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礼物
文/文化信使 闵光荣(新疆石河子)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亲朋好友以及家人之间也有了闲情雅致和经济条件在各类节日到来时互赠礼物,如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西方的“情人节”等等。 借助这种方式来表达彼此的关爱和惦念。
我和爱人于九十年代初结婚,举办婚礼是在那一年的12月20日,一个冬季晴朗的日子。来年的2月14日晚上,下班回到家,丈夫拿出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递到我面前,神秘地说道:“情人节快乐!请看上面的注释。”我好奇地接过礼品,仔细浏览金色包装纸上醒目的烫金字“送给最爱的人”。瞬间,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我不由得深情地凝望着不善言辞的丈夫,这是我们共度的第一个“情人节”,他是在用精心选购的礼物表白自己的心声和对我与家庭的热爱啊!后来,延续到每年的“三八”节和我的生日,爱人都会赠与我各种礼物。虽然价位都不高,但在我的心里这是爱意浓浓的礼物,是无价之宝。
十多年后的一个冬天,刚上高中的儿子向我们提出要利用寒假学校放假时间参加社会“勤工俭学”活动。而且,他已经选择了去同学父母开的花店帮忙。我和爱人听完叙述,立刻不约而同地举双手赞成和表示鼓励,但也给他叮嘱了几条参考建议,诸如要谦逊有礼、眼里有活儿、与同事和睦相处之类的浅显处世道理。他一一点头认同。地处大西北的石城,冬季的室外出奇的寒冷。有时气温甚至持续多日低至零下40度左右。夜幕降临后,身形单薄、体态瘦削的儿子穿梭在闹市区的影院、饭店之间兜售玫瑰花。常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静悄悄地走进家门。虽然,对于儿子的成长,我和他父亲较为放心,但还是忍不住坐在客厅里亮着灯光等待他的归来,直到看着他洗漱完毕躺到床上进入梦乡。
2月14日,儿子早早出门去“上班”,天擦黑时,兴冲冲地跑回家来,手里举着一个粉红色“心”形铁盒放到我手上:“老妈,节日快乐!这是我用劳动所得给您买的礼物,是您最爱吃的榛子味巧克力。店主看我业绩好、能吃苦,今天派我跟车上门送货。见了几十个客户,真有感慨与受益良多啊!”看着儿子兴奋的面孔,又看看盒子上的特别标注“爱的礼物”,我不禁心潮起伏。这个健康、阳光、向上的少年,在他身上丝毫没有骄、娇之习性。他的茁壮成长也应该得益于家人的用心培育和正能量的传导啊!丈夫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出于人之常情,自小就受到婆婆及四个姐妹的“偏爱”。我曾调侃其属于“物以稀为贵”现象。我生下儿子后,更是给这个大家庭带来了锦上添花的喜悦。在坐月子期间,我就督促爱人赶紧办理“独生子女证”。并就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即杜绝溺爱,灌输博爱、独立、自强的理念。在家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让他从小懂得爱,学会传递爱。多年的栽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一做法何尝不是伴随他成长的“爱的礼物”呢!感激之余,我拉起坐在旁边的丈夫,一起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是鼓舞,更是赞扬!
今年的春节,虽然没有了长眠于地下的公公婆婆的陪伴。但是,从四面八方赶来过节的亲人们依然保持着其乐融融的亲情和互赠礼物的习惯。就如父母仍然健在一样。大家用“爱的礼物”传承着勤劳善良、互敬互爱的优良家风,延续着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传统美德。
[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