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哥说农事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耕时代的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便是古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将一个太阳年进行周期划分,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本网文化信使史庆友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来,根据农时都要写一篇关于节气与说事的短文,本网现整理编发,以飨天下网友。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文化信使/史庆友(辽宁阜新) 编辑/繁花似锦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后。
大寒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农谚有:九天的雪,硬似铁;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暖棚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长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较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薹,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在这个时期,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相当冷的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暖棚、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大寒节气里,除顺应节气的农活,如选种、买肥,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杀年猪、做豆腐、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此外,大寒时节,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和“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
总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大寒时节冰天雪地,出行要注意安全。大寒时节正是春运车辆最拥挤的时候,出行要早安排、早打算,千万别误了行程。千辛万苦干一年,千万别误了回家过大年。
农谚说得好: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欢欢喜喜过大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春节前后闹哄哄,大棚瓜菜不能松。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节约要从入仓起,船到江心补漏迟。
院内院外打扫净,过好年来讲卫生。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