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做豆腐
文化信使/王庆民 编辑/昕晨
要过年了,无论如何也得做个豆腐!
在农家过年做豆腐,这曾经是大事!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这是乡俗。
六七十年代,做豆腐的基本材料——黄豆,非常缺。好的生产队每人能分到15斤酱豆,这豆是用来做酱的,要是都做豆腐吃了,或是有的人家赶上个长病生灾,把黄豆卖了,酱就做不上了。二十五做豆腐,也就成了空话。
做豆腐的工序挺复杂的。
首先破豆䜺儿,把豆子挑簸干净,用碾子破碎。放在水桶里泡上,约一个时辰不到,大致泡透。
然后拉磨,用烧热的水把石磨里外刷洗干净。要是赶上有风天,还要把磨道遮挡一下,不然尘土飞扬,做出来的豆腐也不干净。那时,每户人家基本都自己抱着磨杆磨。虽是寒冬腊月,只磨了1升半豆子,但也出了满头大汗。
熬豆腐汁子过包就更复杂了。要有“吊包杆子”,如果用手挤就得做“两锅熟”的。用两只手去揉热气腾腾的豆腐包,像揣面似的,把渣挤出来。又热又费劲,劲儿小些还烫手。
“一锅熟、两锅熟”两种做法并不相同。
一锅熟就是把“磨糊”倒到大锅里,加水调匀,调成稀粥状,烧火熬开熬透。熬时一定要注意,需要用瓢或水舀子不停地搅动、扬锅里的磨糊,不让它沸锅。一旦疏忽,锅就会忽地沸腾满地,豆腐吃不上不说,还烫了人。如果一冒泡,就以为开了,那是假开,并没有开透。开透了,用吊包杆子把豆腐包吊起来趁热过包、夹净。接着就“点”。
两锅熟便是一边拉着磨,一边烧锅开水,磨糊挑回来后,用开水搅匀,开始过包。过出豆腐渣后,把豆腐汁子舀回锅里,熬开透,就舀到缸里,趁热“点”。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点豆腐左手端个卤水碗儿,右手用长把勺搅动,看卤水下去,成“脑儿”的情况。卤水下多了,豆腐太老,特别硬;卤水点的太少,豆腐太嫩,炖不成块儿,夹不起来。甚至沾包,捡不成块儿。
20分钟左右开始压豆腐。不是豆腐坊的农家,也没有“池花子”、淌池、豆腐板儿这一系列的工具,就找个草筛子、笸箩之类,铺上豆腐包,把点完的“豆腐脑儿”舀进包里包上,先轻压,大部分浆水挤出去,随后紧包,包的要规整,再压上。压的东西,轻重要适当。再过20分钟,听到豆腐浆稀疏的滴答声便好了。打开包,找一个大些的盖帘儿,啪地一翻包,揭下包,拿起刀,打块儿。豆腐就做完了。
记得那时熬豆腐的锅底下煲出一层“豆腐嘎渣儿”,用铲子铲下来,攥出水分,即使已经糊了,可孩子们也吃得很有味儿。嗨!过年真有意思!
豆腐渣也绝舍不得扔,揣豆腐渣饽饽、炒“雪花菜”、掺到大酱里。那时,谁也不懂保健,能吃饱就满足了!
现在,豆腐坊用电磨甩渣,不用拉磨,也不用过包。只要熬开就行,当然熬法也多,用电的、用气的、还有用火的。一“点”一“压”,豆腐就做出来了。现代科技确实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力。
小链接
王庆民,蒙古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退休于朝阳师专,副高级职称。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楹联学会会员、朝阳市作协会员、朝阳市诗词学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爱好写作。有诗词、散文、小说、楹联、教学论文等发于《诗词》等各级报刊。曾被评为朝阳市优秀楹联家。有一些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