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的故事
文图/文化信使 张美玉(辽宁凌源)
每每回到老家,我都会围着老宅转几圈,看到那里的旧物件几乎都已退出历史舞台,而那盘碾子依然坐落在那里,诉说着遥远的故事。
70年代出生的人对碾子的印象还比较深刻,而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知道碾子的比较少,更没有轧过碾子。碾子是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有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数是青石的,也有少数是红石的。一般来说碾子是附近一小片人家掏钱集资买的,是附近几十户人家的共用工具,人们用碾子干活称为“推碾子”,也称“轧碾子”。
碾子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人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挨户排队,一家碾完粮食下一家接着碾。后来村里人压碾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人们早早地起来用簸箕、笤帚排队,从碾子上一直排到碾子下,一份一份地挨着,一排就是好几米长。
人们吃完了早饭,陆续地来轧碾子。大嫂把苞米粒铺满碾盘,大哥则把着碾杆往前转圈走,大嫂边扫米边跟着走边招呼:“慢点儿推,我快跟不上了……”几圈下来,苞米碾成碎渣,大哥也停下脚步,大嫂慢慢地把碾碎的粮食扫到簸箕里,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端回家;轮到下一家了,叔叔紧忙把碾推,阿姨边扫边招呼“下一家,别着急,我们碾得少……”你一言我一语忙把话搭;体弱多病的、年老年幼的来轧碾子,无论是路过的人还是在场的人,都会伸出双手来帮忙。一圈一圈又一圈,一曲一曲又一曲,你唱他和乐开怀。
特别是晚饭后,碾子场地又变成了乡亲们的“新闻中心”和“议事中心”。女人们来到碾台前,一边干着手里的活计一边侃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新鲜事。“张家闺女考上师范,吃上‘大本儿’了”。李娘说:“知道吗?王家的上门女婿来定亲了。”王婶说:“李家的儿子在外地工作,说是挣钱不少呢。”刘姨说:“赵家的媳妇生了个带把儿的,哈哈哈。”……周大爷坐在碾台旁,边卷烟边调侃:“他刘姨你咋知道这么多的事儿……”小孩儿则完全不顾大人们的吆喝,围着碾盘吵吵嚷嚷,追逐嬉戏。
春种秋收,大事小情,生产队长有时也会把乡亲们召集到这里来商议,这碾台就成为村里的“议政大厅”。队长和乡亲们商议三天内,东面那片玉米地的活由东片住的乡亲干,西面菜地的活由西面住的乡亲干。乡亲们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吵得脸红脖子粗,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最后还是队长果断地说:“就这么定了,大伙儿齐心努力,受点儿累,就三天干完……”争吵结束,东西住户分别走向自己的劳动场地。
逢年过节、农闲时,碾子成宿劳作,家家户户排碾子话丰收。“咕隆咕隆”的轧碾子的声音演绎着乡亲们的欢歌笑语、邻里情长。
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碾子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碾子的故事,却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邻里乡亲的友情也在我心中一直翻阅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一直在我心中保鲜着……
小链接张美玉,笔名蓝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现就职于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年辽宁省教育系统“最美教师”,朝阳市、凌源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凌源市名班主任。朝阳市《斑斓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作品散见于《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中外教育》等报刊及今日朝阳网。
[助编 秋水 责编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