非常有趣。他崇拜李白,崇拜杜甫,虽然那时候他不懂什么叫韵律,却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见解,模仿着古诗的样子出口成章。平时,邻居们聚在一起唠嗑,他的那些“疙瘩话”、顺口溜让人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暗暗竖起大拇指。他的幽默、风趣和学识让人们折服,在当地民间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名气。因为这小名气,他和教育结了缘。
1984 年,郭自忱走进学校,成为了北塔镇中心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当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更加强烈,尤其对文学。郭老师说,那时候他看文学书是如饥似渴,他首先看的就是学校各个年级的语文书,然后就是学校为数不多的所谓“藏书”。让他终生难忘的,是他23岁那年因为机缘巧合,他到沈阳参加了一次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函授培训。那一次的学习,让他对文学眼界大开,心中的文学梦再次萌动。真的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本来是数学老师,连去参加语文培训的机会都少,更别说去参加什么关于文学的正式培训了。因为没有正当的进修渠道,这次培训成了郭老师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关于文学的培训。培训回来后,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郭老师继续当他的班主任,继续教他的数学课,但他对文学的爱好不曾丢弃,对文学的追求依旧执着,甚至可以说是痴迷。每逢重大节日,同学聚会,老人生日,村里人儿娶女嫁的,他都会带着感慨现场赋诗一首。兴趣所致,他把这些人们称之为打油诗的作品记在一个日记本上,没过两年,日记本就记满了。可惜,在某一年过年收拾屋子的时候,那本日记本被家里人当做废书本卖了,这让他心疼了好长一段时间,那可是他的兴趣,他的心血啊。唯一让郭老师庆幸的是,他给他教的37个孩子在毕业留言册上的留言,被孩子们珍藏得以保存,那是他花了功夫,费了心思,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他对每个孩子的期望做的别具一格的七言诗。
郭老师风趣地说:“现在社会真是好,有吃有喝有电脑。”有了电脑以后,郭老师的创作热情更高了,再不用担心诗稿丢了。虽然那时他已经荣升学校教导主任,学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学校艺术化布置、学生劳动、文艺汇演,甚至传来学生中考的喜报,他都会有感而发,五律、七言绝句、七律、亦或是自由打油诗张口就来,他常用藏头诗、嵌题诗、顶针和字谜诗来描写人世间的真善美,赞美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把许多成语、名人的格言警句和自己真心的祝福都写进诗里,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他用藏头诗的表现形式,写了一首《永恒的团队》的七言诗,把全校44名教师的名字嵌入其中,那不是简单的名字连缀,那里彰显的是礼法,是精神,是师德师魂;看到中考考进全市前100名的喜报,他把学校进入名次的七名学生的名字写进诗中,题为《辉煌光环》,来表达他作为老师的喜悦;教育局召开鼓舞人心的期初会,他立即赋诗一首《塔林新秀》;学校中考,他写下七律《中考寄语》;还有《东北方言》《科学饮食抗癌秘诀》《再续同学情》《中秋快乐》《往事如烟》《永恒的母爱》……带着一颗诗心,他的生活里充满了诗情,虽已不在教学一线,但是郭老师的一颗心,一颗诗心始终不曾离开他深爱的校园。在《纯粹的语文人》一诗中,他这样写到:校际交流搭平台,龙潭北塔娄中来。三尺讲台风采现,高效课堂百花开;坚持不懈细活做,认真学习求真才。勤耕互勉攻坚战,踌躇满志抒情怀。一首小诗,为我们写出了三校交流,探讨高效课堂的风采展示场面,很励志。为了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校管理,他还用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诗的形式,编写了《北塔初中学生行为常规要诀》等。校长谭启虹见这种编诗诵读的方式远比不厌其烦的说教有效,便鼓励郭老师编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郭老师不负众望,很快这本校本教材就编完了,书里包含育人篇、感悟人生篇、传统节日篇、国家大事篇、校规校纪篇等诗稿565 篇,约30000字,书名《竹林听雨》。
竹林听雨,多么的富有诗意。那是郭老师的网名,也是他的心志。人世喧嚣繁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抖落一身疲惫,沉醉在雨声淅沥沥的竹林里,倾听雨的歌唱,在青竹临风不折,过雨不污的骨节里,把谈一份淡泊、宁静。竹词清韵,通过郭老师自然明快的思维自心底悠远而来,墨香流转,那种向往,那种心境,是如此的安宁和澄澈。
2016年的9月14日,我曾去北塔中学采访,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熟悉的校园,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感慨。在校园里,我能找到许多郭老师诗中描写的画面;在学校班级的图书角,我看到作为校本教材的《竹林听雨》已经被学生借光;在孩子们的背诵里,我感知到了校本教材的作用,感知到了郭老师诗歌的魅力,深深感慨:北塔初中有才人,竹林听雨郭自忱。呕心沥血为教育,辛勤汗水化甘霖。心系家国和天下,洋洋洒洒写诗文。正能正量皆入诗,兢兢业业铸师魂。
小链接
时春华,女,1992年毕业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热衷于传播社会正能量,2012年起,开始在报刊、网络发表文章,并陆续加入北票市作家协会,朝阳市作家协会,辽宁省辽海散文协会等文学组织。所撰写的散文、故事以农村题材为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行文贯穿知足与感恩,语言朴实接地气。几年来,在《川州文艺》等刊物上和《今日朝阳网》等网络媒体发表文章500多篇。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有专版《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