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辽宁省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有这样一支受人尊敬的队伍:他们脑里想的是农业,心里惦记的是农民,经常跑的地方是农村。为了更好地试验、示范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为了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为服务“三农”、繁荣经济、改善环境默默奉献着。
本网通过编发系列文章,旨在宣传当代农机干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赤子情怀,弘扬他们这种一心为民、扎实苦干的正能量,强力助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广泛应用。敬请各位网友关注并转发。
他们运用这项技术让土地更“年轻”
编辑/瑞雪
辽宁省朝阳县位于辽西丘陵山区,全县耕地面积132万亩。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的挤压,对有限土地的产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往掠夺式的农业生产,导致土地板结、环境污染、营养失衡、微生物匮乏等诸多问题。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推行了一系列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项目。其中,机械化深松技术的成功引进,让土地变得“年轻”而充满活力。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
以往的翻耕作业是将作物的秸秆根茬全部翻入地下,致使土地在休闲期,由于地表没有任何保护,表土很容易被风刮走。尤其是在干旱年份,大风过处,沙尘四起。表土是耕地中最肥沃的部分,表土的流失也意味着土壤肥力的流失。虽然靠增施化肥可以补充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但是无法补充土壤有机质,增施化肥的结果是耕地越种越板结,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沙尘暴越来越重。
翻耕的害处还在于破坏了土壤原有的结构。据专业人员介绍,地表层10公分的土壤中,有机质和各种养分丰富,在根系腐烂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在土壤中形成了团粒结构和孔隙,正是这些团粒和孔隙含住土壤中的水分,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翻耕后,这些熟化的土壤翻到土壤深层,同时也破坏了土壤中原有的团粒结构和孔隙,对作物成长起到了阻碍作用。不仅如此,翻耕还会形成坚硬的“犁底层”,这个“犁底层”不但阻隔了土壤水的通道,也严重影响着作物根系的发育。
与翻耕作业相比较,机械化深松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作用。
机械化深松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全方位深松用于全面松动土壤,间隔深松用于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间隔深松一般采用凿式深松铲,破碎犁底层效果好。
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一位技术人员告诉小编,深松作业对时间段的把握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一定要在田间土壤含水量合适的时候进行,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4%至20%为宜。朝阳地区春季常常干旱少雨,不适宜深松作业,一般在秋季进行深松为好,有利于蓄纳秋冬雨雪。深松周期一般在2至3年进行一次。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25至35cm。对于土壤比阻较大及犁底层较厚的地块,采用浅松铲与深松铲相结合的深松机进行复式深松作业,分层打破犁底层,以保持耕层土壤适宜的松紧度和创造合理的耕层。
总之,通过机械化深松,耕深一致,地表平整,深度与行距一致,深松后的裂沟合墒弥平,蓄水保墒。深松过的土地,结合免耕播种、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每亩可增产粮食65千克左右,每千克按1.20元计算,亩增收78元。
(本文资料由辽宁省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提供)
[责任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