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身世疑谜千古悬 慕容自认“轩辕后”(张松)

摘要: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起家辽西的慕容鲜卑先后创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及吐谷浑王国等若干强大政权,其传奇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除正史记载外,还被写入《天龙八部》、《鬼吹灯》之“九层妖楼”等文学作品,并搬上银幕。

身世疑谜千古悬  慕容自认“轩辕后”

文/张松 编辑/雅贤

  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起家辽西的慕容鲜卑先后创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及吐谷浑王国等若干强大政权,其传奇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除正史记载外,还被写入《天龙八部》、《鬼吹灯》之“九层妖楼”等文学作品,并搬上银幕。言及本族身世,历史中真实的慕容鲜卑不仅严拒将本族列入“五胡”之列,且理直气壮地明言:慕容一族是与中原汉人平起平坐的轩辕黄帝之后!


慕容并非“步摇冠” 其族乃为“黄帝后”

  “慕容”一词据说原意为“步摇冠”。史载,慕容先祖莫护跋因见步摇冠喜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莫护跋之前,就存在慕容部落了。据专家分析,慕容为鲜卑官职,平时主管畜牧生产,战时则负责辅助性战斗及军情刺探等职责,慕容乃其官职的鲜卑语音译。

  在现存史料中,可以找到关于慕容鲜卑族源的一些记载。《晋书》卷一0八《慕容廆载记》提到慕容廆“其先有熊氏之苗裔”, “有熊氏”是黄帝族的专有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苗”,原为“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之意,后由禾谷之意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即“后代”。称慕容廆为“有熊氏之苗裔”,就是说慕容鲜卑一族为黄帝的后裔,是正宗的黄帝子孙。

  《十六国春秋》之《前燕录一。慕容廆》的记载与此略有差异,称慕容廆是高辛氏的后裔,“慕容廆……本出于昌黎之棘城。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次以君北夷。” 高辛氏,又名帝喾(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帝喾为黄帝的曾孙。慕容廆若是高辛氏的后人,自然也就是黄帝的子孙。

  朝阳学者雷广臻认为,慕容鲜卑一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血缘传承全凭世代口耳相传,但关于本族是黄帝后裔的记忆,却是异常清晰的。

  雷广臻表示,除正史的明确记载外,考古学的新发现也为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一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资料证明,慕容鲜卑人生活在红山文化区,在雷广臻看来,红山文化区是黄帝、颛顼的活动区,慕容氏的第一个都城大棘城据说就是“颛顼之墟”。“慕容鲜卑先以大棘城为王城、后以龙城为都城,不仅因为大棘城、龙城是‘福德之地’,更因为这里是黄帝、颛顼的故里,慕容氏定都辽西,大有返回故土、寻根问祖之意。慕容鲜卑重文尚武,英才辈出,创造出日后彪炳史册的三燕文化!”雷广臻说。


慕容故土虽争议 东北仍是起源地

  言及慕容鲜卑的起源地,朝阳三燕学者周亚利得出一个鲜为人知的结论:慕容鲜卑并非东北土著,而是来自中国西部的迁徙部落,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才是这一民族的诞生家园。

  周亚利认为,鲜卑族是来自中国西部的民族,在齐家文化晚期来到下辽河流域,之后向南推进,到达西拉木伦河及大凌河流域,形成东胡族。战国中期,东胡被燕所破,北退至大兴安岭一带。西汉初期,东胡又被匈奴所破,分为两支,其中的一支“别保鲜卑山,因以为号”。最迟在东汉桓帝时期,从鲜卑中分化出一支慕容部,慕容鲜卑的源头及其发展线索大致如此。

  “慕容鲜卑进入辽西后,又四处扩张,北移南迁,另外,还曾西迁。吐谷浑与其弟慕容廆闹僵后,就率部西迁回到甘肃、青海一带,其后人在那里建立了吐谷浑国。为何吐谷浑选择西迁?因为,青海、甘肃一带,本来就是慕容鲜卑的老家!”周亚利判断道。而按这一观点,东迁万里赴辽西的慕容鲜卑,原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青海人。

  慕容鲜卑后裔、原百合网副总裁慕岩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慕容鲜卑一族是“西方人”,来自亚欧大陆黑海、亚速海至里海之间、今天称作高加索的广阔地区。

  对慕容鲜卑的起源,最先提出“三燕文化”一说的田立坤先生指出,慕容鲜卑属古西伯利亚人种,与古东北人种、古华北人种的外观体貌确有不同,但他们终究是蒙古利亚人种,依然属于北亚这一广阔区域的土著先民。

“夷夏之辨”不靠谱  本是同根相煎急

  遥忆自家先祖,慕容鲜卑明确表示自己是“黄帝之后”,而中原汉族却认为这是慕容鲜卑入关称帝后,为维护自身统治采取的刻意标榜,切莫当真。几千年来,“夷夏大防说”成为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彼此间一道难以跨越的心理鸿沟,更多的声音倾向于“夷夏自古有别”的传统论调。就在两派为“华夷之辩”争吵不休时,人类学家依据多达万例的抽样调查,得出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人基因一致,实乃同脉同宗!

  锦州学者冯立民先生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前些年,人类学家对中国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进行了上万例血样抽查,结果发现,在汉族的46对遗传基因中,没有发现阿尔泰语系族群如古代靺鞨和现今朝鲜、日本人群所拥有的相似的遗传基因。由南北方汉族人群的血样抽查可知,其母系基因虽有所不同,但父系基因却都是一样的,即两种父系基因:O1M119、O3M122。

  众所周知,几千年的华夏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包括慕容鲜卑在内的诸多周边少数民族,均已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以此而论,今天的汉族应是多民族通婚融合而成的新民族,是混血民族,但调查的结果却截然相反:汉族的血统基因非常纯,几乎没有受到千年以来的民族融合的丝毫影响。

  这就令人不免心生疑问,鲜卑在历史上已与汉族融合,如果包括慕容氏在内的鲜卑族是与汉族基因迥异的外来异族,那么为何在如今的血样抽查中,显示不出血统上的差距呢?慕容鲜卑、拓跋鲜卑纷纷自称为轩辕黄帝后人,这难道仅仅是出于统治需要而炮制的单方面宣传?事实的真相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对此千年疑谜,冯立民先生是这样诠释的: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中华上古时代,在中国北方,具体而言即辽河上游一带就存在一个汉藏语系圈,各部落之间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距今5000年左右,颛顼大帝率大军由中原出发,越过燕山山脉进抵今辽宁的医巫闾山,深入这一带的红山文化区,对广泛分布于此的红山文化进行了“规范和损益”。同时,颛顼大帝将自己的子孙分封至北方各地,在形成自己势力范围的同时,也将其血统渗透到当时的各部族中,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血缘上的“大一统”早在5000年前就已悄然形成了。虽然后来留在北方的同血统部族被称为东胡、鲜卑、乌桓、契丹等等,但在血缘上,这些部族与中原汉族实乃同根同祖,简言之,早在5000年前,中原汉族与东胡、鲜卑、契丹就是一家人!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汉族的血缘基因库中查不到此前被视为异族的“鲜卑基因”,因为,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夷夏之辨”被争议千载,乃至刀兵相见,但在冯立民看来,演绎的却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荒诞闹剧。


国破家亡慕容散 千年重聚续荣光

  在中国的千年历史中,鲜卑族是除汉族外,建国最多的古老民族了。而作为鲜卑族一个支系的慕容鲜卑,又是鲜卑各族中立国最多的,但曾经叱咤风云的慕容鲜卑“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无论是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还是汉族创立的东晋,擒获桀骜不驯的慕容子孙,没有招降、没有优待,唯有屠戮,恨不得斩草除根、一个不留!除外敌残杀外,慕容鲜卑自身也内讧不断,杀伐不停,一连串的宫廷政变、亲族谋杀贯穿整个慕容王族史。历经这般无休止的里外杀戮、战乱流离,慕容王族已所剩无几了,

  为乱世求生,国破家亡的慕容族人散居全国各地,繁衍生息数百年,其后随着历史变迁,现今仅有小部分慕容族群保留慕容姓氏,而绝大部分慕容后裔则改称“慕”姓,也有一些人人改“容”、“穆”等姓,有一种说法称,大名鼎鼎的穆桂英的历史原型,就是一位源自慕容鲜卑的巾帼英雄。不过,也有很少一部分人仍然坚持原姓,如北魏的青州刺史慕容白曜、五代十国时的慕容彦超、宋代的慕容延昭等。

  除了慕、容、穆等姓氏外,豆姓与卢姓也与慕容鲜卑有直接关系。豆卢氏本姓慕容,慕容燕国灭亡后,这一慕容支系归顺北魏,改名豆卢氏。源自慕容鲜卑的豆卢一门在北魏、西魏、北周、唐代等朝地位显赫,豆卢宁、豆卢赞、豆卢绩、豆卢永恩等是北周权倾朝野的重臣;豆卢仁是唐初的达官贵宦,死后陪葬唐昭陵(唐太宗陵寝);豆卢氏为唐睿宗的贵妃,唐玄宗李隆基幼年的乳母也是豆卢氏……今天北方地区的豆姓、卢姓之人,探祖溯源,或许与慕容鲜卑有关。

  有武侠迷考证,金庸《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后裔岂止慕容复一人,其实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角色,那就是精通“北冥神功”的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果如其言,足见金庸先生心中深沉的“慕容情结”。而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青海“九层妖楼”,则是吐谷浑王国后期的一位国王“尊王”的陵墓,“九层妖楼”也称“莫贺王陵”,是一座慕容王陵。

  2016年12月31日,来自全国各地15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慕容后裔相聚河南焦作,这其中不乏年过八旬的皓首老者,只因血脉的相连及对宗祖的敬仰,才使他们不远千里而来。慕容家族此次千年重聚,其宗旨是为了深入研究慕氏历史文化,寻找和保护慕氏文化古迹,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促进慕氏宗族的团结进步,为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贡献力量。

  据多年研究慕容家族历史的河南许昌慕容氏后裔慕永明介绍,目前,慕容氏后裔分布于全国各地,分布的地区主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上海、北京、山东、安徽、江苏、河南、重庆、四川、江西、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等地区,国内的慕容鲜卑后人,约十四万人。

  这十四万慕容后裔分“慕容”与“慕”两姓,姓慕容的国内只有两地,一是广东肇庆高要县的慕容氏,约万余人,如慕容中南、慕容瑞湖、慕容瑞潮等;二是湖南浏阳太平镇的慕容氏,这支慕容人数较少,只有几百人,如慕容楚强(浏阳老红军)、慕容博爱、慕容明海等。

  由慕容燕国的历史看,今天慕姓的先祖为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兄弟二人。如青海的慕兰宗亲、甘肃张掖的慕志君、甘肃兰州的慕建国、慕瀛洲、慕彩萍等人,是慕容吐谷浑的后裔;而黑龙江的慕永信、沈阳的慕久成(慕永信与慕久成是父子)、河南的慕永明、山东的慕岩、陕西绥德的慕明玺、陕西清涧的慕晓亮等人,则应是慕容廆的后裔。

  慕晓亮与慕明玺虽是陕西人,却在先祖起家的辽宁工作、生活近20年,也算是叶落归根了。2017年3月底、7月中旬,慕晓亮、慕明玺二人代表慕容家族回慕容老家龙城(今朝阳市)探访、祭祖。千年时光弹指而过,立足故土触景生情,追思昔日大燕荣光,两位慕容后人,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系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