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三燕激荡岁月之歌
文/张松 编辑/雅贤
所谓“三燕”,是一个历史学的范畴,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东部鲜卑族慕容部及汉族冯氏在以今朝阳(古龙城)为中心,先后建立的均以“燕”为国号的三个地方政权。为了区分三个燕国政权,史学界分别以“前燕”、“后燕”、“北燕”称之,统称为“三燕”,若不计中断时间,三燕共历时99年。这其中,前燕是与后赵、东晋、前秦平起平坐,后燕是与北魏、东晋难分伯仲,疆域横跨东北、中原的慕容大帝国。龙城三燕虽历时不长,却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飞扬一笔!
三燕王朝均为“短命王朝”
在“三燕”政权中,“前燕”、“后燕”均为鲜卑慕容氏所建,而“北燕”则是汉族冯氏建立的。北燕政权的建立者冯跋,原藉是长乐信都人,为避战乱,随父亲举家北迁,住于今辽宁北票市的西官营子。冯跋及其弟冯素弗均曾在后燕政权为官,史书称其为“遂同夷俗”,冯氏已是被鲜卑化了的汉人,故与慕容燕并列。
三燕中的“前燕”,从慕容皝正式称燕王(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开始,历慕容儁、慕容暐,于公元370年被前秦打败,慕容暐投降,共33年。
三燕中的“后燕”,从慕容垂于公元384年复国,历慕容宝、慕容盛,至慕容熙于公元409年灭亡,共历25年。
三燕中的“北燕”,自冯跋于409年继位,至冯弘于436年被北魏所灭,共历27年。由此可见,三燕王朝均为短命王朝。
龙城福德地 东方“庞贝城”
公元337年10月,慕容皝即燕王位,定都棘城(今北票市章吉营子乡三官村),史称前燕。同年,东晋封慕容皝为燕王,正式承认了他在东北的统治地位。
随着疆土的不断扩大、所控人口的持续增多,对外影响力的迅速增强,同时为避大凌河水患,燕国迁都势在必行。公元341年,慕容皝命大臣阳裕、唐柱等寻找风水宝地另建新都,当行至柳城(今朝阳县柳城镇袁台子村古城址)之北、龙山(今朝阳市凤凰山)之西时,但见白狼河水波光粼粼,遥望龙山巍峨高耸,连绵起伏,气势不凡,龙山脚下为广阔的平原,真乃“福德之地”,于是大兴土木,立宗庙,建宫殿,筑城池,并为新都命名“龙城”。公元342年,慕容皝迁都龙城。公元345年的一天,有人报告说龙山之上出现黑白二龙交首嬉翔。慕容皝闻讯后亲率群僚观看,并祭以太牢,命新宫曰“和龙宫”。从公元342年慕容皝将都城由棘城迁到龙城,到公元436年北燕被北魏灭亡,中间去掉前秦占据的15年,三燕王朝以龙城为都城或陪都,前后共计80年。
今朝阳北塔底部,就是当年“和龙宫”的所在地。北燕亡国时,龙城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但砖、瓦、石、柱础、夯土台基是烧不毁的,藏于地下,封存了三燕王朝的岁月记忆,证明着龙城的不朽存在。
2003年7月—2004年12月,朝阳市在对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处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尤其是三燕宫殿“和龙宫城门遗址”的发现,在国内外史学界、考古界引起了极大轰动,有人称其为“东方庞贝城”。至此,建国以来考古学界苦苦寻觅的1660余年前“三燕古都”旧城址,在朝阳市重见天日。一个在中国和东北亚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和具有重大影响的三燕王朝,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复苏。燕都龙城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三燕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对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三燕龙城也当之无愧地跻身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列。
三燕文化是朝阳的独家品牌
朝阳资深考古学家孙国平先生认为,在朝阳饮誉全国的四大文化中,只有三燕文化具有“唯一性”。如古生物化石文化,除朝阳外,在全国及世界多地均有发现,仅是朝阳所发现化石种类和数量略多而已;如以牛河梁遗址闻名的朝阳红山文化,在周边地区的阜新、锦州及河北省北部均有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今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遗存尤多,绝非朝阳仅有;又如佛教文化,以最具代表性的佛舍利为例,在陕西、北京、杭州等地均有发现,也非朝阳独有。唯有三燕文化,其遗迹和遗物在全国多地虽有发现,但其发源地却在今朝阳市。因此,只有三燕文化才是朝阳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更是朝阳对外宣传不遑多让的品牌标识。
据孙国平介绍,三燕遗迹遍布以今朝阳市为核心的周边地区,主要有城址、遗址、墓地三大类。主要城址除地处朝阳市老城区的三燕国都龙城外,还有位于北票章吉营子三官村的慕容氏早期国都大棘城。重要遗址有:地处今朝阳凤凰山的享有“东北佛教祖庭”之誉的龙翔佛寺遗址;地处今朝阳市城北他拉皋镇木匠营子村的“东团山子”、“西团山子”的后燕龙腾苑遗址,这里是东北最早的皇家园林;地处今朝阳县柳城镇袁台子村东侧果园的三燕黄金饰品作坊遗址等。
三燕时期的墓地目前发现二十多处,其中大型墓地有朝阳县袁台子、王坟山、姚金沟、田草沟、北票市的大板营子、喇嘛洞、房身、西官营子等。在这些墓地中,出土有灰陶器、釉陶器、瓷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蚌器、铅锡器等。此外还有:服饰、首饰、生活用具、马具、兵器等,品种十分丰富,其时代由慕容鲜卑入居辽西始,历前燕、后燕至北燕。
三燕王朝缔造的不朽功勋
追思慕容功绩,对慕容文化有多年研究的慕容鲜卑后人慕喜平做了如下总结:首先,慕容鲜卑开创了“五个一”:1.一个姓氏——“复姓慕容”:以“慕容”为姓,传为“步摇”之音译,或曰“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即仰慕崇敬天地二仪的德性,继承日月星辰三光的容光而照耀天下;2.一个家族 ——“慕容家族”:以姓为部族,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家族兴盛,人才辈出,弓马娴熟,军事独强。宋元明清至今,亦不乏志士贤人;3:一种情怀——“家国情怀”:慕容家族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建立了五个政权(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吐谷浑),除吐谷浑外,国号均为燕。对于慕容族人来说,历经了太多战火中的生离死别,饱受了太多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如西北的慕容吐谷浑王国,强敌环伺,饱经磨难却自强不息,享国350年;4.一种精神——“龙马精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适应各种环境,变幻无常,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同时也是慕容家族随势而动、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真实写照。马与出身游牧民族的慕容家族朝夕相伴,砥砺同行,马的“志在千里、奋勇前行、持恒负重、忠诚坚守”等品性,在慕容族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5.一种传承——“耕读传家”:下马的慕容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逐步融入了汉族大家庭,以农业耕种为生存基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培养出无数优秀学子,走上仕途。“教后代两条捷径日耕日读,承先世一脉真传惟忠惟诚”,这是前人慕锡玠传下的家训。
其次,慕容鲜卑创造了中华历史上的“十个第一”:1.古代鲜卑族中最早开始汉化并建国的部族——慕容部;2.修建了东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龙城(今辽宁朝阳市);3:修建了东北地区的第一座佛寺——龙翔佛寺;4.修建了东北地区的第一座“御花园”——龙腾苑;5.在今北京(当时叫蓟城)建都称帝第一人——慕容儁(前燕皇帝,公元352年称帝);6.少数民族中建国最多的家族——慕容家族,共建五国: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吐谷浑;7.少数民族政权中建国时间最长的政权——慕容吐谷浑王国(公元313—663年,约350年);8.与中原王朝联姻最多的地方民族政权——吐谷浑王国(与东魏、隋、唐、武周联姻);9.在黄河上修建了第一座木桥——河厉桥;10.在青藏高原修建了第一条公路——青藏公路(慕生忠将军统率上千兵民,历时7个月零4天修成,该路于1954年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慕喜平还归纳出慕容氏为中华民族所做的“十大贡献”:1.较早开发了东北地区;2.改良马镫,改进马具,独创连环马,促动了东北亚地区的军事改革;3.以“金步摇”为代表,促进了中国以及朝鲜、日本等地“步摇”文化的传播;4.以龙翔佛寺为开端,促进了东北地区及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文化传播。前燕国主慕容皝于公元345年在龙山(今朝阳凤凰山)上修建的“龙翔佛寺”,是有史可查的中国北方最早的佛教寺院,比高句丽在集安修建的肖门寺、伊弗兰寺早30年;5.较早开发了西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6.打通丝绸之路南道,俗称“吐谷浑道”,在战乱时期保证了丝路的畅通,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及中外经贸文化的交流;7.在四川地区建造了第一座佛塔,促进了当地佛教的传播;8.改良马种,培育出“青海骢(cōng)”、“龙驹”、“蜀马”等优良马种,驯服出“舞马”等良马,促进了畜牧文化的发展;9.继承、改进了宫廷音乐,创作出“阿干歌”、“慕容垂”、“吐谷浑”等乐曲;10. 慕容皝迁都龙城后,在自己所住宫殿的西侧又另起新宫,把旧宫改称“东庠(xiáng)”,开始办学,这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官办大学。慕容鲜卑创立的科举选贤任能制度,为隋唐科举制在全国的推行,初创了雏形。
此外,北燕亡国前,北燕末帝冯弘的三个儿子冯崇、冯朗、冯邈投降北魏,冯朗之女即后来威震朝野的冯太后,她主持的“太和改制”为孝文帝日后的改革铺平了道路,被后世视为隋唐盛世的前奏。
北燕亡国后,冯弘的四子冯业率三百族人渡海南投,定居粤西,其曾孙冯宝迎娶当地豪强冼英(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冼夫人)。自此后,冯冼家族平息叛乱、安邦定国、发展生产、收复海南,冯氏一门名人辈出,从冯宝、冯盎、冯元一(大唐渤海郡王高力士)直到赢取晚清镇南关大捷的老帅冯子材、创建海南岛红色娘子军的冯白驹将军,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三燕故事传述岁月深情
朝阳三燕学者王文祥表示,“三燕”文化至今仍是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撰写的武侠名篇《天龙八部》,就是以慕容鲜卑所建的燕国历史为背景的,而朝阳正是是慕容氏崛起的龙兴之地。《天龙八部》的一条故事主线为慕容复国的传奇,慕容复的祖先慕容氏乃鲜卑族人,十六国时,慕容鲜卑雄霸北方,慕容燕国后为北魏所败,子孙散居各地,世代相传。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出了一个武学奇才——慕容龙城,龙城乃慕容故都。慕容龙城不忘祖宗遗训,意图光复大燕,终无所成。数代后传至慕容复,“复者,复国之意也”,慕容复为了复国之梦,离别恋人,浪迹江湖,演绎了一个悲壮凄美的故事……金庸的《天龙八部》提升了三燕文化的知名度。
“为烘托三燕文化的氛围,已离任的朝阳市长张铁民亲自登门拜访金庸大师,金庸获知三燕都城遗址重见天日,异常欣慰,即兴命笔,不但题写了‘慕容街’街名,还为朝阳留下‘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的对联墨宝。”朝阳学者周亚利回忆说,金庸此举为龙城三燕再添光彩,并传为佳话。
2017年上半年,慕容后人、北燕冯氏后人纷纷回辽祭祖,2017年成了“三燕后人回归年”。在回归的三燕后人眼中,历经千年风雨的古都龙城,正辉闪着经久的光阴魅力,抒怀着动人的岁月深情。
(作者系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