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豆腐香
文化信使/闫红英 编辑/繁花似锦
方正间见清白,清白间见岁月。
豆腐,自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自古至今,从上到下,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如膏如脂、绵滑细腻、鲜嫩美味的豆腐,因它的大众化、普遍性,得以见证了古今餐桌上的变化,而餐桌上的变化,则正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缩影。
七八十年代,辽西地区农村生活刚够温饱,人们生活水平也没有太大差距,都是粗粮大菜。饭以苞米面饼子、高粱米饭和小米饭为主;菜以萝卜、白菜、土豆或咸菜疙瘩为主。单调的饭菜吃久了,馋嘴的孩子们就眼巴巴地盼着“改善”,味美价廉的豆腐,就成了调剂饭桌最好的美食。清晨或傍晚,“豆腐……”一声拉长了洪亮音调的叫卖,穿透了晨曦雾霭、斜阳炊烟,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人们或端着一瓢黄豆,或举着一只大海碗,循着叫卖声奔去,很快就聚了一群人。豆腐匠掀开木头做的豆腐箱子,揭开一层薄薄的纱布,一股腾腾热气夹裹着原汁原味的豆香扑鼻而来,一块块白嫩嫩、香喷喷的豆腐规规矩矩排列在木箱里,别说孩子,大人也忍不住偷偷咽唾沫,迫不及待等着师傅把豆腐捡到自己的碗里。那时候一大块豆腐才两毛钱,也可以用黄豆换,一斤黄豆换十块儿豆腐,黄豆是现成的,不用花现钱,人们更舍得去吃了。豆腐端回家后,有的人家在菜园子薅几根葱和香菜,洗净切成碎末,撒到豆腐上,再浇上盐水,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清香四溢,入口鲜香细嫩,实在是人间美味;有的放点儿荤油,用葱爆香后加水炖,如此,地道的豆腐香气就蔓延到整条街,闻者流涎。掉了牙的老人更是爱之有加,“好好学习,将来天天有吃豆腐”,那憧憬该有怎样的口福和幸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豆腐就是百姓饭桌上的解颐美食,吃得起,吃得香,吃得充满希望!
那时,豆腐对于城镇里的百姓,已是餐桌上的家常菜,毕竟职工月月有工资。诱人的是城镇里的鲜豆浆,香甜可口,喝下去,唇齿生津,喉咙里半天儿都是鲜美甜腻的豆浆香味儿。这乳白色的汁液,堪比琼浆玉液,令人回味无穷。生活就像这豆浆,黄豆的阶段腥涩,渐渐磨出香甜鲜美。日子渐渐好转,逢年过节,家家拿了黄豆去磨坊做豆腐,拙朴的石磨辘辘作响,幸福的生活飘满豆腐香。
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政策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蔬菜大棚产业的兴起,打破蔬菜时令,百姓单一的菜篮子变得丰富多彩,一般人家的餐桌上常见肉、蛋、奶、青菜,荤素搭配,均衡多样。可是豆腐,非但没有走下餐桌,在人们渐渐发掘其更加丰富的营养后,依然得到人们的钟爱,更是养生人士大力提倡的绝好素食,虽然吃法上不断翻新,作为朴素却高营养价值的膳食,它独领餐桌霸主之位,无可取代。这样一来,豆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传统的石磨豆腐,虽然味道地道,却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百姓的餐桌需求。于是,机械电动豆腐机普遍应用,取代了传统的石磨,新的机器磨豆高速,直接清渣,减少工序工时,味道确是差了一些,人们还是渐渐习惯了。随着物价上涨,两毛钱一块儿的豆腐,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儿大。
近年来,百姓的生活水平呈跳跃式发展,基本达到小康。这是一个饕餮大餐的时代,在清汤寡菜之后,兜里有了钱的的人们大肆进食鱼肉,吃得肚满肠肥,“三高”的身体渐渐发出警告,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于是餐桌在拔过这样一个“高”,经历大富大贵之后,重又归于朴素自然,青菜豆腐,依然是餐桌上不变的主题,生活变奏,岁月变迁,大起大落,回归自然。豆腐块儿由原来的两毛钱变成一块钱,却依然方方正正,清清白白,香气,铺满田园、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