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师的“东北情结”(一)
金庸挥毫“辽土英雄录”
文化信使/张松(辽宁沈阳) 编辑/赵盼
前言
金庸先生挥别人寰,拨动了无数人泪雨潸然的岁月情思。湖北襄阳,午夜月悬,绕城红烛,祭奠金庸笔下鼓角争鸣的“襄阳岁月”;云南大理,苍山洱海,瑞雪初降,天怀一代大师跨越时空的“武侠江湖”。有谁知,金庸先生心中沉淀最厚的,竟是“东北情结”:慕容复、萧峰、张三丰……这些震古烁今的辽土英雄,不知寄托了他多少最美的人生理想,不知带走了他几多深情的光阴牵挂。大师侠客行,今日辽宁,理当发声!
金庸先生一生未到过东北、到过辽宁,但其脍炙人口的武侠名著,却大书特书起源白山黑水的东北王朝,浓墨重彩地渲染横空出世的辽土英豪:朝阳的慕容复、北票的萧峰、阜新的张三丰……连邱处机、尹志平这些非辽籍的历史名角,也多与今日辽宁有关,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英雄传奇!
爱恨交织 金庸挥之不去的“东北情结”
言及金庸大师的“东北情结”,起家辽宁朝阳的慕容后人很想向金庸先生当面求教,策划已近酝酿成熟,怎奈岁月无情,大师先行一步,有些问题,只能成为永无答案的历史之谜了。
2018年1月,慕容家族代表70余人回朝阳千年祭祖(资料片)
即便金庸先生在世,即便他愿意面对来自大东北的慕容、耶律、女真后人,他的内心恐怕也是矛盾的、纠结的、痛苦的。那些起家东北白山黑水,弯弓走马、影响深远的游牧、渔猎民族,究竟是乱世的胡虏,还是萧峰那般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或许,老先生自己也说不清。
金庸先生是南方浙江人,一生没来过东北,没见过这里广袤的草原,没见过这里无垠的森林,未吸过这里清冽的空气,但他的大量经典之作,《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碧血剑》等,却明确无误地写到东北,写到辽宁人!慕容燕、耶律辽、完颜金、女真清;慕容复兴燕、萧峰爱辽、郭靖抗金、杨过斗元、袁承志反清。
梳理、剖析这些作品背后的大师心曲,会发现,金庸先生对东北文化,既敬重又沉痛,他对大东北的“爱与不爱”,均与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文人情怀有关,无法直表,难以明说。
慕容燕国、耶律辽国,重汉臣、用文士、敬文明,于是,在他笔下便出现了悲情的慕容复、豪情的萧大侠;于是,便有了他“传奇慕容,华夏一脉”的深情题词。而在元代,“八娼九儒十丐”;金代,制造了文化北宋的“靖康之耻”;清代,雍正、乾隆数掀“文字狱”,如雍正年间,海宁查氏传到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因文字狱案,不准参加科举,这个“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簪缨世家惨遭重创,陷入低迷期。这些历史阴影,势必伤害了金庸的创作情感,难免影响了他对东北历史的客观书写。
其实,金代重视儒教,金朝皇帝的汉化程度很高。可是,杨过不认杨铁心,崇拜完颜洪烈,便是认贼作父,饱受诟病;成吉思汗雄才大略,开疆万里,临终之日,却被一介草民郭靖,进行最后的“人生观教育”。
金庸大师,是当世华族文人的翘楚,他对历史的态度,会影响金庸迷对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人物的感性认知。对此,金庸先生早有感悟,并力争修补。
例如,在《笑傲江湖》里,他把四川青城派掌门余沧海写得不堪入目,据传,青城道士曾结剑阵阻路,此事,金庸不愿提及;又如,在《神雕侠侣》中,金庸将大名鼎鼎、德望威隆的全真大师清和子尹志平写成与小龙女有染的龌龊之辈,全真门徒震怒,故而,在后来重修的新版《神雕侠侣》中,金庸将尹志平的名字易换为甄志丙……
金庸对自己作品最大的现实修补,是告知后人,传奇、英雄的慕容王族不是姑苏人,而是关外的辽西人,是燕都龙城人,他们不是乱华的夷狄,而是炎黄子孙,是正宗的华夏一脉。
从小说到现实 “射雕英雄”遍布白山黑水
查阅真实史料可知,金庸小说中许多重要的“非辽籍名角”,也与这方白山黑水有关。如全真大师尹志平曾到北镇医巫闾山传道;长春子邱处机所创“龙门教”在东北大地根深叶茂,沈阳太清宫内便有“邱祖殿”,邱处机门下高徒、北镇田信斋是勇赴国难的抗日英雄!
沈阳太清宫内的邱祖殿(张松摄)
尹志平(1169~1251)为金末元初时全真教的第六代祖师,字太和,道号清和子,祖籍河北沧州、出身官宦之家,少时便禀赋异常,迷恋道学。14岁时,尹志平巧遇王重阳的大弟子马钰,拜其为师,除马钰外,他还得到了邱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等名师的指点真传,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竟有五人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于尹志平。尹志平在40岁前,就已成为一代道家宗师,他能在邱处机之后接任全真教第六任掌门,可谓实至名归。
邱处机之所以远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尹志平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当时,逐鹿中原的蒙、金、宋三方都在联络全真教,何去何从,令当时身为掌门的邱处机颇费思量。犹豫中,尹志平于1219年将成吉思汗的使臣刘仲禄引荐给邱处机,并建议恩师借此良机劝化蒙古大汗,止杀息战,挽天下苍生于倒悬,邱处机依计而行,拒绝了金宣宗与宋宁宗之情,西行万里面见成吉思汗,不仅顺应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而且壮大兴旺了全真教,奠定了该教生生不息的百年之基。
尹志平接任掌教后,全真教盛极一时,史载,“东尽海,南薄汉淮,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尹志平大建宫观,广收门徒,“徒侣遍天下,闻望重朝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对他仰慕不已,连大金国的钦圣夫人、成吉思汗的岳母袁氏都拜尹志平为师,道书称:“自古教法之盛,功德之隆,唯清和师(即尹志平)为最。”诗人元好问撰写的《清真观记》,就有“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之赞。尹志平活到83岁无疾而终,让位于李志常,这位道学宗师一生不近女色,淡泊名利,道德高尚,与《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迥若两人。
在金代,留有尹志平曾“遍游医巫闾山”的记录。据《道家金石略》载,天兴二年(1233)春,尹志平赴北京:“复赴义州,官请作下元醮(jiào,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通仙观住冬,命讲《道德经》……甲午(1234)二月,遍游医巫闾山”。
尹志平诗词中亦曾提到医巫闾山,诗文如下:纷纷世梦暂无安,蚁循环,少开颜。悟道修真,要脱死生关。认得元初无一物,除妄想,断高攀。老来佚乐正宜闲,罢轮竿,钓舟还。物外清游,历遍古仙坛。更待东君传信息,度辽水,看闾山。据词文分析,此词应写于尹志平动身之前,体现了他对前往医巫闾山的期待。
身为全真掌门的尹志平一生游遍名山胜水,为何对医巫闾山这般情有独钟呢?这是可以理解的。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闾山东临辽域,西峙锦凌,北连溯漠,南俯沧溟”,是关东最早见于典籍的名山。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于此繁衍生息。据《大辽国故中书相梁公墓志铭》记载,闾山乃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之“高阳旧茔”。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宋初,又确立了医巫闾山为天下“五镇”之“北镇”的地位……自古得道高人出仙山,闾山风水如此妖娆多姿,也难怪尹志平等道教宗师钟情于此了。
邱处机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与江南七侠打赌,各去寻找杨铁心、郭啸天的后人,收徒传艺,相约18年后再战嘉兴烟雨楼,这才引出了两位主角:郭靖、杨康。不仅如此,邱处机还曾秘传郭靖内功心法,若非黄蓉阻拦,差一点就被邱处机收为门徒。受邱处机影响,郭靖不仅熟知全真武功,还懂“天罡北斗七星阵”的妙门精髓。值得一提的是,全真祖师王重阳传下的《九阴真经》对郭靖的武学进境影响颇深,另一位全真派重量级人物周伯通,则是郭靖的结拜大哥。在83版射雕大剧的结尾,邱处机带郭靖观摩“华山论剑”,为他品评江湖五大高手的为人处世,奠定了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思想根基。
在射雕剧中,邱处机不算主角,但历史中真实的邱处机则是一位饮誉古今的道家大师。邱处机(1148~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人,与其师王重阳及六个师兄弟共创全真教。邱处机不仅道学精湛,而且是金末元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邱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百姓所共同敬重,曾以74岁高龄行程35000里,西行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于世,并受成吉思汗之命,掌管天下道教。
1227年(正大四年),邱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世人称奇。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是京津地区的著名风俗之一。
长期以来,关于邱处机来辽宁北镇建庙传教的说法如缕不绝,有人明确指出,邱处机的传道地在今北镇市鲍家乡桃园村境内的大芦花风景区。证据是:在大芦花风景区修缮道路的过程中,工人们发现了一座六棱形道士碑,上面篆刻着“黄庭谷神灵,龙门道士常公静室。”黄庭谷是邱处机的弟子,龙门派道教乃邱处机所创,据说,邱处机本人曾到大芦花传教,其弟子承其衣钵,不仅修了一条登山的千年古道,还在大芦花的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了闾山地区最大的道观——海云观。顺着这条千年古道,可以直接攀上云岩寺,欣赏芦花圣境全貌。
邱处机一生未踏入辽土,但其创立的全真龙门教却在辽宁大地生根发芽,其后世弟子更是于此谱写下无数传奇。邱处机的二传弟子杨志谷不畏艰辛,在辽宁阜新创建大玄真宫,弘扬师祖教义;邱处机的第八代弟子郭守真于辽宁本溪九顶铁刹山修道戒徒,成为东北道教的开山鼻祖;在今天沈阳的太清宫内,供有“邱祖殿”,这座著名的道观历时三百余年,曾走出葛月潭、岳崇岱等邱门高人;尤为令人钦佩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邱处机创立的全真龙门派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医巫闾山老爷岭圣清宫监院道士、龙门派第25代传人田信斋。
在83版射雕英雄传中,有一曲慷慨激昂的动人配乐:满江红,身为东北第十二路抗日义勇军和第三十七路抗日义勇军创始人之一的田信斋浴血奋战,最终惨死于日寇屠刀之下,临刑前,他正是高歌岳飞的《满江红》,从容就义的。
邱处机教导郭靖精忠报国,情节是虚构的,郭靖是虚构的,但秉承邱祖真传的龙门弟子,那些现实版的“射雕英雄”们,却用自己的跌宕平生,奏响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英雄赞歌!
朝阳重塑“龙城文化” 金庸相助功不可没
2007年,应时任朝阳市长的张铁民之邀,金庸先生为原朝阳双塔古街题词“慕容街”三字,并赋诗一首: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这三个字与这首诗,无论对朝阳,还是对慕容后人,其产生的后续影响不在那部家喻户晓的《天龙八部》之下。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小说里的慕容复家住江南姑苏燕子坞参合庄,姑苏为今江苏省苏州市辖区,以致不少人以为历史中的慕容氏来自江浙一带。金庸为朝阳题词,就是为了正本清源,还原真实的历史,回归慕容氏的本来面貌。特别是,金庸认为,慕容家族不是史书中所说的“五胡”,而是华夏一脉,是正统的炎黄子孙,这与历史中慕容氏屡次声明自己是“黄帝后人”的说法一脉相承。
2017年4月,三燕王朝中的北燕冯氏后人,在茂名企业家冯春强的带队下从遥远的岭南回到朝阳、北票,寻根问祖,有人提醒朝阳的慕容后人慕万芬,你的家族比北燕冯氏还早呢,金庸为朝阳题的“慕容街”三个字说的就是你先祖的事。从这时起,慕万芬再途经平素司空见惯的慕容街,再从金庸题字的那块牌匾下走过,再看到立于大凌河边的燕王慕容皝像,感觉便格外的不同。后来,她又随同慕容族人去了青海、山西、内蒙一带寻找慕容遗迹,当青海苍茫大地上傲立天地间的慕容吐谷浑王陵映入眼帘的那一刻,她突然热泪盈眶,曾经陌生的历史瞬间鲜活欲出,久违的家族荣誉感随即溢满心怀,她用自己的相机拍了很多美轮美奂的慕容遗迹照片,作为对慕容先祖,对那段难忘光阴的岁月记忆。
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慕万芬摄)
为致谢,慕容名画家慕安亮特意为金庸先生作画。“长期以来,金庸先生为宣传慕容家族贡献良多,有恩于慕家,我为金庸先生作画,算是代表慕容后人向老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吧!”慕安亮说。
慕容家族企业家慕久成,准备将自己今年于北票南八家子乡喇嘛洞精心栽种并已收获的“慕容家米”赠给金庸先生,他说:“2018年1月17日,来自全国的70多位慕容族人在慕晓亮的率领下,回朝阳千年寻根祭祖。当大家在金庸先生题写的‘慕容街’牌匾下合影留念,在凤凰山前燕龙翔佛寺旁进香祭拜,在大凌河边燕王慕容皝石像前深鞠一躬时,我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大家非常感谢金庸先生对慕容家族的扶持与厚爱。”在准备赠给金庸先生的“慕容家米”的包装提示上,慕久成字斟句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慕容氏,鲜卑王族之苗裔,立五国,叱咤华夏数百年。
慕容发迹古辽西,唱阿干(兄弟)歌,饮白狼水(今大凌河),食龙城粟(朝阳小米),定都颛顼之墟,龙兴福德之地。
慕二仪之德,不忘先祖遗泽。继三光之容,永记父母之邦。物华天宝,慕容家米!
慕安亮向金庸先生献画,慕义、慕晓亮、慕明玺、慕久成、慕荣夏、慕容瑞湖等慕容后人纷纷向金庸致谢,经多方联系沟通,病中的金庸先生终于获知了慕容后人的真诚祝福,因身体缘故,他不便出面接待客人,但对这凝聚岁月深情的特殊的“慕容谢礼”及慕容祝福,他笑纳并感谢,并祝愿慕容后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勿忘先祖宏愿,再铸慕容辉煌!
慕容后人欲赴香港祭悼金庸大师
金庸去世的噩耗传来,全国的慕容后人纷纷哀悼、追思。
慕晓亮、慕志君等慕容后裔代表族人表示:惊悉金庸先生仙逝,我们的心情无比沉痛。金庸先生不但是国际文学巨匠,也是将我们慕容家族搬上历史舞台的大恩人。上世纪九十年代,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出现在电视荧幕,塑造了慕容贵族后裔的风采形象与精神传统,为宣传慕容燕文化,铺平了道路。金庸先生为朝阳所题的“慕容街”与“传奇慕容,华夏一脉”,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品牌效应。为纪念金庸先生,我们成立了“鲜卑慕容金庸先生追思委员会”,以下列方式对他老人家哀悼与追思:
一、从2018年10月31日起,家族内的各慕容文化群五天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包括唱歌、发红包和发与金庸先生无关的微信,以示哀悼;二、鼓励族人写怀念金庸先生的诗词歌赋,寄托我们的哀思;三、提倡转发介绍金庸先生的纪念文章、影视作品及各地祭悼纪实的信息。
……
鲜卑慕容历史文化研究会西北分会会长、当地楹联名家慕永和,代表慕容家族为金庸先生写了挽联,内容如下:
沉痛悼念金庸大师
剑客来也,一家泰斗,挑开华夏五千门,半边武侠,别无风雨心中事。
先生去矣,八部天龙,嚼烂史书二十四,三燕慕容,为有君言天下知。
鲜卑慕容历史文化研究会 敬挽
慕容族人纷纷落笔,表述自己对金庸先生的一片深情。如河南慕卫东所书:侠者已逝,来者当追。江湖路远,侠义长存!如河南武陟名医慕荣夏的祭文:悼念金庸大师——金戈铁马文笔舞,庸中不凡真才吐。大书慕容龙八部,师看红尘弃江湖。一领风骚侠伴途,路逢燕仙驾鹤游。走在天界不孤独,好人一笑泯恩仇。金庸大师,一路走好!朝阳慕殿久的哀悼对联,情透纸背:文人妙笔,写就武道江湖,无出飞雪连天射白鹿;思想巨擘,辉映大千世界,谁续笑书神侠倚碧鸳。
大师已逝,情感留存。中华一体,南北同门。据悉,慕容家族有意选派代表近日赴香港,祭悼金庸,这段错节亦浩荡的光阴情感,自此,将画上一个深情的句号,这是一个曲折的千年了结,又是更加波澜壮阔的动人开始!
(本文图片均由张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