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特稿
永远的屈原
文/文化信使 王铁兰(辽宁朝阳)
端午节来临,我恰好刚游完四川屈原故里,更深刻地了解了屈原非凡的—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诗人。20世纪中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广泛的尊崇。走进屈原祠,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对屈原的敬仰不禁油然而生。威武高大的屈原塑像屹立在祠里,有—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让人肃然起敬。
屈原与楚怀王同祖,任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屈原的政治活动和他的作品足以印证屈原的人品。他参加讨论国事和应对宾客,起草宪令与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公子子兰为令尹。当时,以子兰,上官大夫,南宫郑袖等用美人计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陷害屈原。顷襄王—怒之下,将他再次流放江南。此时,“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屈原流放九年之久,远离故土,对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己。在秦攻破楚都郢时,屈原怀抱大石头投汨罗江身亡。
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把屈原投江日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用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蒿等方式纪念他。
中国人用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还有—段美丽的传说,至今流传。据说,有—天夜里,故乡人梦见屈原回来了。峨冠博带,—如从前,面容忧戚憔悴。乡亲们高兴地上前施礼打招呼,屈原还礼并说:“谢谢你们如此盛情。楚国人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死而无憾。”说话过程中,楚人发现屈原身体不好,关切问到:“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屈原先感激后叹气:“遗憾呀,你们送的米饭,都让鱼虾龟蚌吃了。”乡亲们听后,很着急。要怎样才能不让水族吃呢?屈原略加思考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带尖角的,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照办。后又托梦,让乡亲们投放食物时加上龙字,水族们就不敢抢了。从此后,也就有了包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这虽然是美丽的传说,却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意愿。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自然而然地平添了—种民族情怀,具有绵长悠远的生命力。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我们有着更凝重的理解和感悟。永远的屈原和一年—度的端午节,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味。
我们纪念屈原,崇尚他伟大的爱国情操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九死未悔的信念,更让人折服。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更是他人格的写照,人生的诠释。
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辟邪祛灾。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永远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屈原精神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助编 繁花似锦 责编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