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谚语,还暗含着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时春华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谚语中提到的这种植物,是一种非常普通又非常奇特的植物——白蒿。每当春风吹来,万物复苏,大地上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农村的原野上,那一片片碧绿的颜色非常惹眼,但有一种颜色,却默默无闻不去在春光中争宠和炫耀,那就是白蒿的颜色,那种极不起眼的灰白色。如果把春天比作一场化装舞会,白蒿就是这场舞会中的丑小鸭。
田间、地头,向阳的沟坡上,白蒿几乎随处可见,一条根上衍生出很多分支,说是分支,也只是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全身覆盖着白色绒毛,用手动动,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看似普通的白蒿,有两个好听的名字。早春三月,它叫茵陈,味道清苦,是一种药材,清热降脂,利尿护肝,抑制真菌,是治疗黄疸的最有效的药物,作用可是不容小觑的;四月的时候,茵陈渐渐长大,学名白蒿,这时候,它的清苦味渐淡,清香味更浓,是老百姓餐桌上很好的食材。人们采来白蒿,洗净,用开水微烫,做菜团;和玉米面混合加点盐贴饽饽,做窝头,也可以做馅包饺子,也可以炸了蘸酱、凉拌,做粥,还可以阴干了当茶喝……不论哪种吃法,味道都相当不错。母亲说,在挨饿的年代,这小白蒿可是救命的菜呢,最起码吃起来比树叶强,能让胃舒服,还可以治病。
有人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茵陈的特性——朝三暮四,我觉得这个词用得不妥,后来查资料才得知,不是人们贬斥茵陈,而是取这个成语里的“三”和“四”来让人们记住茵陈的用途,知晓这句谚语的来历。原来传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病四起。华佗收治了一位“瘟黄病”病人,尽心调治了月余,也不见好,华佗只好让她回家准备后事。没想到没想到一年之后,华佗又碰见了她,见她的病全好了,感觉到很奇怪。于是华佗就问她的病是谁治好的,这位女病人告诉华佗,她见华佗都没有办法了,就上山采野蒿当饭吃。华佗历经一两年的观察、实验、走访,华佗终于发现暗绿发灰的灰蒿,在清明前后二三月天气生发到三寸长短时采摘才有效,四月以后药力渐弱,仅能清退虚热,截疟凉血,但可以当做食物来食用有益无害,等到五六月长成大的植株 就只能作为灶膛之物了。为了让老百姓们都知道并且都能记住这个特殊的现象,华佗就编了一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流传于后世。其实在五六月份,这长高的蒿子不仅仅是当柴烧,它还有一个更大的用处,就是拔下来在太阳下暴晒半日,半干不干的,晚上把它覆盖在燃起的旺火上熏蚊子,烟气浓,效果好。
说来可笑,小时候我只晓得那小白蒿小兔爱吃,大人们用白蒿做的食物我一口都不曾尝过,那时候,我猜想,可能家里粮食不够,大人为了省点粮食故意这么吃吧,那香香的样子也一定是装出来的。前年,我出去踏青的时候,看到的新生植物只有小白蒿最多,也最旺盛,我采了一些,回来做了菜团子,美味得很,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山村的土地上,还有这么叫人吃过就念念不忘的东西,重要的一点是,它连个本钱都没有。今年春天,白蒿的饺子我也吃上了,现在想想还回味无穷呢。
三月、四月、五月,短短的三个月,这乳名叫茵陈,学名叫白蒿的小植物就完成了一生的蜕变,我忽然感觉时光匆匆,人生易老。“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一句谚语,它暗含着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时光匆匆去,万事须珍惜。清誉留世间,何惜付一炬。
(本文原载于2018年06月26日好名声网<先进文化><文化现象>栏目,转载时略有改动,原标题:《三月茵陈四月蒿》)
[责任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