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芬芳唇齿间
——读高海涛散文《青花榆钱饭》
文化信使/贾忠武 编辑/繁花似锦
如果说世上还有耐得住咀嚼的东西,那一定是时间和乡愁。就像蓝色底子,点缀着白色的漆花,那一方青花布裹着飘香的榆钱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忆起那种滋味,找到一种归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那就该是高海涛的散文《青花榆钱饭》的感觉吧。
在辽西,有一些村子是以树木命名的,榆树林子,杨树湾子,柏杖子,槐树洞,枣山沟……辽西有很多的槐树、柳树和榆树,甚至有些树木,和故乡年纪一样大,它们就成了一种标志,一种仪式。《青花榆钱饭》,就是在辽西这块土地上生出的透着悠悠香味儿的淡淡乡愁。
乡愁不止是男人的下酒物,举杯邀明月,劝君更尽一杯酒,或是高海涛《青铜雨》里的蓑衣斗笠,以及浓烈辣味的烟丝。乡愁也是女人们的爱物,就像窈窕淑女,所谓伊人,以及戴望舒笔下的结着愁怨的丁香花一样的姑娘。高海涛的《青花榆钱饭》,是窈窕的瘦瘦的女性化的乡愁。
榆树永远是树木家族的富裕户,有着数不尽的铜钱一样的榆钱。年轻时,一定是像欧也妮·葛朗台的女儿一样漂亮善良的,为了爱毫不在意自己的一切。现在,更像老祖母一样疼爱着土地上的所有儿女。青花布,榆钱,都透露着女性的温馨。
表姑的青花布,包裹着榆钱鸡蛋。那是故乡土地上结出的仪式性的亲情,那是暖暖的幸福。亲情的维系,很大成程度上是女性的温馨奉献。小凤妈妈的青花布裹着榆钱,或许是简简单单的换了样式的食物,那是淳朴的辽西乡情。在辽西,一家的客人也是全村庄的客人,就像鲁迅笔下的鲁镇。小凤的青花布里裹着的是榆钱饽饽,那是纯洁的初恋。乡愁就在这样的仪式里芬芳着。
榆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食物。榆钱饽饽,榆钱布拉,疙瘩汤,格格豆,饸饹条……每一种食物都是忘不掉的滋味。有一种乡愁,叫忘不掉的饥饿。老榆树就像慈祥而坚韧的老祖母。榆钱面汤,盛在青花细瓷碗里,真有“玉碗盛来琥珀光”的感觉。那是一种幸福的乡愁意识。
榆树,生长在辽西,也生长在美利坚或是英格兰。乡愁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是想起故乡,就月是故乡明了。
高海涛的散文《青花榆钱饭》,泛着幽幽的乡愁,也芬芳着女性的味道。那是人类的老祖母留给世界最好的点心。
[责任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