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梦里故乡(瞿军)

摘要:牛华,古称流花溪。遥想当年,清清的溪水从古老的小镇流过,两岸千树万树的桃花、梨花,随春风飘落,随流水而去,似一副春美图画,才得了流花溪的美名。

梦里故乡

文化信使/瞿军(四川) 编辑/昕晨

  牛华,古称流花溪。遥想当年,清清的溪水从古老的小镇流过,两岸千树万树的桃花、梨花,随春风飘落,随流水而去,似一副春美图画,才得了流花溪的美名。

  牛华,是岷江下游川南地区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也是我自幼生长的地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母从重庆水轮机厂,调迁到牛华镇唯一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四川亚西机器厂工作。小镇离名扬天下的乐山大佛仅约十公里路程,夸张点说是在乐山大佛脚下。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在乐山大佛脚下交汇后,从牛华镇经过。小镇不但山青水秀,而且人杰地灵,是我儿时成长游乐的天堂。难忘的那些盛夏酷暑,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每天下午都在河里摸鱼捉虾。戏水够了,便偷摘岸边生产队桃林的鲜桃,或扯一把带泥的花生,或钻进甘蔗林里偷吃甘蔗。小肚填得饱饱的,再顺着地垅爬出来,又一头扎进河里。直到夕阳西下,才拖着疲乏的小身子,在母亲的唤归声中,偷偷溜进家门,躲避父亲的一顿暴打。

  丰富多彩的儿时生活,还有更多的乐趣。那时候玩法也多。用蜘蛛网混上唾沫做成胶泥,粘知了,粘蜻蜓;用自制的弹弓,打麻雀、白头翁和胡豆雀。白天爬树上掏鸟蛋,傍晚到桔林、柳树下抓刚脱壳的知了幼虫,晚上再同一群小伙伴跑猫猫。直到精疲力尽,才回到时常停电的家中,在父母的喝斥声中草草地洗洗脸,洗洗脚,上床做起甜蜜的梦。那时的童年,没有上不完的自习课,也没有做不完的课外作业,当然也没有电脑、电子游戏、变形金刚,也没有电视,自行车便是家里的奢侈品。我们的玩具,就是自制的弹弓、水枪、地古牛(砣螺)。童年,便在这无忧无虑中度过。

  牛华是典型的川南特色小镇。镇上,一共有九条弯弯曲曲的小街,有些小街一直沿用传统的青石板铺成。窄窄的小街两旁,是连排的木结构老房。临街大多是用做了门面,后屋住人,再后面便是随便栽了些花花草草和小葱白菜的后院。小镇有许多有名的传统小吃:油炸粑、叶耳粑、蒸笼牛肉、蒸笼肥肠、豆腐脑、猪血旺、发糕……其中,蒸笼牛肉是我的最爱,从小到大一直喜欢。后来,我离开家乡远行,每年春节回乡与家人团聚时,再怎么忙,也要抽时间到镇上最有名的黄婆婆小铺里,叫上一盘麻麻辣辣的蒸笼牛肉,饱一饱口福。

  小镇还有另外一个特色,一直保留至今,那就是小镇的盖碗茶。

  小镇的盖碗茶七十年代时,大约是五毛钱一碗,不论花茶、绿茶。之后这几十年,茶价涨了一些,也只卖到两元、三元钱一碗。卖茶的风格却依然没变,大多是老街上临街的铺面,便是一家小茶馆。屋里摆不下,就沿街摇开。从早上六时左右开始,一些老茶客便来泡上一碗早茶,待有缘的朋友到来,争相开对方的茶钱,边喝边开始摆龙门阵,从古到今,家事国事天下事,随便扯。有些人,一碗早茶可以喝到中午,早餐就近喊来一笼肉包子就可解决。其间,一次又一次,已记不清喊茶老板续了多少回水,茶叶都喝得寡淡无味了,茶老板也不会生气,喝茶人也依然兴致勃勃,高谈阔论。要的就是那人气,那种氛围。

  许多年过去了,小镇上曾经住过的老屋,曾经爬过无数次的小山包,曾经嘻戏玩耍过的小溪,曾经充满诱惑的桔树林,都一直深深留在脑海中。

  自幼生长在小镇,有太多太多的人,也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一直萦绕在我这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梦里都是那些人、那些事;梦里都是掠过家乡田野的清风和那满山的花香。

小链接

  瞿军,居四川绵阳。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四十年读书不辍,坚持笔耕,发表小说、散文及诗歌作品百余篇。作品散见于国内各地刊物。著有散文集《心灵的旅行》、小说集《桥头堡》。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