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的传说
文化信使/张俊清 编辑/赵盼
在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镇有一山,直立耸然,独而不孤,高300公尺,顺插根底,与清水汤河、平地茂树联袂。山东侧一绝壁,壁平而阔,其间镶白马图腾。其马昂头扬尾,奋蹄举鬃,咆哮问天,一路飞奔向北,故此地名曰白马山。
相传此马叫爪黄飞电,乃曹操之坐骑,系大宛品种,尊称“汗血宝马”。史载,建安12年(公元207年)5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北方心腹大患三郡(辽东、辽西、右北平)乌桓。是月,军抵无终(今天津蓟县),临塞口,出滨海道,过碣石(曹操写著名诗篇《观沧海》),欲攻柳城(朝阳市,也叫龙城,当时乌桓军大本营设在此处。)8月,曹军一直急行军到白狼山(位于建昌县城东5公里,高1140.2公尺)附近,与袁尚、袁熙、踏顿单于、楼班单于、能臣单于军遭遇,两军血战于白狼山,曹军完胜。9月曹军入柳城,开始了大肆屠城,后骑爪黄飞电马依然回走河西走廊而班师回朝。
爪黄飞电马通体雪白,四肢修长,蹄大而黄,皮薄毛细,力大耐久,疾飞如电,日行800里,气质高贵非凡,傲气不可一世。正因为此马超凡的雍容尊贵,所以曹操在作战时恐其伤累而不乘其临场,而在凯旋回朝时乘其以炫耀。
一日,曹军行至距白马山300里处宿了营,爪黄近饱立寐于槽边,忽馨香阵阵扑鼻而来,间或有六乐齐鸣冲入耳管。尤其那醇美的香味,再也按捺不住爪黄那颗狂躁的心,它挣脱了纲绳,一路狂奔,寻香而来。
眼前一洼,尽管临秋,依旧鲜花遍地,草茂林郁。一条大河顺东而下,清澈见底。然,湾转积潭,潭幽幽,深未知几许,阔平墨绿。水里锦鳞游泳,虾鳖相簇。河面长藻摇曳,白花蓬茏,百鸟戏水,紫气升腾。河两岸,绿树掩映,蓊郁苍然,群猴跳跃,锦鸡翩飞。一望的肥田,硕果盈地,草棚屋舍,掩映其中。见爪黄跨过南天门嘶鸣而来,猴、虎、豹、青蛙、锦鸡、喜鹊、花鹂都欢呼而迎。原来那馨香就是从这儿升腾而起,管弦之音也是它们合韵而生。
为什么百禽兽欢呼鼓乐、列队欢迎呢?原来爪黄的祖先就是当年孙大圣做弼马温时所饲养的一匹马,因其英俊勇敢,渐入玉皇大帝之耳,大帝遂命其下界帮好人平扫妖魔。由于人间的美好,爪黄先祖就奏请玉帝恩准留于人间,繁衍至今。主要职责依旧是伴王陪驾,扫除妖孽,平叛天下,造福苍生。
爪黄受到众位的礼待,更是欢喜不已,眼前仙境一般,着实让它有点乐不思蜀了。它被留宿之地,背倚元宝山,南对青高梁尖,西视半壁山、老座山,东瞰佛爷洞、松岭门。为安稳见,东地主于下榻又特设站武士一列。但见帅旗飘飘,旌旗猎猎,盔甲铮铮。服侍它的院士给它安了两个金槽,一曰前槽,一曰后槽。一槽盛水,一槽放料。
说也奇怪,脚下清水河,尽管是冬天,却向来不冻,汤水滚涌,奔流哗哗。河面热气蒸腾,水中绿藻飘摇,鱼虾畅游。空中则祥云缭绕,暖阳高照。
一眨眼到了春天,自然回暖,润雨婆娑,桃花粉艳,满坡新绿。单说爪黄脚下湾水里,矗立两块相依问天的夹子石。土地奶告诉世人说这原本是一对老两口,他们的儿子出征若干年未归,音信皆无,老俩口手捧盛满饭的饭碗就站在这儿望儿至终,这儿原是村口。相依的夹子石下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洞,那鲶鱼、鲫鱼、虾米、老鳖成摞成吨聚居于此,日夜簇拥着夹子石,相安欢日。这些水中之游物,其实是上天怕这老两口想儿盼儿、寂寞孤苦而恩赐于他们的。
但见河中间一丛嫩草从一盆中长出,那盆就是当年村口等儿的老两口手捧的饭碗。碗受日精月华之育,神之点化,乃为金盆,饭变神草。草饮甘露,食地髓,纳日光月氧,长的叶阔肢柔,玲珑剔透,带露含珠,葱茂青媚,特别是馨香无比,渗脾入肺。由于太香,于是爪黄就天天舍其槽,顶月下山食此盆草,戴月喝清河甜水,后返山回府。说也神奇,此仙草每夜被爪黄食,翌日必重生长丰,壮美如初。
俗话说,天庭一日,人间一年,在不自觉中,爪黄已在此吃仙草,喝甜水,一晃与群仙类物尽欢了月余。一天,玉帝派巡检天官检巡下界,天官突发爪黄在此懒呆闲吃,乐享其成,就代行天职,大喝一声,猛拍爪黄一掌,欲抓回天宫问其失职之罪。爪黄被拍,猛醒,惊起,突想起主人曹公来,此时曹操虽然找不到心爱坐骑爪黄,但也不能不回朝啊,于是就在凯歌中怀失宝马悻悻之意而南归返朝了。爪黄记得初来时起步于北方,遂调头向北,狂奔寻主去了。天官见状,亦不深究也。
然,就这一拍,影印岩壁,成奔马图。爪黄走了,盆草不再茁生,但盆毕竟是金盆,夜夜发出金光。消息不胫而走,被盗宝南蛮子闻之,旋即,蛮子遂用妖术別走了金盆,逃之夭夭了。
1692年暮春,康熙大帝微服私访宿至杨杖子镇百牛群村,闲时东游至此地,见绝美风水,闻奇妙传说,遂龙颜大悦,御笔题诗写阳河八景,诗曰“白马献图景象新,峰猴挂印传古今;南天门外山川秀,半壁前山照后村;金鸡啼鸣催玉兔,虎头生松奇入云;鱼鳞叠翠人罕见,十里阳河冬胜春。”诗第一句首四字就是“白马献图”,随即康熙帝对随从与乡邻当众宣:此地名—“白马山”也!
小链接
张俊清,1964年9月出生,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镇杨杖子村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82年从事教学工作至今。中共党员,河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立项领导人和主持人,辽宁省“十一五”期间骨干教师;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凌源作家协会理事、凌源市楹联家协会理事,现就职于辽宁省凌源市教育局。2011年12月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张俊清文集——溪流抱月》;2012年9月入选《朝阳作家名典》;2014年6月凌源电视台“文化凌源”栏目以《文学的守望者》进行了专访专播。曾在《作家天地》、《辽西文学》、《燕都文艺》、《鸭绿江》、《广西文学》、《朝阳日报》、《朝阳工人报》、《牛河梁•文学季刊》、《凌源宣传》、《凌源市报》、《向东工人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篇(首)。代表作有《我是一块煤》、《小溪》、《拾一片秋叶》、《柳条花》、《难忘北山豆荚情》、《今夜星光灿烂》、《夏夜好清凉》、《父亲的账本》、《消逝的碾子》、《老屋》、《梦回铁门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