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爱像花儿别样娇(宋文龙)

摘要:刘秀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岗女工,但是,她用博大的胸襟和一腔大爱,用柔弱的双肩尽孝尽责,担起了家庭重担,让频临崩溃的家庭,享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温暖阳光!

爱像花儿别样娇

——记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向阳街道南山社区居民刘秀艳

文/文化信使 宋文龙(辽宁朝阳)

  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蜜!爱是社会的脉搏,爱是美德的种子,爱是理解的别名,爱是至善至美的人生真谛!

  ——题记

引 子

  刘秀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岗女工,但是,她用博大的胸襟和一腔大爱,用柔弱的双肩尽孝尽责,担起了家庭重担,让频临崩溃的家庭,享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温暖阳光!

  初春的一天,笔者慕名采访了她。已过天命之年的刘秀艳清秀俊俏,言谈举止令人感到亲切、自然,或许是岁月的磨练,她两鬓已长出了丝丝白发,眼角的鱼尾纹也清晰可见。采访前,随行的社区干部介绍了她和她家的生活状况。走进刘秀艳的家中,笔者发现,夫妻俩正陪着80多岁的老母亲看电视,并不宽敞的居室窗明几净,室内也干净整洁。笔者与她娓娓而谈,立时被她那十分励志的动人故事所感动,真实地记录了她和她的一家的暖心故事——

祸不单行的家 多亏有位贤内助

  2003年,因企业改制,刘秀艳与丈夫史国翰从一家大型国企双双下岗,丢了“铁饭碗”,没了月月稳定的经济来源,夫妻俩着实懊丧徘徊了一阵子,经再三思忖,决心依靠勤劳的双手自谋生路,让老人和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屋漏偏逢连天雨。此时,儿子又患上了过敏性紫癜,更为心焦的是,丈夫史国翰下岗前曾因公致残,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看到妻子泪流满面的模样,史国翰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流泪,令他叹服的是,十分要强的妻子一脸坚定地说:“先给儿子看病,以后的事以后说!”于是,夫妻俩领着孩子从市里到省里到北京,各大医院跑了“一溜十三圈”,在花光所有积蓄的同时,又背上了一大堆外债,终于让孩子在休学近两年后,重新健康地走进了校园。

  据了解,刘秀艳一家仅靠她一人的公益岗收入维持生活,每月仅有630元的微薄收入。为了缓解家中生活开支的困难,身体状况并不乐观的史国翰只好外出打工,刘秀艳则扛起了一大摊子家庭琐事的重担。在侍候老人、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刘秀艳完成公益岗的工作任务后,就近干起了家政服务,无论是悬空擦玻璃的危险活,还是室内搞卫生的脏活累活,她从不考虑劳动强度难度,有的雇主看她活计干得好,又了解她家的境况,有时想多给她点钱,她总是十分感激地婉言谢绝,只拿自己该得的那份。她说:“家家有本难唱的经,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咱不能占人家便宜!”

  就是这样,夫妻俩勤俭持家,一家人你敬我爱,日子过得虽难倒也安逸。2016年,刘秀艳的儿子史逸远以优异成绩从大连工业大学完成学业,现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前程向好!2017年,龙城区向阳街道“棚户区改造”,刘秀艳一家从窄小简陋的小平房,搬进了65平米的楼房,一家人从心里感激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大爱之举。简单装修后,刘秀艳把家里布置得十分温馨,把老人安排到有阳光的房间,向往着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久病床前有孝女 人人赞美人人夸

  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这句话真切地诠释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采访时笔者发现,刘秀艳已经83岁的婆婆精神状态极好,虽不善言辞,但提起儿媳话匣子就打开了,高兴地对儿媳直竖大拇指,说她是比亲闺女还亲的好闺女。刘秀艳则莞尔一笑,撒娇地对婆婆说:“老妈,当着外人别夸我,这都是闺女应该做的。”

  顺着老人的话题,刘秀艳的故事又一次次让笔者感动。原来,刘秀艳的公爹患有糖尿病综合症,从60来岁就日益加重,最后导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于心理压力的影响,一下子瘫倒在病榻上,长年累月靠吃药维持,刘秀艳四处借钱为公爹寻医问药,老人卧病在床期间,刘秀艳照顾老人十分细心,有时老人因病大小便失禁,她不顾忌女人家的羞涩毫不嫌弃,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每顿饭都亲自喂老人吃,有一口好吃的也总是留给老人。左邻右居们十分心疼地对她说,孩子,可别把身子骨累垮了,否则,这个家就完了。2014年7月,无情的病魔还是夺去了公爹的生命,公爹生命垂危时,万般不舍地对刘秀艳说:“孩子,我能活到78岁,多亏能摊上你这么一个好儿媳,死也知足了,就是苦了你呀,我走后,还得辛苦你把你姥姥和你妈照顾好哇!”泪流满面的刘秀艳一个劲地点头,公爹带着万般眷恋走了,刘秀艳决心振作起来,让婆婆和姥姥婆婆安享晚年。

  刘秀艳的姥姥婆婆身子骨十分硬朗,虽年事已高,却时常帮助她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幸的是,老人90岁那年,遛弯时不慎摔了一跤,因股骨头损伤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只能坐着睡觉。刘秀艳领着老人跑了几家医院,因老人年龄问题,都没能进行手术治疗。无奈,刘秀艳只好无微不至地照料老人起居,夜深时,老人无法入眠,刘秀艳就陪着老人聊天,像对待孩子一样给老人讲故事;由于老人牙齿脱落,吃饭十分困难,刘秀艳就把老人爱吃的大米饭嚼碎后,喂姥姥。为了让老人心情愉悦,她总是忙里偷闲,用轮椅推着老人到街上遛弯。2015年5月的一天,101岁高龄的姥姥婆婆带着微笑和欣慰,十分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采访时,刘秀艳对笔者介绍说:“现在就剩婆婆和我们一家三口了,值得高兴的是,婆婆除了腿脚不太灵便,身子骨还算结实,我一定把婆婆照顾好,让婆婆晚年幸福。”

  “我媳妇能干贤惠,是一位难得的好女人,没有她我们这个家早完了,真是我前辈子修来的福呀。”刘秀艳的丈夫史国翰心存感激地道出了心里话。“刘秀艳这孩子心眼好,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人家老史家则是久病床前有孝女,真让人羡慕。”一位老大娘十分感慨地对笔者说道。“刘秀艳在社区口碑极好,她家里虽然困难,却从不向社区提条件、要照顾,有时社区通过各种渠道给她一些补助,她总是再三推托,说不给政府添麻烦,心眼特别好,她的事迹虽然很平凡,但却十分感人,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南山社区党委书记刘新丽十分钦佩地向笔者介绍说。

  采访结束时,刘秀艳表示:想选择一项投资少的致富项目,让丈夫不再外出打工,帮助她一起照顾好婆婆,儿子已到了成家年龄,争取多挣点钱,让儿子有个小家庭幸福无忧。笔者在心里默默祝福:愿她在洒满爱的阳光路上如愿如意,一生平安幸福!

小链接
  宋文龙,笔名一兵、文青,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朝阳人。参军退伍后到地方工作,现任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报》记者、编辑,兼龙城区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主任,系朝阳市作家协会及摄影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作家协会传记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龙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通讯数千篇、百万字以上,其作品曾收入《中国文学新人新作选》《基石》等书。

  [助编 明月  责编 赵盼]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