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玉米香,浓浓儿时情
文化信使/杨金霞 编辑/繁花似锦
前天晚上,老家的两个嫂子给我们拿来了很多玉米。这些颗粒饱满的玉米,满屋子香味,我垂涎欲滴,拿起来就啃,完全不顾淑女形象。当我啃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吃玉米的事情,赶紧拍照,随即思绪飘回到童年。
小时候,家里地特别少,指望着秋天打粮食卖了供我们姐仨读书呢,所以很少这样奢侈地吃一顿烀玉米。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玉米,我们也不免央求妈妈给我们也烀点解解馋,可是她却很少满足我们的要求。只有到了秋天掰玉米的时候,霜已经把玉米秸冻死了,玉米不可能再继续成熟了。有个别矮小的玉米秸,它上面结的玉米还是“一包汤”呢,不能放在大堆里卖,我们就挑出来攒在一起,掰完一块地的时候有十根二十根的,妈妈放在大锅里给我们烀着吃。
我当时傻得很,就盼望能多点这样不熟的,我们就能多吃几顿。每当我们姐仨吃得津津有味时,爸妈虽然不说话,看出来他们对年景的担忧,这些玉米如果都成熟了,是不是能卖钱给我们换几个本子呢?我们狼吞虎咽啃完一顿之后,就开始把玉米粒一点点搓下来,放在衣兜里,在外面和小伙伴玩的时候当零食吃,因为那时根本买不起零食。有时候也会把玉米粒晒干了,冬天的时候放在高粱米饭里,增添一种特殊的味道。
那时候,我们的玉米是主食,一天三顿饭至少两顿是玉米面饽饽,偶尔一顿小米饭或者高粱米饭算是细粮了,至于大米和白面,只有来客人了才有机会吃一顿。妈妈做玉米面饽饽的手艺特别棒,她长期用一个盆发面,总是在盆底留点面引子,所以省去了买小苏打的钱。面发好了用勺子往锅边一贴,一勺一个,锅底下炖菜,也是自己家产的白菜、土豆、大萝卜之类的,当然很少有肉,放点荤油而已。我们姐仨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个个长得也不矬不矮,应该是不挑食的缘故吧。我初三的时候,晚上学校组织补课,让我免费住宿,免费听课,可是吃饭得花钱啊,别的同学用自己家的高粱米或者小米换饭票去食堂吃细粮。我没有去食堂,因为离家近,早上和晚上可以回家吃饭,中午为了好好休息一下,我把早上在家里带来的玉米面饽饽和咸菜疙瘩拿出来将就一口,当然是别的同学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自己偷偷地吃。我不觉得低人一等,而是用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特殊照顾。前几天加了我上学时教导处主任为好友,我问他还记得我吧,他说不会忘,当时学校一直把我们姐仨当别人学习的榜样,而且四元钱的《补课证》都是他亲自印出来免费给我的。我们姐仨能有今天,真是靠大家的帮助,所以,我们永远做感恩之人。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玉米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主食了,而是在大鱼大肉、大米白面吃腻之余,改善一下口味儿。所以,现在大街上卖熟玉米的人非常多,而且销量也不错,一根玉米一元多钱呢,很多人早上拿来两大袋子,早市结束时销售一空,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玉米卖完之后,地里还可以接着种白菜,这叫“两季”收成。
小小的玉米,由30多年前的角色摇身一变,走上了新的历史舞台,外表没有变,味道没有变,变的是它们在人们眼中的价值。面对这金黄色的玉米,儿时的记忆越来越清晰……
(本文图片均由杨金霞拍摄)
[责任编辑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