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东乌兰河硕村踩灯秧歌闹元宵(于丽丽)

摘要:辽宁省朝阳县乌兰河硕蒙古族乡东乌兰河硕(原团结)村元宵节踩灯秧歌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踩灯秧歌最初由该村贾云清老人设计制作而发起。

东乌兰河硕村踩灯秧歌闹元宵

文图/于丽丽 刁雅军  编辑/繁花似锦

白天团拜

  辽宁省朝阳县乌兰河硕蒙古族乡东乌兰河硕(原团结)村元宵节踩灯秧歌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踩灯秧歌最初由该村贾云清老人设计制作而发起。从老人年轻时候开始,每年正月,作为会首的他白天带领精心彩排的秧歌队“出会”,走村串户表演;晚上,则组织秧歌队成员在他精心创作的灯架上糊灯、画灯,正月十四、十五晚上举行踩灯拜年活动。

  80岁的贾振华老人说,他的父亲贾云清是远近闻名的木匠,这些灯是由他父亲设计出来的。开始制作时,采用传统手工铆榫方法做成灯托,用高粱秸杆绑扎成灯体,然后在灯体外侧裱糊上白纸,在白纸上画上吉祥图案,“出会”时在灯内插上蜡烛。由于灯体是高梁秸制作的,存在着易着火、不易保存等缺点,贾振华将灯体进行了改革,采用铝线来扎灯体,并在铝线上缠上纸条,这样易于粘贴白纸和彩纸,现在踩灯用的木制灯架子还是他父亲留下的。文革时期,禁止踩灯,他父亲就把自己家舍不得吃的杏干分送村里的小孩儿,让孩子们去踩灯。贾云清老人活到83岁,临终前,嘱托他儿子贾振华,一定要把踩灯传承下去,它能保太平。80岁的贾振华还当场指点糊灯技巧,并熟练地画起灯来。

  65岁的姜增阁对着盏盏花灯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他说,贾云清老人最开始设计的灯种类比较单一,画柿子的,代表事事如意;画苹果的,代表平平安安;还有鱼灯、西瓜灯、棉花灯、富贵牡丹灯,鸡(吉)灯、梅花灯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蔬果、粮食大丰收,六畜兴旺。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老人设计了五星灯,1958大跃进那年又有了拖拉机灯,1965年村里通了班车,设计制作了班车灯,灯上还标着“团结—北京”,老人还设计制作了延安宝塔灯等等。

80岁老人贾振华画灯

贾振华提字

  “文革”后,贾振华将踩灯会传承下来,并在姜增阁等众多村民协办下继续操办起来,一直没有间断这个传统。近年,贾振华年事已高,踩灯会的其他成员也是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没有精力来操办。2017年春节前,从小就热爱踩灯的本村村民姜增生、孙颖丽夫妇正式接手踩灯会。夫妇二人从2015年4月份开始购置音响设备,组织村民在自家门前扭秧歌,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50多人。

班车灯

分灯

送贴子

踩灯

  在姜增阁的指导下,夫妻二人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秧歌队形,购置糊彩灯的彩纸、画彩灯的颜料,村委会为其解决了锣鼓嚓,县文广新局为其配置了40套崭新的秧歌服。正月十四晚上天一擦黑,东乌兰河硕村的踩灯秧歌会正式“出会”了,秧歌队的成员们争先恐后地前来抢灯,都希望抢到好寓意的花灯。踩灯队伍按着传统的规矩先去村里的小庙拜庙,接着,挨家挨户去踩灯,驱邪避灾保平安,保佑全村人一年太平顺利。夜幕下,锣鼓喧天,锣声、大旗开路,礼炮烟花迎接花灯队,整个村子欢腾起来,带给了村民美的享受。踩灯会于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举办,时间持续到凌晨一点半左右。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
  于丽丽,辽宁省朝阳县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200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辽宁日报驻朝阳记者站、辽海书店、燕都晨报广告部、朝阳县西营子乡人民政府工作。现就职于朝阳县文广新局业务股,负责《文化动态》简报编辑工作。从小爱好写作,2001年在辽沈晚报发表散文《我的神牛,我的爱》,陆续发表《怀念净土》、《扎根大凌河》、《第一次跟踪》等散文作品。2004年3月5日,征文作品《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在CCTV-3《瞬间世界》栏目中由其本人配乐朗诵播出,其新闻作品在《朝阳日报》、《燕都晨报》、《朝阳广播电视报》等也常见报端。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微信公众号:今日云端(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云端或jryd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