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高手:他让凡草变瑰宝!
——记辽宁朝阳民间艺人张全宏和他的麦秸秆画
文图/段洪恩 编辑/赵盼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果实是人类的主食之一,而麦秸却因缺乏韧性,燃烧差且发热量低,只能用于和泥制作土坯、抹土墙面和做屋顶的筋料,或者做家畜垫草、包装填料等,其用途很有限。尤其是在北方,多数麦秸被农民扔在路边空地上,任其腐烂风干。然而,有一个叫张全宏的人,却让这种不起眼儿的废弃物变成了身价百倍的工艺品,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在河北、河南一带,麦秸画早已有之,但是辽宁朝阳乃至全辽宁省,据行内人士讲,张全宏可谓是第一人。张全宏是朝阳市北票人,1985年通过地方招干考入北票市工商局,麦秸画和他的职业无关,但张全宏从小就对工艺品有着特殊的爱好。爷爷用野麦秆制作的小动物、小饰件等工艺品,别的孩子都是玩过便顺手扔掉了,他不但爱不释手,而且还小心地保存起来。如今几十年过去,还有2件爷爷的作品被他保存下来,不时拿出来欣赏,可见他对爷爷的感情之深和对工艺品的痴迷程度。
2004年,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提前退休,但身体闲了下来,心却闲不下来,总想琢磨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打发寂寞的时光。一次,在电视上他看到河南有人根据古墓葬出土的麦秸画残骸制作出风格独特的麦秸画,很受启发,但那个画没有颜色,显得有些单调。他就想,如果染上颜色,麦秸画不就更加好看了吗?由此,他萌生了自己制作麦秸画的念头。用他自己的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让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后终于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他开始制作麦秸画,先要过选料这一关。虽然原料遍地都是,但不是拿过来就能用,成熟度低的发脆、发青的不能用,成熟度高的质地粗糙柔韧度差的也不能用,只有成熟度合适、光泽好、没有经过雨淋的才是最佳的。他亲自到麦地去一根一根地选,回家小心翼翼地裁短、剖开、压平、晾干,还要仔细挑选,剔除因为不小心操作失误造成的废品,才算完成原材料的筛选。
有了原材料,开始拼接——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根最粗的麦秸剖开还不到1厘米宽,要做大的花瓣或者人物身躯,需要许多块拼接在一起,拼接还要做得天衣无缝。为此,张全宏费了很大的功夫,夜以继日地在显微镜下一点点琢磨一点点实践,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终于获得了成功。拼接好的麦秸杆片其实也还算是原材料,离作画还有一段过程,张全宏不敢贸然下手,而是先去书店买来《素描入门勾图速成》等书籍,闭门钻研起来。然后,买了一堆葫芦,开始在葫芦上烙画,遇上识货的,也卖几个钱,余下的都送给了亲戚朋友。
一年后,他以超乎常人的速度,掌握了作画的基本要领,才开始动手做画。最初的作品是粗糙的,但家人和朋友没有笑话他,而是鼓励他继续做下去,并且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出好的作品来。等作品做得有些模样的时候,又一道难题出现了,那就是染色。开始张全宏使用的是粉性染料,发现染上去遮盖了麦秸的本来面目,就又改用水性颜料,但水性染料出现了更大的问题,麦秸里含一种蜡质元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蜡质的元素,才使麦秆有了光泽,显得柔和细腻,但偏偏是这种蜡质元素,让各种颜料染上去都显得斑驳陆离深浅不一。张全宏不得不各处寻求解决办法。
一次,处于苦闷之中的他去大凌河边散心,看见有人在踢毽子,毽子上的羽毛五颜六色,他想羽毛和麦秸应该有相似之处,既然羽毛可以染色均匀,麦秸应该也可以啊。就赶紧去找一个学化工的同学请教,同学专门为他配制了化学制剂,让他掺入颜料里试试,一试效果真的不错。但是,这种化学制剂有一种很难闻的刺鼻气味,张全宏顶着刺鼻的药水味开始给麦秸片染色、剪裁、作画,但效果还是不理想。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张全宏遇到了一位农村老太太,说起染色的不容易,老太太为之感动,竟然毫不保留地把一个祖传的秘方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说是祖辈就靠这秘方为人染布,从来不掉色。两味普普通通的中药,熬好兑入颜料里,然后涂在麦秸片上,擦不掉洗不掉风吹日晒雨淋都没有问题,这让张全宏更加信心十足了。
但是,总想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他,总觉得五颜六色之外还应该有一种颜色更能显示出麦秸画的魅力,那就是烙色。为此,他又开始尝试着在麦秸上烙画,麦秸皮烙画不比其他的木板烙画和葫芦上烙画,轻了没有颜色,重了烙糊了就会前功尽弃。手、眼、意、念的配合要相当协调,稍有一点差池整个作品就要作废。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他使用烙铁的技术也习练得炉火纯青,一烙铁可以烙出深浅不一的几种颜色,花的蕊、树的纹、狗的毛、鱼的鳞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如此一来,他拓宽了作画的内容和领域,增加了作画技术的种类,也提高了麦秸画的品位,越来越受到各类人群的喜爱。
2年后,他的麦秸画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了。但是,张全宏并不满足于这点小小的成功,他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他觉得,任何一种艺术,都要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的优点,才能达到尽善尽美。他开始尝试研究烙画、剪纸、版画等相关艺术的创作方法及特点,力求把这些艺术的一些独到的手法借鉴过来,丰富自己的作品。于是,卖画的一点积蓄,他没有用到生活上,而且用在了外出学习上,几年来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不为游山玩水,为的是寻师访友,提升自己的艺术素质,靠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提升自己作品的层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真的做到了。
现在,他的一幅麦秸画最高可以卖到3600元人民币,最远卖到了海南,还有人陆续慕名而来,找他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制作麦秸画。张全宏艺高人胆大,只要客户有要求,他基本都能满足。如今,他的麦秸画制作工艺也从简单逐步走向复杂,采、选、煮、漂、染、刮、拼、烫、裁、贴等20几道工序,让原本普通的麦秸变得五颜六色,拼出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拼出的花朵鲜艳欲滴、活色生香,真的是杏花如雨,梨花似云;远山含翠,近水流金,在朝阳画界独树一帜,曾在《新华网》、今日朝阳网等媒体做过专题报道。
现在,张全宏已经在朝阳南塔的双塔区文化旅游市场有了一个70多平方米的创作室,有多幅作品被朝阳市民俗博物馆和非遗博物馆收藏,他还经常被邀请参加一些展览和社会活动。也因为独特的艺术专长被推选为双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小链接
段洪恩,辽宁省朝阳县机关退休干部。1954年生人。自幼爱好文学创作,但进步缓慢,多年来偶有曲艺作品、小小说、民间故事、电视剧(部分)散见于中国闪小说及省、市报刊及电视媒体。自2017年初任《朝阳历史文化研究》副主编。
好名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