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秋游观古塔(吴守贵)

摘要:五月份去喀左龙凤山旅游,曾经过大平房,在过大平房不远处有一个村落,右侧山上还有座塔。我问这是什么地方,中原老师说:“这是八棱观,山上那座塔叫八棱观塔。”说者无意,问者却记在心里。

秋游观古塔

文化信使/吴守贵 编辑/赵盼

  五月份去喀左龙凤山旅游,曾经过大平房,在过大平房不远处有一个村落,右侧山上还有座塔。我问这是什么地方,中原老师说:“这是八棱观,山上那座塔叫八棱观塔。”说者无意,问者却记在心里。

  前几天听中原老师说,他同老伴去趟大平房看黄花滩塔。这勾起了我想去八棱观看塔的欲望,就向中原老师建议,趁天气好明天去大平房玩,顺便看看八棱观那座古塔怎么样?中原老师说:“好,正合吾意。”

  20日9时,同中原老师到站前广场。9时30分乘公汽班车直奔大平房。途经半拉山子、嘎岔溯大凌河而上,一路暖风习习,艳阳高照。时令深秋,正是山一半家一半的时候,农民山上忙割地,家里忙打场,好一幅人欢马叫的丰收景象。为此,作打油诗一首:“秋收季节倍加忙,车载马拉肩膀扛。男女不分齐上阵,金黄玉米垒平房。”

  还没欣赏够一路美丽的秋景,车就进了大平房街里。刚下汽车,路边就有三轮车司机前来搭讪,经双方协商,往返和现场等待时间在内共30元。“姜还是老的辣”,上车坐一段路,中原老师好像想起什么,幽默地对师傅说:“你不会一人收我们30元吧!”师傅微笑着说:“不会的,咱们都是当地人,哪能那样做呢?”

  约半个小时,三轮车到达目的地。师傅说:“车子上不去了,你俩先上山,我将车掉头放好,也上去看看。”我同中原老师就先行爬山了,砂土路两边有很多山枣树,红红的、圆鼓鼓的枣儿,像小灯笼挂满绿色枣树,十分招人喜爱,我禁不住诱惑去路边摘了几个。紧走几步递给中原老师尝尝,他只拿一个放到嘴里。混凝土路面虽然较平,但坡度很陡,快爬到山顶时,师傅也赶上来了。

  到达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塔基旁边有个半人多高的简单石碑,正面刻有“八棱观塔”字样,背面只有一个小标志,没有文字介绍。古人在一个海拔并不高,但很陡峭的孤伶小山上建塔,是什么用意呢?

  仰视这个八面体,基座四层,塔身十三层的密檐砖砌宝塔,宏伟壮观,塔顶金光闪烁,铎声叮咚,令人肃然起敬。

  俯视四周,远山如黛、丘陵起伏。大凌河蜿蜒曲折、河水如练,静静地流向远方。京沈客专正在加紧施工,朝阳段已见雏形,铺轨工程正向承德延伸。

  师傅今年六十出头,不仅身体健壮还很健谈。他说:“没修水泥路时,上山要手脚并用,手薅着荆条才能爬上去。我也是听老人说,修八棱观塔时,砖运不上去,聪明的古人训练山羊驮砖,才建成此塔。”

  师傅还说,这一带有三座塔:分别是八棱观塔、黄花滩塔和东平房塔。依次压着龙头、龙腰和龙尾。以此,来压制反王率众造反。这都是民间传说,真假难以辨别。

  接近中午,坐三轮车回到大平房。进了一家刀削面馆,点刀削面、馄饨和对夹,又要一瓶啤酒和木樨肉。由于中原老师悄悄付了餐费,本来是学生请老师,结果成了老师请学生,我感到很抹不开,只有以后补救了。

  谢谢中原老师!同我一起秋游观古塔。

小链接

  吴守贵,辽宁省建平县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著有《夕阳韵语》《金秋韵语》诗词集。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阳市金秋文学社,现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