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编校的火眼金睛(之六)
文化信使/王中原 编辑/赵盼
王中原 摄
“之五”谈到了编校者的古诗文修养,本篇简单谈谈近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区别于“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是诗的高峰,涌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数不胜数的诗人,后世诗人很难比肩。千多年来,许多人望而却步,许多人知难而进。毛泽东可谓异峰突起,但他不主张年轻人写近体诗。
现在,写近体诗的不乏其人。其中固然不乏佳作,但问题也不少。比如“七言律诗”,由“七言”“律”“诗”几个语言单位组成。编辑经常接到一些标注“七律”的诗,诗味浓淡暂且不说,只见七言不见律,不讲平仄,不讲对仗,不懂对、替、黏,不懂韵部和新声旧声,不忌尾三平,或只顾平仄不顾其他,怎么就叫七律呢?你说他不合律,他强调内容好,把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
比喻总是跛足的,我还是打个比方。饺子由皮儿和馅儿组成,皮儿好比形式,馅儿好比内容,二者互相依存。再好的馅儿离开皮儿也不叫饺子。有皮儿有馅儿的未必是饺子,但饺子必须有馅儿有皮儿,皮儿与馅儿完美统一。
有的编辑对近体诗比较陌生,这不奇怪。接触常了,就会慢慢熟悉。即使不写,也要会欣赏鉴别。
我选的七律的样本是李商隐的《锦瑟》和毛泽东的《长征》,前者是仄起平收,后者是平起平收。“起”看首句第二字,“收”看首句末字。
我检测平仄的方法是“竖看一条线”,即只看全诗每句第二字的平仄。《锦瑟》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长征》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只要这条过关,想必其他应无问题。其次看对仗,查其颔联与颈联。七律熟悉了,五律、七绝、五绝将迎刃而解。
下面看同一人的三首诗:
七律•正月十五
云汉清高挂玉盘,
烟花彩练映尘寰。
阖家喜悦观灯火,
万户欣怡话过年。
着意春风拂嫩柳,
温和暖气送残寒。
今宵把酒邀明月,
天上人间共此欢!
故乡朝阳
生养恩深爹与娘,
情缘今世恋朝阳。
初看龙鸟腾飞起,
再嗅花开冉冉香。
都盛三燕昭万古,
红山文化筑辉煌。
我心眷眷孰能悔,
梦绕魂牵是故乡。
早春
初暖残寒暂未消,
娥黄淡绿上丝条。
嫩芽破土翛然动,
更放红梅胜杏桃。
和煦春风拂沃野,
阳光明媚照云霄。
呢喃舍后飞新燕,
双鹊登枝喜筑巢。
查平仄,三首诗都没问题(第二首的“看”可视为平声)。查对仗,第一首差强人意,第二、第三两首都有问题。虽然作者投稿时标的都是七律,编辑在刊出时,只在第一首标了七律,这种做法是谨慎的。(至于用韵,权且依照普通话读音。)
顺便说明,第三首的“娥黄”应改为“鹅黄”,第二首的“孰能悔”也值得推敲。这是我现在看到的情况,也许你再查时,已经改正了。电子版的这个特点,有长处,也有短处,姑且不论。
2018-03-21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