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也谈死亡(包明丽)

摘要:死是一件可怕的事,又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有一句玩笑话说得挺好,你肯定能活到死。怕不怕都得死,从出生的那天开始,死亡就是我们最后的归途,所以只能珍惜路上的点点滴滴,再过得尽量有趣一点,当然这是我这种没有理想的人的活法。如果想人生有更大的意义,那就得努力去拼搏。

也谈死亡

文/文化信使 包明丽(辽宁朝阳)

  死是一件可怕的事,又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有一句玩笑话说得挺好,你肯定能活到死。怕不怕都得死,从出生的那天开始,死亡就是我们最后的归途,所以只能珍惜路上的点点滴滴,再过得尽量有趣一点,当然这是我这种没有理想的人的活法。如果想人生有更大的意义,那就得努力去拼搏。

  没有人不希望从生到死之间的距离长一点,但是这个距离谁都无法预知,也很难左右。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死亡越来越充满了敬畏。年轻时的不怕死,其实很轻飘。不是真的不怕,是觉得离死很远,以为来日方长,死是和自己无关的事。

  人生中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发现死亡对一些人来说来日并不方长。朋友只有五十岁,事业风生水起,单身多年遇到了灵魂伴侣,满脸都洋溢着幸福,一切都刚刚好。这样天空晴好的日子才两年,去年在一场车祸中夫妻同时离世,我为他们难过了很久,也重新思考死亡。有时不得不承认生死有命,因为天灾人祸都是无法预知的,更是无法抗拒的。有的人四十多岁,人生就画上了句号,有的人六十岁却是第二个春天的开始。活到了一定的年龄越来越信命,越来越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左右着每个人的人生,越来越唯心。

  现代人在健康的情况下,有几个人会在六十岁去安排自己的后事,应该没有,因为现在的人更长寿了。活好了,六十岁的人生只是人生的三分之二。还有一个原因是潜意识中都不想也不肯面对死亡,虽然谁都知道明天和意外不一定哪一个先来。

  奶奶如果活着,现在已是一百一十岁了,五十岁的时候打了一个棺材放在院子的墙边上。小时候看了很害怕,总以为那里面有死人,会跑着经过棺材。奶奶活到了八十八岁,她的棺材在院子里放了三十八年。

  不是你做了死的准备,死神就会来接你,死神最喜欢的是突然造访。奶奶不识字,也怕死,但是她面对死亡的态度我很赞赏,她觉得哪一天死了都正常,所以提前做好准备。庄子面对死亡的态度更值得我们深思。

  庄子是超然物外的,他把死亡看得很淡。他的妻子死了,他不但没有哭,反而敲着瓦盆唱歌。他的朋友前去吊丧看见后非常生气。庄子认为人的生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若懂得了这个大自然循环往复的道理,就不会为逝者哀伤了。这是庄子的哲学理念。

  对于死亡,不仅庄子有那么豁达的心态,墨西哥的穷人也有。人死了,他们会庆祝。

  有香港“四大才子”之称的蔡澜讲过一件事,他说他在墨西哥住过一年,那里的人会在死了人时才放烟花爆竹,平时的节日都不放。原因是很多人生活困苦,人均寿命很短。人很短命,活着的人跟死亡事件接触的机会就多。于是,人们就想,既然必然会死亡,为什么不能把死亡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呢?于是,渐渐形成了很奇特的风俗:人死了,就去放鞭炮庆祝。

  我不觉得死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没那么超凡脱俗,只能努力地去看淡,依然觉得是件最最无奈的事。但是我觉得死了之后可以是件简单的事,不需要墓地,不需要任何形式,骨灰可以撒在大凌河(如果不算污染水源的话,当然这是很早以前想过的,现在决定撒在鸭绿江)。不是模仿伟人,也不至于买不起墓地,就是觉得这样简单。我也和女儿说过,我老了时对我好点,死了就不需要任何显得孝顺的形式,也不用上坟烧纸,太麻烦,因为我觉得死了收不到。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是唯物主义者。

  也和同事讨论过这个话题,他们认为我的要求不但不是让孩子省心,而是给他们添麻烦,舆论他们心理就承受不了。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因为一些越是无关的人越是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论别人的行为,仿佛批评一下别人他们就高尚了一样。

  关于死的话题可能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因为任何一个切入点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把每一天都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也许可以过好这一生。我想心态好的人可以。心态不好的,你说一想是最后一天了,只剩哭着留恋了,更没心情享受生活了。那样的人就假设还有一千年一万年吧!这样说像骂人,那就假设还有五百年!不管有多久,最终要面对的还是死亡。所以读一下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死亡哲学,也许就会不那么怕死了。

小链接

  包明丽,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辽宁省大连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现就职于朝阳市中心医院生殖科男科实验室。在《朝阳周刊》《演讲与口才》等报刊及今日朝阳网发表过多篇文章。

[编辑 赵盼]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