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哥说农事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耕时代的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便是古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将一个太阳年进行周期划分,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本网文化信使史庆友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来,根据农时都要写一篇关于节气与说事的短文,本网现整理编发,以飨天下网友。
处暑时节的这些农事,你知道吗?
文化信使/史庆友(辽宁阜新) 编辑/繁花似锦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表示炎热暑期即将过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暑气至此而止矣。
高粱红了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它与大暑、小暑以及大寒、小寒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程度的节气,处暑被认为是天气由热到冷的转折点。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22℃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鸡肥了
真正意义上的秋凉还没到,处暑后白天热,早晚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很多人会有疲劳感,这叫“秋乏”,与春季气候变化会发生春困一样,合理调节饮食可以有效缓解。
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述“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雨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当务农事。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夜温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农田连夜变”之说,还有“处暑不拿头,割了喂老牛”及“处暑动刀镰”的农谚。原因很简单,过了处暑,我们地区还有40天左右的无霜期,如果农作物处暑还没出头,就不会在之后40天的时间内完成开花、结果和成熟。出头前农作物体内糖的含量比较高,如果割下用来喂牛是优质饲料。如果量大,做成青贮可是冬季家畜难得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而“处暑动刀镰”是指此时部分早熟农作物如糜子、黍子、白米谷子、虹小豆、绿豆等已经成熟,可以收割。处暑时节,还是收割牧草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在我们地区提倡封山禁牧,适时收割牧草对草食家畜安全越冬显得更重要。
此外,有条件还应通过根处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物籽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农作物此时生长旺盛,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有条件应该浇灌。“处暑雨如金”,一点也不夸张。
根据历年统计,处暑期间,我所在的城市都将经历一段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因此,要未雨绸缪,预防“秋老虎”,如遇持续高温,各地应采取措施,防止田间作物水分过分蒸发,果园应铺草抗旱。当前,梨树正处于果实膨大期,干旱易造成果形偏小,应注意抗旱与施肥结合,以获取高品质的果实。同时,应结合中耕除草、灌水抗旱,施以农家肥,促进生长。
黍子熟了
另外,高温干旱加上多雷阵雨,极易诱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此要加强田间病虫害的监测,选用对口农药,科学防治。8月午后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要注意减少暴雨、大风、冰雹对农事活动、生产设施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注意保持排水沟渠畅通,暴雨过后及时排除农田积水。8月份正是秋菜生长的重要时期,根据本月气温高的特点,要重点抓好秋菜的田间管理,果树要抓紧修剪、嫁接和根外追肥。暖棚要抓紧播种、育苗,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增施微肥,可提高产量和质量。科学浇水,最好早晚浇灌,采用遮阳网覆盖的幼苗,一定要结合天气情况,日揭夜盖。
处暑时节正是秋季家畜防疫的紧要关头,刻不容缓。东北地区这段时间让疫情闹得人心惶惶,好多疫情只有靠防疫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处暑时节的养生应本着激发人体的自愈平衡力,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拥有更健康的体魄为主。处暑时节,秋意越来越明显,可以通过精神调养:宜安静性情。
(本文图片由史庆友拍摄)
[责任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