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挲与耢(lā)子
文/吴歌(辽宁锦州)
劳燕分飞之“劳”,东北话应该说成“lá”。为什么呢?
劳燕之“劳”,亦即伯劳之“劳”。而虎伯劳,在东北话中叫“hú/hǔ/hù ba lǎ”,简称“lá zi”。
“小时候,伙伴们把伯劳鸟都叫‘拉子’,什么‘青头拉子’(虎纹伯劳)、‘红头拉子’(牛头伯劳)、‘红尾拉子’(红尾伯劳),灰伯劳是冬天的鸟,就叫‘寒拉子’。”——张文群 乔振忠《灰伯劳的故事》(旅游纵览 2007年第02期)
“‘胡巴拉’是候鸟,它的学名叫虎纹伯劳……”——北斗《胡巴拉》(新浪博客 20090429)
“虎不拉是一种鸟,说它困了,从架子上掉下来,是‘掉价’的谐音。”——新浪(20060713 转自大洋网-广州日报)《吃“仿膳”》
“胡不拉 ‘拉’读三声——什么都不会态度还很生硬的年轻人。也作‘虎不拉’。”——新浪(20041223 转自城市快报)《天津方言词汇(八)》
胡巴拉,虎不拉,或均应为“虎伯劳”之方言记音“词”。记音“词”,不是词,只是记音符号。
劳(láo)变读为“lá”,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2016年)称之为符合“韵母ao与a相互转换的非普遍规律”。多音之“落(lào/là)”,可以为鉴。
如同虎伯劳被说成虎伯“lǎ”,半劳子(半劳力)在东北话中也会被说成半“lā”子。
声旁为“劳”之“耢(lào)”,本作“劳”。因而,其在东北话中也会被说成“lā”。坊间常见的“拉子”,似应作“耢(lā)子”。
耢,《康熙字典》释为“摩田器”。啥叫“摩田器”?古曰耰今曰劳,今人亦名曰摩。——《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授时通考卷三十三·功作·耙劳》(国学大师)。摩田器,布种后以此器摩之,使土开发处复合覆种也。——《康熙字典》中“耰(yōu)”之释文,可以理解为“培土盖种”之用。
摩,挲,同义。摩田器,挲田器,自然同义。即使没有名曰“挲田器”的农具,应可沿用其义,作为“擘挲(bò suo/se)”理据。
擘,弓弩手张曰擘,足踏曰蹶。——《康熙字典》。“擘挲(bò suo/se)”,义即“弓弩形挲田器”,或曰“弓弩形摩田器”。
此处之“擘挲(bò suo/se)”,拙作《东北方言注疏》作“摩挲”。“摩”,变读为“bò”,依据的是“声母b与m相互转换的非普遍规律”,借鉴的是“秘(bì/mì)”和“泌(bì/mì)”等在通语中的读音,以及“磨”之闽南方音“bo7/boa5/mo5”。“摩”和“磨”之声旁“麻”,闽南方音包括“ba5/ma5“。
“挲(suo/se)”之异读,符合拙作《东北方言注疏》中“韵母e与uo相互转换的非普遍规律”。
俗话说,隔道不下雨,十里不同风。清代钱大昕《六书音均表序》说,文字者,终古不易,而音声有时而变。因此,耢之语音乃至形制和功用,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并不影响其与“耰”同义,亦即同属摩田器。
代替“耢(lā)子”的“拉子”,代替“擘挲(bò suo/se)”的“簸梭”或“簸瑟”等,在各类媒体上并不少见。
“最后就是由两名女劳力拉着象倒走的小飞机一样的木拉子,把垄台上的土都刮封在沟里把埋上种子。”——戴旭《开创责任承包的先河》(海疆在线 20150622)
“二狗牵着瞎驴,在后面拉拉子,一季的庄稼照样种完了!”——靳军《春风》(盛京文学网 20160616)
“……拉子就把点完籽的垄合上了。扶拉子人的后面还有个人,空着手跟着走,那就是踩‘格子’的,把拉平的垄沟用脚踩实,以防跑风,并起到保墒作用。”——杨满良《北方传统农耕工具》(黑龙江日报 20160627)
“就在这望宝山下,春天里我曾扶犁、点种、拉簸梭。”——白瑞轩《故乡情》(短文学 20170323)
“春季种地,淑辉和妹妹两个人拉簸瑟盖土……”——扰之《回首》(江山文学网 20160103)
[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