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园撷趣(之五)
文化信使/王中原 编辑/赵盼
初东丽 摄
09 文人与驴
与驴关系最可道者莫过于柳宗元。柳氏写了《三戒》,内中《黔之驴》最有名。
中学课本上的《黔之驴》可以说是没尾巴的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的尾巴是: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用白话说,大致意思是:
哎呀!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宏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虽然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 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再参考《三戒》的序,也许更能理解柳氏《黔之驴》的寓意。
孙良 摄
序中说:“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拙文既是“撷趣”,就不作学术考辨,随便聊聊而已。
驴的悲剧,在于去了不该去的陌生地方。或许受了蛊惑,稀里糊涂上了命运之舟;或许受了绑架,身不由己上了贼船。好事者有始无终,不能将驴推向当地市场,而放之山下,进入了老虎的一亩三分地。森林法则是弱肉强食,草食动物遭遇肉食动物,只能充当美餐。戴着眼罩拉磨是驴的宿命,绝对不会被虎吃掉。
好事者引驴入黔,做了赔本的买卖;驴子误入黔地,至则无可用,葬身虎口。
不管咋说,《黔之驴》这个虚构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驴的知名度,这是文学的力量。后世多少想出名的人偏偏遇不到柳宗元这样有才的人,只好处心积虑花样翻新地在网上自晒糗事。
2018-08-24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