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华古镇
文化信使/瞿军(四川) 编辑/昕晨
瞿军 摄
从绵阳出发,经江油,车行20多里,就到了重华古镇。一路上,犹如行走在一条绿色的长廊。这里的山是绿的,水是绿的,连扑面而来的清风似乎也是绿色的。吸一口沁入心脾的清新气息,是一种简直要把人醉倒的感觉。
这是一个安静、古朴的小镇。
在镇口,横跨那条无名小河上,有一座集桥、楼两种功用于一体的清代古建筑桥楼子。桥头处,立有石碑,记载着建桥历史,十几个白髯长衫的老者在桥上纳凉摆古。所谓桥楼子,就是风雨廊桥。虽是百年古建筑,经岁月洗礼,却依旧坚固结实。桥头耸立着两棵两、三人才能合抱的皂角树,枝叶繁茂,每年能结出许多果实,街坊、路人拾来洗头发,胜过任何品牌的洗发水、洗发露。此树种于何年,已无从考证,但那遮天蔽日的青枝绿叶却似一柄巨伞,护卫着木结构的桥楼子,造福于乡民。每一根古旧的桥柱,像一页泛黄书笺,记载着昨天的历史。小河从浓荫下汩汩流去,那哗哗的声音,也似乎在讲述岁月经久,发生在河畔的许多故事。
古镇上,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黄公祠。
据了解,黄公祠为旧时当地豪绅黄清源所建。整个黄公祠用大青砖、青瓦建成,十分坚固美观,已历时90余载。临街的正面大门用石拱修建,地基线由弧形和直线组合而成,进门是一口天井,两边是几间大耳房。对面拾级而上,又是一处自成一体的房屋。走进院内,迎面是高出院坝约一米的大房,左右两侧是一排厢房。所有的墙体用大青砖,屋顶用青瓦作脊,地坪用糯米煮熟后加石灰、三合泥调制而成,比现今的水泥地还结实耐用,光滑而平整。占地数千平方米的黄公祠整体讲究对称美,木结构的门、窗、柱上均带弧形拱并有彩色泥塑装饰其上,古朴而典雅。
近年来,江油市文管所等部门多次到重华检查黄公祠维护情况,要求当地政府要保护好具有观赏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黄公祠。
与黄公祠隔河相望,是一条长约500米的老街,依山傍水,街面宽约3——5米。赶场天,四乡百里的土特产齐聚,赶场的乡民熙熙攘攘,挤满了整个小街,也带动了小镇的繁荣。
我们到达古镇时,正值午间散场,腰包里揣着钞票的乡民,带着喜悦的心情,吆喝相识的老乡、朋友,随便择一家街边的小饭馆,点上几个菜,一壶老白干,放开胸胆,尽情畅饮。边喝边聊着乡间日常生活故事,谁家儿子读完博士,光宗耀祖;谁家又娶新媳妇……
此行,因为有朋友热情接待,要不然,真想一头扎进这乡间民风之中,尽兴喝到结束,领略一番“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古朴民俗。
据江油县志记载,当年的重华原属梓潼、剑阁、江油三县所辖,素有“三脚踏县”“旱码头”之称,十分繁华。于是,一些商业同行、同宗家庭为保护行业利益,祭祀神灵和祖宗,纷纷修建会馆和庙宇。比较有名且规模较大的有广东馆、南华馆、洪济宫、禹王宫、江西馆等。馆内、宫内还塑有菩萨、佛像供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并不时有戏班唱戏,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至今,仍有一些会馆、庙宇的建筑存在。
游罢古镇的老街,我们的视线又被古镇的新街所吸引。听朋友介绍,新建的迎宾街长500米,宽24米,全是由村民义务在一片荒河滩上开发出来的,没占国家一分耕地。街两旁整齐划一的190余户的两楼一底的仿古建筑,更是为古镇增添了亮色。附近乡镇远至几十多里外的山民,都看准了古镇发展的前景,纷纷来此买地修房造屋。在此情况下,古镇又重新开发了另一条龙井新街,也是统一的仿古建筑。
匆匆领略了古镇的乡风民俗,同行朋友纷纷感叹:新旧两街,交相辉映,古镇逢盛世,旧貌换新颜。
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