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了,这些农业方面的知识你掌握了吗?(史庆友)

摘要: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22日,农历五月中旬。

史大哥说农事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耕时代的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便是古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将一个太阳年进行周期划分,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本网文化信使史庆友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来,根据农时都要写一篇关于节气与说事的短文,本网现整理编发,以飨天下网友。

夏至到了,这些农业方面的知识你掌握了吗?

文化信使/史庆友(辽宁阜新) 编辑/昕晨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22日,农历五月中旬。

  据记载,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自古就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按理论上讲,夏至的白昼约是15小时,到秋分昼夜平分,90天内短3个小时,每天大约短2分钟。

  虽然夏至这天白昼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的头伏天从7月17日开始。等到三伏天时,天气才是最热的。

  过了夏至,花生进入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一定要记住:花前不趟,花后不铲,严格控制田间杂草。还要注意防治花生蚜虫。可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一喷壶可防治4到5亩地。同时,应该适当添加“一滴丰”、“滴滴丰”等叶面肥,增加微量元素的供给。

  在我们地区,每年的6月25日是防治玉米螟(俗称:秸秆虫)的最佳时期。玉米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看不见的哑巴灾”,平时没什么表现,一到秋天,玉米螟幼虫生长,会造成大面积的玉米折断,影响产量。防治方法:一斤辛硫磷,加80份细沙,搅拌均匀,灌心,可防治2到3亩地。

  夏至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此时节,天气持续高温、高湿,容易使人晒伤、中暑。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应尽量采取防护措施。此时又是瓜类上市的高峰期,人们可以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苦瓜等清热消暑的佳品。同时,还要充分饮用凉开水,并加少量盐。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食用海带、豆制品等含钾的食物等等。

  介绍几条关于夏至的农谚:

夏至三庚入头伏。

夏至(白)天最长,大暑天最热。

冬有冬九九,夏有夏九九,冬九九冬至起,夏九九夏至始。

夏至追肥在雨前,一宿就能长一拳。

夏至雨来临,一点值千金。

夏至水满塘,秋季粮满仓。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本文图片均由史庆友拍摄)

小链接

  史庆友,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政府退休公务员,朝阳农学院毕业,省、市、县三级作家协会会员;市、县诗词学会会员,高级畜牧师。多年坚持写作,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内涵。有作品发表于《辽宁日报》等媒体。出版了散文集《心语》《心曲》。分别获蒙古贞文学奖、阜新文学奖。摄影作品《村头》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摄影展中荣获一等奖。在网络上发表作品200万字,多次参加网络征文并获奖。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