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铃声(陈桂利)

摘要:我读小学时,学校很穷,没有电铃,都是手摇的铜铃。

铃声

文/陈桂利(葫芦岛)  编辑/明月

  我读小学时,学校很穷,没有电铃,都是手摇的铜铃。

  铃铃铃……

  清脆悦耳的铃声回响在我的耳畔,眼前又浮现出那位鬓发斑白的打铃人的身影。

  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我们都叫她田奶奶。

  田奶奶在我们学校负责收发、打铃、生炉子热饭盒。

  我们那个小学校,条件简陋,没有电铃,只能手摇铃。

  这个工作听说她已干了十多年,为一批又一批孩子摇铃,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十几年前,她身边唯一的孩子,在上学的路上死于车祸。她从极度的悲伤中振作起来,把对儿子的慈母之爱,全都倾注到学生身上。

  她把儿子手中握着的钢笔珍藏着,申请转到我们学校工作。

  每当提起这件事,她总是摘下别在前襟上的钢笔,对我们说:“我就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心盼着你们好好学本事……”

  每天,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她手中的铃声报道着新的一天开始。

  冬日,她早早为我们十几个班生好炉子,夏天,她满满地为我们打上一缸水。

  有一回,我不小心把饭盒弄洒了,她把自己的午饭给我吃,我的衣服坏了,她戴上花镜,慈母般地为我缝缝补补。

  夏季的一天,正上着课,哗哗的雨声中,我们听到了铃声。我们回头望去,只见风雨中,田奶奶打着伞,摇着铃……

  无情的雨水泼在她的裤子上和鞋上,只见她蹒跚地向我们教室走来,我偷偷地偏过头,向她投去感激的目光,她微微地点着头,脸上挂着笑容。

  在一个秋风肆虐的早上,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悄声告诉我们:“昨晚田奶奶病了……”

  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我们几个素常被称作田奶奶的小帮手的同学冲出了教室。

  果然,收发室里没有她的身影。桌子上,只有跟她朝夕相处的手铃在那熠熠发光。

  “来了!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只见小道的拐弯处,摇摇晃晃地走来一个人,那胖胖的身影。

  “是她!田奶奶!”

  我们扑上去,见她拄着拐杖,苍白的脸上仍挂着笑容。

  “晚了,晚了吧?”她急切地扑向收发室的玻璃,向里望去,“啊,还有五分钟。”她这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上课了,孩子们!”

  不一会儿,见她拄着拐杖,在操场上走着,摇着,清脆的铃声回荡在早晨的校园里……

  后来,手摇的铜铃,换成电铃。

  可是,每当铃声响起,就像看到了那慈母的、鬓发斑白的、前襟上别着钢笔的打铃人的身影。

  长鸣的铃声,是促我进取的信号,亲切的铃声,恰似慈母般的句句叮咛……

  很多年过去了,田奶奶走了,她走得很远很远。可在我心里,她始终离我最近。

  尤其她摇的铃声,总是在我耳边回荡。

  铃声,清脆悦耳的铃声!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链接

  陈桂利,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作家协会会员,以创作散文、故事、传说为主。部分作品在辽宁职工报和今日朝阳网发表。

  [责任编辑 昕晨]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