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欢迎争鸣
淬火重光——关于文化复兴与基础教育的一点思考
文/胡春雨 编辑/雅贤
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文化,是历史长河的积淀,是人性光辉的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生存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深刻教训,是中华民族的自立之魂,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之光。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哪怕强大一时,终将黯然失色;拥有民族的优秀文化,哪怕暗淡一时,终将淬火重光。小到一身,大到天下,人总要有自立自信的精气神——这就是一个民族赖以千秋万代、传其统绪的优秀文化。
纵观人类历史,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域的人们,莫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调适着民族的生存、标志着民族的特色、凝聚着民族的灵魂。这种民族的文化,与国运的盛衰相表里,随着国家的强大而繁荣,随着国运的衰败而失落。一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过程,往往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为人类文明创造新的尺度;一个伟大文明失落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文化自信的崩溃,进而危及自立的根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强势扩张与中华文明的不绝若缕,深刻体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面对民族的危亡,梁启超先生警示国人:“国性可助长而不可创造也,可改良而不可蔑弃也。”展望民族的复兴,孙中山先生振臂高呼:“恢复固有的道德、固有的智识、固有的能力”乃民族的光大之道。百年以降,中华民族渡尽劫波,其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是中华民族面对的最深远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老子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历史的发展,总是向生命力源头的回归。
历经数百年的演进,人类迎来了全球化的新阶段,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中,既彼此交流借鉴,也相互激烈竞争。可以想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是中西文明激烈博弈的过程,决定着人类文明的走向。纵观历史,文化的复兴塑造伟大的时代,汲取前行的力量。汉代中国创造了与罗马东西并峙的伟大文明,不仅是综合国力的强大,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繁荣;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首先经历了文艺复兴,向罗马寻找文明的基因。孟子云:“源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回到当下,历经近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在现代化的征程上得到长足发展,积累了一定物质基础,与民族复兴、时代发展相称的文化需求日益凸显。所谓“攻者攻其心,守者守其气”,大国崛起之际,文化领域的斗争在灵魂领域久已展开。文化复兴一方面关乎国家的文化安全,一方面关乎民族的世界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内政外交、治国理政中展示着蓬勃的中国智慧,开创着新的格局,向世界提供着独到的中国方案,树立民族自信,展示大国气度。在此背景下,春节前两办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又一重大事件,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乎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关乎全体中国人民的心灵,是一项全民、全面的系统工程。《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两办意见业已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中华优秀的教育传统中,始终重视文化教育,将“化民成俗”上升到立国的高度,与现代教育理论注重学生人格培养的基本理念相通。然而数十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谋国之急,传统文化亦在历史上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外来文化趁虚泛滥,社会上道德缺失、信条失坠、精神迷茫、文化虚无的现象日益蔓延。堂堂礼仪之邦,号称高学历的一代却出现“有知识无文化”的现象。早在晚清时代的张之洞便曾指出:“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回顾中国历史,亦曾多次出现“斯文扫地”的时代,但通过文教的发展,终究实现了文化的复兴。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基础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培养、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础教育是关键关节。为此,提出如下几个设想,以期抛砖引玉:
一、普遍开设国学课程,并编纂四书等国学经典纳入必修课
“人不学,不知道。”国学经典承载着文化的基因,保存着文化的火种,所以能够世代传承,在于其中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解决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离开国学经典,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儒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本身是教化的哲学。《颜氏家训》开篇云:“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通过国学课程传播文化基因,通过国学经典夯实文化基础,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和必要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源不竭的文化滋养。现在,大陆上已有部分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台湾的国学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的编纂应该有条件博采众家、为我所用。中华文明本身是发展的概念,国学及其教育应当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经典时代的内容,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文化的沃土。
二、在重要节点推行礼仪活动,重塑礼仪之邦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活动以无用为大用,集中体现着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应信守的价值与尺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一段时期以来,中华礼仪文化遭受了严重破坏,但国民生活中礼仪活动仍然不可能消失。近年来大陆恢复的祭孔、成人礼等活动,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效果。两办意见专门提出,要研究提出符合传统与现代要求的社会礼义、服装服饰,在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在入学、毕业以及教师节、成人礼等重大节点穿着礼仪服装、举行礼仪活动,不仅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良好形象的展示,”更是人格教育、思想教育的生动方法。所谓“遵德守礼”,对于改善社会面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作用。
三、利用各种文化场所推广国学教育,组织诵读经典等文化活动
读书的氛围与国民的素质成正比,与人心的浮躁成反比。诵读经典,有利于唤醒向善的人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有关实践,两办意见亦明确提出通过诵读经典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文化不应是象牙塔,而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社会,利用社会上的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我们所在的泉城济南为例,在悠久的城市发展史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例如秋柳诗社、府学文庙,近年大规模修缮了明府城,但基本停留在旅游观光、商业开发的经济层面上。这些地区文化土壤深厚,只要稍加利用,都可以成为青少年国学教育的基地——用于诵读经典、举行礼仪等各种文化活动。朗朗书声,会给城市带来无穷的文化韵味,会使城市的文脉真正复活。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将反哺城市的繁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系统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基础教育阶段,从而在一代人的心田播下文化复兴的种子,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文化大国,我们有丰厚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而发生在几代人身上传统文化的衰微,使得这项工作刻不容缓。根据两办意见的要求,尽快研究部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来,时不我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今日朝阳网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