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二:养心殿里的文物故事(中)(张松)

摘要:在辽博展出的北京故宫养心殿文物中,镶金嵌银的金瓯(ōu)永固杯显得分外华贵,十分抢眼,这涉及到清代皇室的一项重要习俗:明窗开笔。

养心殿二:养心殿里的文物故事(中)

文图/文化信使  张松(辽宁沈阳)

03

清帝的新春祝福:明窗开笔

  在辽博展出的北京故宫养心殿文物中,镶金嵌银的金瓯(ōu)永固杯显得分外华贵,十分抢眼,这涉及到清代皇室的一项重要习俗:明窗开笔。现代人过春节时,会用放鞭炮、互相拜年等方式来庆祝,而“明窗开笔”则是雍正皇帝开创的贺新春仪式,此后成为定制。

  明窗开笔,即每年大年初一子时,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西侧的案上,摆上注满屠苏酒的金瓯永固杯,皇帝亲自点燃玉烛长调烛台,拈起万年青管笔,饱蘸朱墨,在洒金笺纸上写下吉语,表达对新年的祈愿,之后将钦天监新进时宪书(即日历)浏览一遍。皇帝写好的吉语要放入专门的黄匣内封存,任何人不能拆看,每年如此,一直到这位皇帝去世。他所写的开笔吉语都要完整地封存于匣内,包括皇帝的子孙,都“不许开看”。明窗开笔仪式的结束,标着着新一年的开始。

金瓯永固杯(张松摄)

  雍正和乾隆朝前期,所写吉语都颇具创意,此后便陈陈相因,一成不变。一纸吉语,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王朝的活力。

04

乾隆帝的藏宝室:三希堂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乾隆以此激励自己勤奋自勉,不懈追求。乾隆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书法)。

  三希堂内仅约四点八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摆设乾隆的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三希堂面积很小,却大气、肃穆,窗明几净,散溢着皇家的气派与高雅。

三希堂内景(资料片)

  在三希堂的外间西墙上有乾隆时所绘通景画,与地面瓷砖和外间门洞相得益彰,颇具文艺复兴透视画的特征。从乾隆朝起,养心殿内部陈设的西化色彩日益鲜明,如在养心殿后殿华滋堂入口,可见尺度巨大的成对座钟和屋顶的西式电灯。1922至1924 年,养心殿东暖阁的布置,不但宝座换为西式,背景所绘画作已带有明显的西方近代风景画特征了。

  三希堂也是乾隆帝的藏宝室。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等三件传世墨宝。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134人的作品,包括墨迹340件以及拓本495种。乾隆皇帝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乾隆在位的六十多年间,先后73次对此帖做过题跋。

  不过,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非晋人真迹,《快雪时晴帖》为唐人摹本,《中秋帖》为宋代米芾所临摹,只有王珣《伯远帖》是真迹。如今,《快雪时晴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秋帖》《伯远帖》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未完待续)

养心殿二:养心殿里的文物故事(上)(张松)

小链接
  张松,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供职于辽沈晚报社,为该报历史文化专版“摆渡辽河”主笔,副刊部主任记者。从事辽宁历史文化研究已近十年,出版及参编著作达十余本,达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辽宁风情小镇》《三燕寻踪》等。近些年,在为朝阳、北票与三燕后人间牵线搭桥、积极宣传朝阳历史文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编辑 立军]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