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绿色旅程(宋洪亮)

摘要:愿每一个患者来看病的时候,都能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提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

绿色旅程

文图/宋洪亮 编辑/立军

  2月8日21时许,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搀扶着,缓缓走进了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大厅,其中老大爷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注意:他右手捂着胸口,走走停停,时而驻足休息,时而用手擦拭额头的汗珠,而此时的室外温度只有区区2℃。

  “大爷您怎么了”,导诊护士快步迎上前去问道。老太太微笑着说:“没啥事,老头前两天有点感冒,总说喘气费劲,憋得慌,今天吃完晚饭又说胸口闷,后背也不得劲,我说不行咱俩直接上医院去看看吧,打120,他说不用,怪费事的,再让邻居看到像咋回事似的,这不打车就过来了。”“那您孩子们呢”,接诊护士一边给老大爷量血压、测心率,一边继续跟老太太交流。“孩子们都忙,没啥事就不叫他们了,都这么晚了……”在分诊的短短数分钟里,老大爷面无表情,没有说一句话。

  “大爷您先躺下吧,我给您用一下平车”,老大爷略微点头回应了一下,但却没有像别人那样转过身坐到车上,而是缓缓趴了上去。身边的急诊担架员见状,一个健步冲上前去把老人扶住,躺下。直到此时将老大爷的帽子摘下,才发现他后面的头发已经湿透了……

  “宋大夫先过来给老大爷看一下,他好像挺难受,我先给他上监护了……”今天的急诊科跟往常一样,就诊台前站满了候诊的患者,目测也有20人左右。

  “大家请耐心等一下,借过一下,有特殊患者,请大家排好队不要乱……”坐诊的是急诊科宋洪亮大夫,多年的急诊从业经验和医护合作经验告诉他,如果分诊护士能打乱就诊顺序叫他先过去看,那么患者病情一定有一些不符合常规,此时此刻,既要安抚已经排好队的患者就医情绪,做好解释,又必须遵循急诊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

  “患者怎么了?”宋大夫熟练地把手搭在老人的手腕上,看了看手表。

  “老大爷家属说感冒好几天了,今天晚饭后胸闷,脸色不大好,血压135/85,心率82,指尖血糖8.6……”值班护士,一边连接监护仪器,绑袖带,一边与大夫做着简短的交流。

  “大爷平时有没有心脏病?”宋大夫用听诊器迅速检查了患者的心音,呼吸音,随后把头转向一旁的家属。

  “以前体检时大夫说他心脏不好,让他住院检查,他总说没事……”

  此时心电监测仪上已经开始显示了波形,熟悉的波形伴随着监护仪上嘀嘀的报警声让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加做全导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联系家属……”宋大夫话还没说完,急诊科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有的去推输液车,有的去加抢救药,还有的负责安抚家属,积极联系儿女。多年的经验积累,让急诊科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熟练和自然。

  “宋洪亮,前壁心梗患者准备介入手术,家属到了吗?”说话的是心内科总住院医师王宁宁。接到急会诊电话,按要求需要在10分钟内到位,王大夫每次都能把时间控制在5-7分钟,因为每次来急诊科都是跑步前进的。

  “患者80岁,以前心脏就不好,抢救药已经吃了,化验已经送化验室了,患者女儿接到电话已经在路上了,一起来的老太太在候诊区坐着呢,也快80了,病情没跟他谈,她血压高怕他接受不了……”宋大夫边说着,边把手中的心电图递了过去。

  “不能再等了,病人随时可能猝死,病人家属电话给我,准备送手术室,交代病情跟授权就在手术室门口做……”

  抢救……

  听见这两个字,每个人都会肾上腺素飙升,呼吸急促,血脉偾张,在急诊科待久了,这些表现会越来越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立刻寻找目标,飞奔过去,心脏按压。然而,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大爷面色苍白一动不动,负责监护的护士已经跪在床边开始了心肺复苏,心电监护仪此时显示室颤。患者的这种表现,每一个医生都明白意味着什么:阿-斯综合征发作,心梗引起的心源性晕厥;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汽车发动机灭火,打火失灵,直接的后果就是生命永远的终止……

  至此,如果你觉得老大爷就会永远地离开他的家人,离开我们的时候,那你也太小瞧我们急诊科人了。没有哪个生命能在我们的指尖轻易溜走,再困难,我们也不会在死神面前轻易低头。“肾上腺素,胺碘酮,除颤……”说时迟那时快,护士迅速连接除颤仪,“充电,离床,放电……心肺复苏,还是室颤;再来……”记不清多少次除颤后,患者心率奇迹般恢复了,随之而来的瞳孔反射的出现,再后来就是眼角的抽动,呼唤有了反应,一度消失的血压和心率也再次出现了……

  既然死神的嚣张气焰已经被我们击退,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患者家属已经赶到,不知不觉间已经站到了我们身后。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与患者的心是连接在一起的,既然你的发动机不工作了,那就让我们为你牵引,就是拖着拽着也要让你重新启动。绿色通道确保了急诊科与导管室的无缝连接,患者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们默默地离开了,因为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我们的帮助,更多的生命需要我们去挽留。

  急诊急救的代表颜色是绿色,我们衷心祝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您的生命开启一段崭新的绿色旅程……

尾声:

  “您好,请问您是不是宋大夫……”

  3月14日早8时许,刚刚接班,当两位老人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但当他自我介绍说叫王某的时候,我立刻想起了他就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重新回来的老人。

  “怎么样大爷,精神头不错啊……”老人家热情地与我握手,“结实着呢,啥毛病没有,老伴非让我过来复查……”他开心地笑着,此时此刻,我竟然忘了他是一个比我年长50来岁的矍铄老人,反倒更像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愉快的交谈竟然忘记了他身旁饱含热泪的老伴和身后的一众人。

  电视台有一个简短的采访,让我准备一下,说说当时的经过,讲讲平时的工作是怎样的。我说不用准备,可摄像机一拿起来我就尴尬了,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肾上腺素飙升,手心出汗,心跳加速,说了好几次,都没讲好,断断续续的。记者劝我:“没事,镜头可以剪……”,我调侃道:“曾经我也有过去北影深造的想法,就是有点晕镜头,所以放弃了……”之后接过锦旗,合了影,大家挥手告别后,患者的女儿再次回来跟我握手,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住院时就说,肯定会回来向你们表示感谢的,不管我爸抢没抢救过来,但是再回来心情肯定是天壤之别,感谢你们帮我找回了爸爸。”我一时语塞,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直到她鞠躬离开,消失在人群中。

  急诊科又再次恢复了它本来的样子,紧张和忙碌。之后有个护士过来问我:“他是谁啊?我咋没啥印象了呢!”我说:“他就是那天夜班那个心梗的老大爷,当时是广泛前壁,后来猝死了,又抢救好半天,他就躺在……我抬起手指了半天,竟然忘记了他当时是躺在哪张床上,这才发觉这种事情在每个病床上都曾经发生过。”护士摇摇头,“有点印象,记不清了,抢救的人可太多了,上夜班上的记忆力严重衰退……”

  急诊科出现患者送锦旗,合影表示感谢的情况比较少见。为什么?很好理解:患者来的时候都是面对生死,性命攸关;抢救成功,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患者将送入病房进一步观察,直到一切都稳定下来才想起来是大夫救了他,出院时候留下锦旗表示感谢。也许可能根本不会记得曾经有那么一个瞬间,命运曾给他们出过一道选择题:活下去,或者死去。是谁为他提交的答案?就是我们身边这些默默无闻的,坚守自己岗位的急诊人。我们不会去留意患者出身的高低,不会去计较是否有回报,我们所传承的就是那份对生命的尊重。

  大家看过热播的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吧,我看过两集就不敢看了,虽有艺术加工,但每一个画面都来源于生活,惨烈的现实实在不忍直视,我也不想让这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以一个负能量的结局收尾。

  愿每一个患者来看病的时候,都能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提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医生的力量有限,但如果能把患者信任的力量加在一起,或许在疾病面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回天之力,你可以把他叫做重生的力量!

  (本文内容由朝阳市中心医院宣传科提供)

朝阳市中心医院专题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