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又见清明(李海艳)

摘要:人都是这样,忙碌的时候,总盼望着可以放假休息!可是,真的放假了,又会想念的忙碌工作带给自己的充实感。

清明特稿

又见清明

文/李海艳(辽宁阜新) 编辑/褚驹

  人都是这样,忙碌的时候,总盼望着可以放假休息!可是,真的放假了,又会想念的忙碌工作带给自己的充实感。

  而今,又是四月,又见清明,该放假的放假,该忙碌的依然要忙碌。譬如,乡镇机关干部就不能休息。因为人们要回乡祭祖,要上坟烧纸,让清明成为极其重要的防火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按照上级要求,每个机关干部都要下乡入村,蹲守在预先指定的山头,而且要求早晨5点必须到位,必须认真巡查!

  每年清明节前的这几天,乡镇机关干部的心全都悬着。荒郊野外,深山陡坡,哪怕出现一小缕烟气,大家都会紧张得够呛,非要到跟前查实了是怎么回事儿,确认没有火灾隐患才行。中午十二点之前,任何人都有压力,都不敢放松防火这根弦儿。

  其实,防火也是一种工作。督促上坟烧纸的人小心再小心,尽量减少明火出现,尽量做到文明祭祀。再说了,机关干部也是普通百姓出身,也明白千百年来人们以烧纸追思先人的道理。因此,只要别发生火灾,就皆大欢喜了。

  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事与愿违的悲剧。几乎每年的清明,很多地方都有因上坟引发山火的报道,导致大面积的林地过火或者直接烧毁。一个不慎,让那么多的树木在火海中丧生,想来真让人心痛!都说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儿,可当我们祭奠先人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子孙后代?!一片林子的长成,需要的岂止一朝一夕?特别是油松,成林至少需要四五十年,这是何其漫长的过程啊!

  我想,清明节祭祀先人,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古老传统,当然需要传承。但是,我们应该把安全、文明摆在首要位置,借助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力量,在祭祀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比如研发能够防火、灭火的专用祭祀工具,或在坟前修建简单实用的焚化装置等等,把一切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让新时代的清明节在安全、安宁、安逸的氛围中度过,那该多好!

  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成千上万的乡镇机关干部,就再也不用依靠人海战术提心吊胆地护林防火,在紧张忙碌中浪费假期了。

小链接
  李海艳,辽宁阜蒙县人,在机关从事妇女工作,第一篇处女作《青年不要错过青春》发表于1997年阜蒙县报,期间出现空档期,2012年重拾瘦笔,先后在阜新市周末报、阜蒙县报发表《秋日私语》《雪天想起我的孩子》《你的地盘我来过》等多篇文章,热爱生活更热衷于写作,愿饱蘸春的墨汁写尽夏的繁花,描绘秋的金黄,聆听冬的忧伤。生活充满诗意,日日锦绣未央,阳光下满满的正能量。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