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是儿童教育的有效形式
——读儿童文学作家周莲珊主编的“冰心奖获奖佳作丛书”之《永远的藏羚羊》小议
文化信使/王庆民 编辑/昕晨
读了儿童文学创作有杰出贡献的作家周莲珊主编的新作《冰心奖获奖佳作丛书·永远的藏羚羊》后,深有感触。儿童文学以不同阶段的儿童为对象,以“适应儿童快乐阅读、帮助儿童快乐成长”为目的,实在体现出一个作家不忘使命的担当精神。
每个历史变革的阶段,各种思潮涌现,十分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从源头上打好意识形态的基础,关乎成长,关乎未来,关乎国家民族命运。
对下一代的教育,从古到今都是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研究的问题。我个人体会,浸润,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要比条文、口号、说教有更大的实际作用。因为命令式的依从,没有心悦诚服;而思想理念的浸润,往往融入自觉,形成意识观念,铸成人生的信念,这才是成功的动力。
周莲珊的《永远的藏羚羊》一书,就有浸润意义。全集10篇作品浸润着对大自然的爱、生物的爱、祖国的爱、同学的爱,体现了对不同领域的猎奇求知,表现出求生道路的艰难曲折,从天真中透视,产生影响,让孩子懂得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王庆民 供图
可以说人类进入逐步主宰自然的阶段,既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也应感到对自然的破坏。因而,在人类已经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为选择很大程度上已经代替了‘自然选择’的时候,理智,是十分必要的。短视,为一时的一己之利,淆乱乾坤,是可怕的。周莲珊小说浸润的思想意识正体现了这一重大问题。以小说的形式,进行明确的导向,对少年的成长作用显然是巨大的。
《永远的藏羚羊》《一只叫嘎色的藏北狼》《鸟岛雁王》也是这部集子的主要篇章。我想孩子们一读,就会融入其中。“七月的藏北高原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藏北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它们仿佛千军万马,从草原奔驰而过”“藏北荒原上的雪狼,已经从遥远的天际寻踪而来”“乌云滚滚地向豹子峡压来,天地间顷刻融为一体”,读着这自然通俗的语句,伟大祖国疆域的广阔,物种繁多,种群生存的繁衍竞争,怎能不叩击幼稚纯真的心。
对藏北狼生活习性的描述,体现出生物群体的团队精神。公狼嘎色流浪后“生存的希望非常渺茫”,面对生的艰难,嘎色独闯天下。嘎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时,它几天吃不到一口食物,它常常饿得眼前冒出一片片的金花儿。”可它流浪,穿过冰山雪谷,寻找食物,有时仓皇逃命,终于成为一只强悍的头狼。
对斑头雁觅食孵化繁衍的叙述,惊心动魄。可它们也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群体。孱弱的种群,面对强势的天敌,在竞争中存留发展,本身就演绎着生存精神的伟大。儿童虽没有主观的观照理念,但每一个孩子都会在身边人事物中的实际观照中模仿参照,以致定型。
友爱无畏,坚强生存,是生物的共性。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是生物的本能。从《恐龙时代历险记》《会唱歌的楼梯》等更可以体现这一主旨意识。但个性追求、天真特点、聪明机警的天赋,刻画地更为突出。
在人物的刻画中借助衬托的手法,可以引发思考。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心头一亮,可令读者神思飞越;黯淡之时,可令读者深思熟虑;宕开一笔,展示新的时空;铺陈渲染,感受风霜雨雪。“阳光照在湖面上,泛起层层粼光。”明媚!“后半夜高原的天空,沐浴在清冷的蓝色月光下。”暗淡!“左边是湛蓝的天空,蓝得那样纯净,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一轮金色的太阳在不远的地方照耀着,散发着温暖但不刺眼的金色光芒;右边是深蓝的夜空,蓝得如此深沉,千万颗耀眼的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一轮即将圆满的月亮把一缕缕银色的光束洒向大地。”奇妙!阅读这样的文字,沉浸其中,语流、意念的潜滋暗长,长期的感觉融入,会收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
多看书,对于做人的关系已经浸透不少了,再仅就作文引述一下名家的话。据说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送青少年一句话:“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我们一起读书吧!以身示范,从不合适的沉浸里挣脱,面前是光彩的世界。
眼前和长远,看到的功利得失,左右着人们的行动。只顾眼前,一叶障目的悲哀叹息,只是“老大徒伤悲”!填饱肚子的基本需求已经解决,不把握或者说不引导孩子把握多看书的机遇,我结合实际说一句体会:真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