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进入“十三五”以来,辽宁省朝阳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在教育发展领域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加快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普及水平、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涌现了一批办学思想端正、学校特色明显、育人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的学校。
为展示全市中小学校长的精神风貌,展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取得的成效,2019年12月27日,由朝阳市教育局主办,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承办的朝阳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长论坛在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报告厅举行。
现将此次论坛上的交流材料予以编发,旨在通过论坛互鉴互学、交流提升,促进全市校长专业发展,敬请网友关注、转发。
基于“绿色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
辽宁省凌源市凌河小学校长 郝立庆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更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学校要树立“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提供丰富多样的,并能满足学校发展的课程,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的核心任务。
聚焦核心素养 确立绿色课程理念
“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办学理念紧密相联。高远的办学目标和正确的办学方向,是一种信念,更是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绿色”之于大自然,象征生命、发展与希望;“绿色”之于教育,寓意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和谐并进。为此,学校确立了“践行绿色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学校紧紧围绕“绿色教育”,构建了“绿色校园文化、绿色人文管理、绿色课程体系、绿色生态德育”的总体实施框架。具体实施路径为:做“美”校园文化,让“个性”润泽校园;做“实”课程建设,让“自主”灵动课堂;做“细”绿色德育,让“习惯”奠基人生。
三级课程并举 构建绿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组合方式,是不同类别课程的一种有机组合,之所以是不同类别,是因为它们各自的课程功能不同。
——理清课程结构。学校的课程就好比一座“金字塔”,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来说,是“塔基”,更是关键所在。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强基础课程,夯实基础;面向群体,做实实践课程,打开视野;面向个体,做优拓展课程,发展个性。
——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我们以绿色教育理念为统领,确立了“合作探究、实践创新、增强体质、养成习惯、关心社会、服务他人、懂得审美、愉悦终生”的课程目标,构建了“益智、健身、润德、怡情、养心”五大课程领域。这五大课程领域,涵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每一个领域又分为“基础性、实践性、拓展性”三类课程。这样纵横交织,构成了由40余个子课程组成的“绿色课程”体系。每一个课程目标,都对接相应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力,最后达成“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成就最好的我!”的绿色教育梦想。
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绿色课程实施
绿色教育是一种追求纯性、灵性、本性的生命教育,强调以生为本,科学开放,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通过“夯实基础课程、做实实践课程、做优拓展课程、实施绿色评价”等措施,让话语权回归学生本体,让参与体验助力学生发展。
——夯实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持续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后续的实践课程、拓展课程服务。我们的做法是:
打造绿色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学校绿色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与之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做法有三:“教、研、训”有机结合,实施“三结合”绿色培养模式;找准着眼点,搭建教师发展的绿色梯队;校本网络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构建绿色教学模式。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要打造绿色高效课堂,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践行绿色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导(目标引导)、学(自主学习)、探(互动探究)、练(巩固生成)、测(检测达标)”五步教学模式,经历了“建模、临模、入模、出模(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实现了“教室”向“学堂”的转化,最终达到“轻负高效”的理想状态。
——做实实践课程。实践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历练、去体验、去感悟,获得成就感。一是创设环境体验课程。营造 “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接受“无限的美育”。让学校的每一面墙体、每一根廊柱、每一层台阶、每棵花草都变成德育阵地,彰显“每一步都有思考,每面墙都有文化,每个角落都有教育,每幅作品都有品味,每棵花草都有内涵”的绿色课程的独特魅力;二是创新德育课程。通过特色升旗、班队会、应急演练、实践活动、研学旅行、主题教育活动等,重常规,内化好品质;三是创办校园节日课程。每年都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开阔视野,体验成功。
——做优拓展课程。拓展性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生本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更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拓展课程的实效性,我们将管乐等20余个学生社团纳入课程管理,做到“定计划、定目标、定人员、定场地、定时间”;建立“三性统一,三位一体”的实施系统,即:“学科教学规范性、实践活动全员性、社团活动特色性”有机统一。“学科教学为主体,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实践体验促提高,面向全体,开阔视野;社团活动为延伸,发展个性,打造特色”的三大板块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制定《考核细则》,严格检查评估,保证社团活动有实效。
2019年10月,在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辽宁赛区上,学校学生在无人驾驶对抗赛中赢得辽宁省第一,直接晋级国赛;在电子控制工程赛智能避障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学校被确立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创新创客教育联盟成员校。同年11月,学校学生在宁波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学校篮球队获得凌源市城区篮球赛第一名;学校田径队获得凌源市三连冠;学校管乐队参加省市县大赛,获得了辽宁省一等奖,连续两次获得朝阳市一等奖,凌源市四连冠。
——实施绿色评价。绿色评价是绿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坚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每一位教师都能发展,探讨以激励、促进、发展、提高为核心价值的绿色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方法多元化,采取“自我评价,发现问题,促进反思;互相评价,同伴互助,学会合作;教师评价,表扬激励,调动积极性;家长评价,全面了解,发挥教育合力”,时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绿色的而有温度的语言感染学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绿色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学校工作整体攀升,学校先后获得了辽宁省“科研兴校百强校”等百余项殊荣。
几年的探索,有些许的收获。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做不完的课题,它没有完成时,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本文内容由朝阳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长论坛主、承办方提供。
(声明:本文为今日朝阳网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将依法追责。)
[编辑 雅贤 责编 赵盼]