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朝阳,有一种文化传承叫哈拉贵模式
策划/李景明 吴兴飞 文字/瑞雪 褚驹 摄影/王振勇 天河水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在广袤的辽西大地,这首人人耳熟能详的童谣,伴随着数代人成长,折射出普通百姓对于传统戏剧的痴迷与追捧。
2018年4月4日(农历二月十九),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清风岭镇哈拉贵村又迎来了异常热闹的一天。村部大院内外,人流如织,蹑踵侧肩,掎裳连襼。商贩的货摊见缝插针,吃的、喝的、用的、看的、玩的……五花八门。商贩的叫卖、客商的问答、孩子的笑闹、亲友的寒暄、激扬的音响……各种充满喜兴的声音飘在空中,向四周强力扩散着独属于这方天地的文化气息。
需要关注的是,这繁华且热闹的场景,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辽西乡村集市。熙来攘往的人流,不是前来赶集购物的,而是奔着哈拉贵村业余评剧团的演出来的。这一天,这个起于乡间、纯粹民办、乡土味儿十足的评剧团,分别在白天和夜晚上演两场经典戏目——《乾坤带》和《打金枝》。迄今为止,在这一天唱大戏的“老规矩”已延续了69年。
哈拉贵村评剧团成立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正是由于新中国的成立,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上的需求必然更强。在当时,想要表达欢快的心情,出口的便是跑梁子戏(俗称落子戏)。角色扮演,锣鼓伴奏,粉墨登场,一来二去,由农民自发组成的业余评剧团便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兄弟的文化生活,鼓舞了生产劳动的士气。由于戏剧内容坚持导人向善、传播正能量,自然大受百姓欢迎,逐渐成为乡村一景。
近年来,为确保这枝浸染着乡土气息的文化之花经久绽放,朝阳县文化局、文化馆先后派来10多位专业干部来剧团辅导排练,使原本处于业余水准的剧团逐步向专业水平靠近,也吸引了更多的戏剧爱好者向剧团靠拢。眼下,评剧团在册的文化志愿者共有10人。在动态变化中,演职人员一直保持30人左右,其中年龄最大的已超过80岁。
中共朝阳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该剧团发展,至今已协调和出资30多万元,集中用于剧团排练场所的修缮、音响设备和服装道具的购置等,给剧团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
剧团编排的节目,没有停留在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的简单层面,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有传统的戏剧也有新编的节目,因而深受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喜爱。尤其是年龄稍长一些的老戏迷,他们对戏曲的热爱可谓如醉如痴。台上的演员唱,台下的他们也跟着锣鼓的节奏摇头晃脑,模样相当可爱。农民演,农民看,那种亲切劲儿自不待言。
历经几代人的传承,这个业余评剧团能独立演出传统剧目近30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排练。农民兄弟想看了,立即鸣锣开场,拉开架式就唱。唱着唱着,这个长期秉持“服务惠民”宗旨的剧团,开始从本村向外乡“扩张”,每年演出上百场,足迹遍布辽西、河北、内蒙古等地,观众累计500多万人次,为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方针路线、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双服务先进单位”。 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辽宁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该剧团进行过报道。
剧团“元老”之一的范景龙老人,家住该村5组,18岁进入剧团,如今已是86岁高龄。谈起剧团,他神采奕奕,两眼放光。当着众人的面儿,他拿出珍藏的手抄剧本,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在舞台上曾饰演过的角色和演出的经历。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西厢记》《状元打更》《凤仪亭》《牧羊卷》《赵氏孤儿》等剧本中的好多唱词。举手投足,依然有一股子老演员的范儿。老人笑呵呵地告诉本网编辑:“等我九十岁的时候,我还要上台再演一出戏。”
范景龙老人向本网顾问介绍手抄剧本
或许是代代相传、耳濡目染的作用,让传统文化与故乡情怀在这里高度融合,逐渐衍生出一股令人敬佩的文化力量。在老一辈的传帮带下,该村相继涌现出一批意志坚定、才华横溢、甘于奉献的中青年人。
今年48岁的陈向梅,秉承了祖父陈义祥的教诲,14岁就进入评剧团学戏、唱戏。长大后,她在当地找对象成家,不管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有多大,一直没有放弃演出。4月4日演出当天,她的手指不慎划破,用胶布简单一缠,照样上台演戏。在该村,像她这样对演戏忠心耿耿的演员(文化志愿者)还有不少。
剧团司鼓孙贺江
演出现场,本网编辑遇见了一位时年32岁、名叫孙贺江的年轻人。春节过后,他去山东日照打工,薪酬标准较高。但为了不耽误4月4日的演出,他提前就和老板请假,3月底特意从山东赶回来,继续担任乐队的司鼓。据他讲述,同一时段从北京等地打工特意赶回来参演的小伙伴儿还有4位。值得夸赞的是,他们赶回来演出,不仅没有任何报酬,还要自己掏路费。当本网编辑问起为什么这样做时,孙贺江语气极为坚定地说:“必须回来!这不是钱的问题。”
此外,本网以前还推介过一位名叫许景礼的小伙子,他不仅创作了多部小品,还自己担任导演和演员,受到了当地父老乡亲的称赞。
哈拉贵评剧团现任团长赵娜
随着年轻一代的加盟,剧团的“香火”越燃越旺。其中,新任团长赵娜表现更加出色,已经成为该村“文化新生代”的主要代表。
赵娜在给自己父亲化妆
赵娜是个90后,长相俊俏,性格直爽,心态阳光。在同是戏迷的父母以及众多亲友的长期影响下,她继承了祖辈的文化基因,成为一棵传承评剧的好苗子。13岁的时候,便随父母进入剧团登台唱戏。经过几年的锤炼,在她22岁的时候,就从她大伯的手中接过了剧团团长的接力棒,成为剧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头雁。在她的带领下,剧团不单在戏目上有所创新,在吸纳新演员、培养新生代等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尝试。
赵娜坦言:剧团的老一辈演员,靠的是对戏剧的热爱和一腔激情。当今,鼓励年轻人进剧团,靠的却是感情。有一点不容置疑,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义务。赵娜表示,不管未来的路上有多少荆棘与坎坷,她和剧团成员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老演员传帮带+新演员(文化志愿者)勇于担当+有关部门鼎力支持+新的文化元素加速融合”的“哈拉贵文化传承模式”。1997年,哈拉贵村被朝阳市命名为“群众文化艺术(戏剧)活动基地”;2007年,哈拉贵村业余剧团获得辽宁省文化厅授予的“优秀农民文艺团队”称号。该剧团的精彩演出还登上了央视2018年春节戏曲晚会,给大东北的民间文化传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评价说:“哈拉贵村唱的戏,不仅强化了传统道德观念,还建构了让百姓认同的现代伦理道德观念。因为戏目的选择过程,就是择善的过程;看戏的过程,就是对真善美汲取的过程。”
[责任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