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特稿
震惊业界!距今7000余年的神秘宝物在朝阳“复活”
文化信使/郑海涛 编辑/褚驹 立军
3月23日上午,辽宁朝阳德辅博物馆馆长王冬力先生兴奋地向今日朝阳网(www.atcy.cn)爆料:他所收藏的一个距今7000多年的陶鼓,经过半年多的修复宣告成功,并敲出了世所罕闻的奇特鼓音,让全馆员工大喜过望,让业界人士为之一振,也给朝阳、辽宁乃至中国的古文化研究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据介绍,陶鼓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较为罕见的器物。以往由于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早期陶鼓的造型基本脱胎于实用器,而初始阶段的陶鼓又有一个功能逐渐单一化、专门化的过程,因此在考古发掘报告中往往将陶鼓与其他器物相混淆。由于考古界确认的陶鼓数量有限,因而对新石器时代陶鼓进行的综合研究也相对匮乏。
王冬力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人,从事红山文化专题收藏多年。后经辽宁省文化厅批准,他创建了朝阳首家民间博物馆——德辅博物馆,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文物、艺术作品的收藏、鉴定、修复、保管及陈列展览,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及方法研究等。为了向海内外宣传、推介红山文化,他编写了《红山石器》《红山实器》等专著,在业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家乡人称为“红山文化的守望者”。
据考证,德辅博物馆收藏的这个宝贝,属于著名的“赵宝沟文化时期”。从现有资料来看,应该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早的陶鼓。据王冬力介绍,陶鼓的复原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塑造陶坯,窑室温度达到1100℃,烧制9个小时,终于在十多个陶坯中烧制成功3件陶鼓复制品。鼓面选用结实的水牛皮制作。在制作鼓面前,先将牛皮在水里浸泡,直到牛皮变软。把牛皮处理得当后,裁出直径稍大于鼓面的圆形,以陶鼓口沿下的固定孔为标志,各边角穿孔、系上麻绳,然后蒙上鼓身,置于台前,将牛皮上的各条麻绳向下固定于“革丁”之上,并在此前调整麻绳,助力牛皮拉抻,直到轻敲鼓面,传出来的声音洪亮、匀称并悠远,再放到通风的地方阴干。这样,一个曾由远古先民制作并使用的陶鼓,在辽西朝阳再次“复活”,重现了古灵精怪的昔日风采与别具一格的洪荒之音。
陶鼓修复后,很快引来了不少音乐人。经过敲击后,他们惊喜地评价说,陶鼓发出的声音非常好,接近非洲手鼓的效果,能清晰地分辨出高、中、低音。伴随着来自远古的声音,王冬力兴致勃勃地向媒体记者介绍说,陶鼓的出现与我国礼乐文化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礼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文化现象,礼乐文化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构成了古代文化的核心。新石器时代陶鼓的研究,对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的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有业内人士据此进行了颇有雅趣的“反推理”:原始社会并不是寂静无声的,除了风吹雨打、鸟鸣虫嘶等天籁之音外,原始人还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尤其是鼓,可以用来节制诸乐,被视为众音之长。另有资料记载,鼓在后世的发展也最为昌盛,不仅类型众多,而且历久不衰。鼓的功能很早便已超越音乐艺术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社团群体以鼓声呼众聚民,日常生活用鼓声记更报时,司法部门用鼓声传递诉讼信息,两军对垒用鼓声激励士气,市场交易用鼓声宣传某种商品等等。可以说,在所有乐器中,鼓是生命力最强、同大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由此可见,早在原始社会,“鼓”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功用也愈发繁多。
王冬力先生敲击陶鼓
据业内人士考证,早期的鼓是受到陶罐、陶盆等容器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形式上带有陶器的烙印。德辅博物馆收藏并修复的这个陶鼓质地坚硬,即使鼓皮、附件等早已朽烂无存,但鼓身却保存了如此长的时间。在原始社会中,陶鼓在歌舞狂欢时能烘托气氛;在部落之争中,陶鼓能传递消息和鼓舞氏族成员们的斗志;进行原始宗教活动时,能召集氏族成员;在巫术祭祀时,还可以借用它那浑厚的音色和天、地神灵沟通联系。中国古文献中就有“鼓法天,钟法地”的记载,将钟鼓于天地并论,可见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鼓作为人类较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在中国礼乐器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陶鼓——这个从远古走来的精灵,不仅在中国乐器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后续更多的文化研究中也会充当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网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