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圣水散心香
——2016年仲秋西北游记之十一
文化信使/刘国琳(辽宁大连) 编辑/繁花似锦
9月7日11点15分,我们进入天山天池景区。乘景区观光车溯流而行,路侧有河,清澈流泻,名三工河。老榆合抱,树皮皴裂,虬枝纵横,墨绿一方。牛羊横卧,倒嚼午休,零星几点毡房,牧民守望风景。车载广播说这是“左公柳”。
前入天然石门,两峰夹峙,一孔贯通,乃河道切割成峡谷,树木参天,谷长百余米,最窄处仅十来米,两侧岩壁斧劈刀削,石色赭暗,危危乎峻险如坠。石门内水漩路转,激流砸壁,浪花翻滚,声若雷鸣。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云。”
前路迂回,大小弯套路连天,路边野花艳艳,绿草青青,杂树夹迎,不觉眩晕。车爬上山顶,回首望,脚下路叫五十盘。第三盘的右下方,湖水从天池大坝西南渗漏下来,形成一条哈达似的瀑布注入潭中,叫“王母洗脚盆”, 文人称 “龙潭碧月”。池面状如满月,云杉环绕,水面蓝绿,环境清幽。
车到景区中转站,步行十来分钟,见顽石勒刻:天池。游客争相拍照留念,忘乎所以。
眼前的天池,亦称主湖。仰望天山群峰高耸如镜,长年积雪高插云天,好像集体起舞的维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色彩丰富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开屏的孔雀艳丽迷人。两艘画船,犁开一池碧水,载着游人离岸划向湖心。身后,舞动两条银练,翻卷温柔浪花。又好比少女玉手,翻动雪峰倒映,湖泊碧绿,云杉环簇的风光画片,让你站岸欣赏,让你个中陶醉,让你心田耕种不舍种子,成长一生不弃的梦境和情怀。
山舞银蛇,天山一绝。这里大小冰川8900多条,是新疆的“固体水库”。冰川在低山带融化为水后汇集成奔腾的河流,供给“坎儿井”的清澈纯洁,支持伊犁河、开都河、阿克苏河的精彩浪漫。
顺着博格达山东木栈道,贴着天池碧水,我们走进中山峡谷森林带内,眼前移步换景,让人物我两忘。天池如半弯月牙儿,被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铺锦,别有洞天。山形水画,又把天池装扮成头南身北的葫芦,南段三工河成了葫芦把儿,这葫芦宝镜谁用?传说是王母娘娘梳妆镜,名天镜,故景“天镜浮空”。
有女导游领游人进园,追着听:
“天池”名字怎么来的?公元1781年,这地方连续三年大旱。乌鲁木齐都统明亮上雪山寻水源,终于在这儿找到了湖泊,明亮领人凿成水渠后,立碑 “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才有“天池”名号。
天池海拔1900余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1500余米,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第四纪冰川运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
女导游说我们在湖北岸能看到天池三大景,南面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山顶终年积雪不化,称为“南山望雪”;西岸云杉延绵,浓荫遮日,叫“西山观松”……
天池古称瑶池,《史记》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唐太宗在这儿设立“瑶池都护府”。上世纪七十年代,郭沫若陪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句。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分五个游览区,每区八景,共四十景,我们匆促到过的景点不到五分之一。
这里有神话。比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天仙配》玉兔捣药》……还有诗歌,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返程回到乌鲁木齐,已是夕阳高挂。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责任编辑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