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终圆《王氏宗祧谱书》梦(王铁兰)

摘要:有人说:总有一种智慧让人醍醐灌顶,总有一种启迪让人茅塞顿开,总有一种鼓励让人倍增勇气。是啊,滴水中孕育着大海的奥妙,故事中演绎着聪颖的人生。

耄耋终圆《王氏宗祧谱书》梦

文化信使/王铁兰  编辑/繁花似锦

  有人说:总有一种智慧让人醍醐灌顶,总有一种启迪让人茅塞顿开,总有一种鼓励让人倍增勇气。是啊,滴水中孕育着大海的奥妙,故事中演绎着聪颖的人生。

  伴着时代的钟声,带着族人的挚诚,满怀信心,揣着亲人的众望,《王氏宗祧谱书》终于付梓了。做为王氏家族的女性,能参与这项“大工程”,倍感欣慰,能为家族做点贡献,顿感荣光。

  当我接受这一任务时,心情十分激动。因为王氏子孙人才辈出,王氏家族人丁兴旺,所以,有必要写《谱书》让子孙后代永远传承下去。家族中有很多人都有要出谱书的愿望,可出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最后,由我族弟王朋伟牵头,并承诺出费用。他情真意切地对我说:“姐,这大活儿应该我们男孩子做,可我们不懂,只能麻烦姐姐受累了。”这朴素亲切的话语,感动得我热泪盈眶。我心里默默下决心,一定做好《谱书》。

  家乡村子里几百口人,不知为什么,偌大一个学校没了。几年里,小学生们都到外屯去上学。寒冬酷暑,家长学生苦不堪言。族弟王朋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同家族侄儿王海涛等人商量,王海涛负责跑手续,王明伟出资几十万,盖了一栋平房,并负责全部开销。又建成一个文化广场,对养老院年供柴月供米。

  就是这样一个有公益心的人牵头要做《谱书》,并把任务落在我身上,我感到义不容辞,但我有信心做好这千秋万代的大事。可是,真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心里有点空荡荡的,甚感汗颜。怎么办?后经深思熟虑,对零散材料(父亲王瑞琦过去有点家谱雏形)细心整理,认真对照,仔细排列,多方了解,添补空缺。好在有王氏长辈和子孙们的鼎力支持,集腋成裘,又加上本人去山东、山西旅游带考察,掌握了一些相关资料。“自古王姓出太原”,我参观了“王家大院”,又参观了山东博物馆,积累材料,汇集成《王氏宗祧谱书》。

  《谱书》内容较丰富,除了先人支派的一一对应外,还有家风家训。笔者汇总了一些精典的家风家训并加以诠释,便于大家阅读,又附一文《民间紫禁城——王家大院》,让后代子孙能深刻了解先人们的情况。

  笔者一向有自知之明,深感《王氏宗祧谱书》不足之处甚多,但我问心无愧,毕竟是我尽心尽力、呕心沥血的结晶。同时,也是王氏女儿心里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我生命长河中的一点痕迹。对笔者来说,既是一次洗礼,又是一次检阅,让大家有机会从不同的侧面体会到祖先的聪明才智。更有意义的是让后代子孙遵照先人的遗愿,不折不扣地做人行事。只有这样,日后才能有更多的光辉业绩,才不会愧对“中华第一望族”之称。

  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我,能为家族贡献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更是求之不得。先人的优良传统,是后代子孙的—笔厚重的精神财富和无价之宝。我们要传承下去,效法先人,铭记教导,成就一生。这也是王氏爱心人士与编者的本意与初衷。

  家族弟侄孙辈们,觉得笔者辛苦,纷纷发来红包以表谢意。5000多块钱,这不是钱,这是全族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5000个永远相印的红心。我没有谢绝,全部用在《谱书》费用上。尽管如此,我高兴万分,族人看得起我,耄耋之年完成一部精装《谱书》,又圆了一个梦,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经常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评为市模范家庭。

  [责任编辑 赵盼]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