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欢迎争鸣
如此陪读
文化信使/张俊清 编辑/繁花似锦
有一种现象,似乎也是一种社会时尚在山城悄然升起——孩子考入城市高中了,家长由于种种担心和不放心,就立马执意要尾随孩子进城,做心安理得后的心甘情愿的陪读。
从情理上讲,做父母的,这种疼爱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非陪读而不能为吗?就单一地或一味地进城“陪”孩子这一点上,笔者与其他父母在观点和做法不会苟同,甚至是不赞同的。
陪读,从广义上讲,就是家长从生活到学习,全程参与孩子读书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就是家长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从定义上可知,践行它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陪”和“读”,这是它的属性、实质和定位。二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否则,“陪读”就不叫“陪读”。
客观地讲,孩子进幼儿园和上小学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与成长阶段,其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安全意识、辨别是非能力等都处于朦胧状态,即:缺少,不具备或完全不具有。所以,家长陪护和陪读是十分必要的。对负责任的家长来说,与孩子“形影不离”是必须的——陪读书,陪上下学、陪玩,陪写作业,甚至陪吃陪喝等。
孩子渐渐长大了,进了初中,各方面能力都在长进,所以,这种“陪力”就会减少。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独立能力等正在长成,所以,他们一方面努力挣脱家长的监护,另一方面也在力图奔向自己独立和自由的属地。而这些,也正是每个家长经过艰辛与大爱的培育后所希望的和所要看到的。然而此时他们必定还是处在青春萌动期,很多地方还不成熟或处于初始阶段,所以,这一时期,家长对他们的监护、陪读还是有必要的。换句话说,还不能够完全撒手。
进了高中,孩子已经长到了十五、六岁。确切地说,他们经过了9年的学校教育,并进入了青春期,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青年了。所以,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能力。他们已慢慢脱离自己的父母,正驾驭和放飞着自己的理想,载托着希望,奔向人生大梦的天空。
这时的家长,你为什么还不放心?还要紧紧地栓着他而不让他独立地去飞翔呢?你陪他,到底在做什么呢?他所学的文化知识,你会吗?你陪学得了吗?你所谓的陪读,不外乎就是给孩子做点可口的饭、洗洗衣服、头疼脑热给他找片药吃,再给他找个舒适的睡觉房间而已。你把这些就定义为陪读,其实是大错而特错!其一你把陪读的要义都理解错了;其二你的行为不对。就孩子和学校而言,你错就错在:一是你太不懂得孩子内心的世界,在“不放心”的天平上,用自己的心理来称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以此表白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实际上是自我良好、自我满足的心理坦露,是爱的比重失衡!孩子离家而想家,这很正常。人嘛,都这样,过一段时间,想家的危险期就会自然消失。他们会把自己迅速地融入新的集体中,开始了新的生活与学习,他们在心理上不需要家长这条无端的“尾巴”来盯梢。因为他们要在自己开辟的世界里,再靠自己的能力打造出一片新天地来。二是学校吃的不差,样式多多,有的甚至比家里的还好,准点准时。住的宿舍(有的学校是公寓)干干净净,冬暖夏凉,实行的都是准军事化管理,起居定时。老师,就如同他们的父母一样在时刻地照看着他们,守候着他们。一旦孩子身体稍有不适,他们会马上给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有的需送医院,他们会立即放下手上工作,护理亲送。做父母的,也不过如此吧。孩子想家了,学校有公用电话,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或家长来学校一趟,看看孩子)即可;孩子手头没钱了,托捎一下(或有很多渠道给孩子寄钱)也能办到。除此之外,你缠在孩子身边,还需要你做些什么呢?
不难计算,你在城里无所事事,单给孩子租房子,加上你本人的生活费用,仅此两项,一年就无端地、毫无意义地消费了2万元。这读书的成本也未免太大了吧!即便是家有钱或生活富裕,也没有这样花钱的。不但如此,更重要的是:陪读,它一度丧失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与生存的能力。因为你没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锻炼和养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意志及品质!这个是成本,算起来是巨大的,也十分可怕的。因为我们要培养孩子事事都“能”,决不是培养孩子事事都不“能”而成为废材。而这个废材的沃土,正是可爱的家长们在不放心、多劳心、杞人忧天中给予堆砌的!顺便说一下,孩子若真的有身体或心理疾病,家长陪是必须的。否则是多害而少利,或有害而无利。现在就陪个没完没了,那孩子上大学呢?去远处工作呢?你啥时候才能撒手?供孩子念书,就是为了让孩子远飞于你,实现自我。若你永远不放心,那你只能别供他念书,把他永远地牢牢地揽在自己身边才好。
我的两个女儿都是13岁开始在学校住宿,我们都没陪读。那时的农村学校条件的确差些:冬天冷,她们的手都冻坏了,睡觉时脸从来不敢露在外面,都得蒙在被子里;夏天蚊子多,咬得处处起包。老鼠光顾宿舍是常事,睡觉时还偶尔爬到身上,吓得我女儿大叫。吃的呢,菜几乎是顿顿萝卜、白菜、咸菜。用我大女儿的话说:“爸呀,妈呀,学校食堂那一大堆萝卜啥时候能吃完啊,打饱嗝都是萝卜味。”孩子也真想家呀,她们是苦啊,她们也哭啊,做父母的我们,哪有不心疼的,从心底里!但我们夫妻俩却安慰女儿说:“你们在学校读书,不是在遭罪,而是在用你们的青春、智慧和毅力去创造着你们未来的幸福。咱家虽不富裕,但能吃得上。人家的孩子是肉长的,你们也是;人家的孩子能顶住,你们也要顶住!”我的女儿,都听我们的话,在老师的栽培和自己的努力下,双双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后来各自拥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独立、自强,让她们开启了一条条奔向人生大美之航线!
我也真的看到了实在意义的陪读母亲。2014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一节以《同桌妈妈》为题,讲述了黑龙江省陶艳波为母大爱的故事。由于她儿子在一岁的时候,因一次发烧而导致耳膜出血,最终使他失去了听说功能。面对此景,陶艳波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惊人之举: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从此,她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陪伴在儿子身边。与儿子同桌,做学生,和儿子一起听课、学习,做儿子的老师、同学、向导和耳朵、嘴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拼搏,共同前进。12年艰辛的苦读,16年无私的陪伴,她儿子杨乃彬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组委会授予陶艳波的颁奖词是:“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父母们,面对今天的陪读,我思考了很多,也说了不少。养成教育,必须从小时候抓起。习惯养成,往往是启蒙于父母。父母,是人生第一任老师。给孩子养成啥习惯,就是啥习惯,会影响其一生。愿天下之父母,在刚萌生陪读这个初衷意念时,仔细地、认真地拿起真爱的天平,反复地掂量掂量吧……
[责任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