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七十载·奋进新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 敬业成就未来
——国网辽宁朝阳供电公司《华彩七十载·奋进新时代》专栏序言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改变了大千世界,劳动创造了一切美好。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一部曲折生动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色彩斑斓的劳动史。劳动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朝电人前赴后继、拼搏进取,用忘我的劳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华彩诗章。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以安全稳定和优质服务为基础,坚持稳中求进,勇于开拓创新,像一棵棵平凡的小草默默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用赤诚之心绽放了朝电人的生命光华,用辉煌业绩兑现了朝电人的钢铁承诺。
走进新时代,奋斗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想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公司“41330”工作计划,必须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进取精神,必须进一步激发朝电人的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必须再绘发展愿景、再鼓拼搏斗志、再展创业雄风、再创事业辉煌。
有鉴于此,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国网辽宁朝阳供电公司特推出“华彩七十载·奋进新时代”专栏,通过展示劳动前沿和生产一线的“凡草微光”,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向为公司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着力营造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体同仁为加快建设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更为推进朝阳“161”重点工程、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一份无愧历史、昭告未来的合格答卷!
甘做朝电螺丝钉
——记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运检一班班长厉泉
文图/杨宁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这是1962年4月7日,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而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再读这段质朴无华的文字,依然让人心热情煊。静心回忆众多模范人物,不由心生感慨: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无数颗这样的“螺丝钉”,他们扎根平凡的工作岗位,履职尽责,甘于奉献,为朝阳供电事业默默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现任公司信通分公司运检一班班长厉泉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枚独具军人气质的螺丝钉
厉泉曾是一名优秀军人,荣立过三等功。1995年,他从武警某部代理排长的岗位复员,回到家乡朝阳,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电业管理局。经过丰满电校两年的学习与培训,1997年,他被分配到朝阳电业局调度通讯所,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力通信工人。
来到岗位后,面对密密麻麻的通讯电缆和科技含量很高的电网通讯设备,厉泉深切感受到了自身能力与工作需要之间的较大差距。求知、上进的强烈愿望,让这位曾经的军中骄子暗下决心: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一定要尽快适应岗位需要,胜任这份工作!
于是,他静下心来、俯下身来,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向工友们学习,并通过参加成人高考,不断弥补理论水平的不足。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3年过去,他很快由一个懵懵懂懂的门外汉成长为精通业务的生产骨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2005年,在省公司举办的“电力通信专业状元赛”上,代表朝阳供电公司参赛的厉泉,与本单位选手于国英一起,凭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扎实的功底,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双双斩获个人第一名,成为业内广泛流传的一段佳话。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与厉泉同台竞技的各兄弟单位选手,均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只有他是复转军人。面对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现实,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退路。关键时刻,“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军人魂,让他在沉着与冷静中鼓起冲锋陷阵、舍我其谁的勇气,用无数辛劳与汗水凝结成的强大力量瞬间爆发。初战告捷,勇夺桂冠,不仅为公司赢得了令人瞩目的荣誉,也为厉泉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与成长舞台。
2009年至2010年,厉泉受公司委派,带队参加了省公司举办的两届“紧急救护”比赛,并取得了理想的个人及团体荣誉。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曾经带队出征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夜幕下,他和队友一起度过难忘的通宵;烈日下,任汗水一次次浸透他们的衣衫。“为荣誉而战”的誓言,如今已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底,也激励着他准备迎接更新、更高、更大的挑战!
一枚勇于接受挑战的螺丝钉
很多人都熟悉一句至理名言:“机遇偏钟爱那些早有准备的人”。厉泉就是那种因“早有准备”而被机遇钟爱的人。
2013年,国网公司决定开展“应急救援大比武”。这场高标准、严要求的大型比赛,在当时被誉为“国网系统的奥运会”。比赛内容涵盖五大项:铁塔高空救援;营地指挥部搭建及卫星信号接收;配电线路故障抢修;三公里负重越野及行进中抢修器材的运用;障碍地形人员脱险。比赛内容的设定,重在检验各网省公司面对灾情的实际应急救援能力。为在这次规模空前的竞赛中取得佳绩,各网省公司纷纷挑强将、选精兵、出奇招,拉开了一副横扫千军、志在必得的架势。
面对复杂的竞赛项目、繁重的比赛任务,省公司初步挑选40人赴锦州电力培训中心集训,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遴选10人参加大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战在即,不仅需要未雨绸缪、指挥若定,更需要选准一个合格的带队人。如此重任,究竟交给谁才合适呢?就在有关负责同志因举棋不定、反复推敲而陷入迷茫时,时任省公司安监部主任的张涛,忽然想到前段时间带领朝阳公司参赛并取得团体第二名的教练——厉泉。那个时候,厉泉留给他的印象是:爱拼能赢,干练洒脱。
正在工作现场忙碌的厉泉,突然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后,二话不说,立即打电话与家人说明情况,然后轻装简从、直奔锦州。而这一去,竟然长达半年。
当时,厉泉的女儿正在读高中。平日无论多忙,他和妻子都要早送晚接女儿上下学。但如此一来,接送孩子的重担只好全落在妻子的身上。在厉泉看来,一边是组织的信任与重托,一边是女儿的成长和未来,两个都不能辜负,两者都不能耽误!厉泉急中生智,紧急与妻子沟通,花高价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学区房,减去了每天接送这个环节,也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三公里负重越野及行进中抢修器材的运用”比赛,绝对是个“力气活+技术活”,既要考验队员的体能,还要检验队员对工具的掌控能力。其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包括:在规定时间内,跑完三公里的路程。每隔一公里,要求先后完成用无齿锯在木板上割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尺寸偏差不允许超过3毫米;用高压液压钳迁移啤酒瓶,要求不能破碎;用高压冲击钻打眼,尺寸正好放一个乒乓球等规定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
艰苦训练中,队员们跑完一公里后便已气喘嘘嘘了,想端稳无齿锯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割出一个误差不超过3毫米的等腰三角形了。用高压液压钳迁移啤酒瓶,也经常是夹一个碎一个,场面有些尴尬。面对这些情况,厉泉决心从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入手,确保实际效果。每天,他背负15公斤重的沙袋,与队员们一起跑完三公里路程,通过细心观察,详细掌握队员们在哪个时间节点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做到了心中有数。
在充分了解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后,厉泉把每天的三公里越野跑增加到五公里,高压液压钳迁移啤酒瓶训练要求夹稳啤酒瓶盖。同时,日常训练和生活均实行军事化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训练效果果然大幅提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提前完成了省公司领导确定的训练目标:第一个月掌握竞赛技巧,第二个月完成10名参赛队员的选拔,第三个月具备比赛实力。厉泉通过严格管理,科学训练,最终把辽宁公司参赛队打造成了一支不着军装的“电网尖兵”。
在长达半年的集中培训中,为了让选手们找到比赛的感觉,他带领选手们三次往返于锦州和比赛地四川成都之间,还积极协调四川公司的选手们进行模拟比赛,以便通过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在厉泉的引导下,队员们高度重视集体荣誉。为做到知己知彼,厉泉留下两名替补队员在成都,时刻观察东道主四川队的训练情况,实时反馈信息,可谓用心良苦。在成都训练、比赛期间,考虑到食物偏辣,为避免队员因水土不服出现坏肚子的情况,厉泉他们从驻地带去了干粮,竞赛期间严格管控饮食。
大赛临近,国网公司各路精英云集成都。每当辽宁公司代表队开展训练的时候,总是引来其他参赛队驻足观看。辽宁队的精神面貌、竞赛技巧、作风纪律,深得全国电网同行刮目相看。
面对上级领导提出的“辽宁公司一定要进入前三名”的目标要求,队员们在大赛中个个铆足了劲。比赛结束后的那个晚上,当大家得知荣获“团体第二名”的成绩时,所有队员不约而同地冲到室外,用尽全身力气在操场上奔跑,尽情地欢呼着、跳跃着,胜利的泪水恣意地流淌在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上。
厉泉说:“那段日子,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直到今天,队员们还相互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一枚富有担当精神的螺丝钉
信通分公司运检一班担负着公司10千伏以上通信光缆的接序维护和配网自动化施工等任务,整体工作呈现“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等特点。作为一线生产单位,如何管理好班组,发挥好每位成员的能动性,是检验班组长是否合格的试金石。而厉泉所带领的班组,在信通分公司领导的心中是最放心的班组,在同事们的眼里是个过硬的班组。
当有人问及厉泉有何管理秘诀时,他直言不讳地说:“主要是移植部队的管理方式,以情化人,以德感人。工作上我是班长,我做好了再要求大家向我看齐。生活中,大家都是兄弟,谁有困难都要帮上一把”。
班里有位同志,曾因一时糊涂迷失了人生方向,四处举债,不但生活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甚至波及到了家人,影响了正常工作。在身边很多人都疏远他的时候,作为班长的厉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约请他远在外地的父母,一同苦口婆心地说服、规劝,还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这位同志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兄弟般的真情,终于让那颗随风摇摆的心稳定下来,也让整个人重回人生正轨。
如今,那位曾被很多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小伙子,已经成为班组的主力队员,把班里最苦、最累的工作都揽在自己身上。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地头田间,在厉班长的身边又多了一个负重前行、矫健优美的身影。
走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班组,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好像走进了军营。办公桌一尘不染,物品、工器具摆放有序,班组成员精神抖擞,就连穿的工作服也都是干干净净。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作为一线生产班组,环境和个人卫生能达到如此标准,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最初,对厉泉的严格要求,班组成员也有不理解甚至说闲话的,也有无动于衷、我行我素的,但厉泉始终没有放弃。他说:“班组就跟我们的家庭一样,环境好了,心情也好,这也是提升团队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电网员工,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配网自动化工程是省公司在朝阳公司开展的一项重点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建设实现对配网检修的自动化控制。此项工作于2013年计划实施,2014年正式施工。因为没有经验,厉泉边摸索、边施工,就连在外出学习培训的间隙也不时请教南方电网的同行们,想方设法让自己尽快掌握配网自动化工作的精髓。
施工伊始,细心的他发现配网的环网柜内,竟然缺少通信设备的安装位置。为此,他提出了“通信单元箱”的立项计划。2015年,这项实用新型专利被评审为国家专利,解决了通信设备安装摆放的问题。如今,一提到环网柜,厉泉的脑子里首先映出来的是一张朝阳市地图。5年多的时间里,厉泉几乎长在了施工现场,搞设计、定方案、画图纸,先后完成了朝阳市区内200多个“三遥”通信环网柜的安装。今年,还要完成45个点的工作量。
光缆接续是这个班组的另一项常规工作。从2000年朝阳供电公司有了第一条通讯光缆算起,目前电网光缆总长度已接近5000公里。厉泉比喻说:“如果把这个距离按直线进行测算,我们相当于把一段一段的光缆从朝阳接续到了西藏”。
幼苗经风雨,梦随彩虹飞。转眼之间,20多年前的那个老兵,如今已经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一举成长为朝阳供电公司具有高级技师资格和工程师职称的“双料”生产骨干,信通专业的行家里手。
岁月回眸堪笑慰,寸草无言报春晖。回顾曾经走过的这段路,厉泉说:“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我无怨无悔。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执着和毅力,那是已经渗入骨髓里的一种意志,我坚持把它转化成一种习惯,融入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有些亏欠父母以及妻子和女儿,陪他们的日子少了些。”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通过厉泉的成长经历,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时期朝阳供电“螺丝钉”的卓然风采,强烈感受到了凝聚在其身上绵绵不绝的精神能量……
(本文内容由国网朝阳供电公司综合二室提供)
[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